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于自然界的。以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运行、发展、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等特点为研究方向,提炼出的生命观念有生命的物质观,物质、能量和信息观,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调节观,适应与进化观和生态观。  相似文献   

2.
基于教材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生通过分析密码子及其特点、tRNA的结构和功能及中心法则,进一步形成结构与功能观、进化观、信息观等生命观念;通过分析破译密码子的科学实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构建翻译模型发展归纳与概括、推理、模型与建模等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3.
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生命活动离不开信息。生命的信息观是建立在信息作为生命的组织形式的重要作用基础上的,是对生命的信息属性的抽象。挖掘教科书中生命的信息观,准确认识信息传递的规律、特点等,有效渗透信息观,有助于学生解释生物学现象,掌握分析生物学问题的科学方法,整合生物学概念,理解生命系统的多样性、统一性、复杂性和系统性,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自然观。  相似文献   

4.
赵长江 《考试周刊》2011,(52):210-211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观是高等学校教学论的核心。文章依据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探讨了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本质,即生命生成,并追溯了其哲学前提,揭示了其现实意蕴。生命生成观基于生命的自由性、全面性、生长性,给予了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新的认识,诠释了生命互动与渗透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5.
信息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教学过程中不应只 局限在生态系统这一层面,应对学生进行整个生命系统中信息 观的学习和培养。本篇教学案例主要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观、细胞个体层次的信息观以及细胞内微观层面的信息观三个方 面展开,通过引导启发学生理解各个层次中的信息传递,帮助 学生建立生命系统中的信息观。  相似文献   

6.
言语生命赋形,是语文教学的应然世界。要达成此目标,可从四个方面入手:认清言语本质,用语文生命观定位教学目标;珍视主体感悟,用教学伦理观重构课堂关系;走向对话互动,用视界融合观优化教学活动;促进话语自觉,用实践语用观培塑优秀人格。  相似文献   

7.
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是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核心任务。生物学观念是对生物学和生命的整体理解,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和支柱。基于对生物学概念体系和生命科学哲学的分析,确定生物学观念包括生物学本质观和生命观念。其中,生物学本质观指向对生物学的理解;生命观念指向对生命的理解,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观、能量观、信息观、进化观、生态观和系统观。  相似文献   

8.
以“植物生长素”一节的核心问题为例,基于不同生命系统层次下的信息观进行问题串教学,让学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生命活动离不开信息调控”的生命观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与应用信息的素养与能力。  相似文献   

9.
学生事务管理是由学生事务管理者和学生共同参与和共同体验的一段大学生命历程,两者生命之间的良性互动促使两者的生命本质处于不断生成和建构中。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生命意义严重失落。建构生命化的学生事务管理观是彰显学生事务管理生命意义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教学互动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教学策略,而把学生当做是教学中潜在的被影响者和知识接受者,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在教学中被决定、被宰制的地位.实质上,教学互动是教学的内在要求,教学动态生成的关键动因,也是师生在教学中共同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过程.为此,我们需要转变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真正领悟教学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人本主义的生命教学观主要体现在他们对生命整体性的把握上。教学是对生命价值的寻找,教学要对非理性的欲望、需要给予特有的尊重。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开发智力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满足和提升学生需要层次的过程。人本主义关注体验在教学中的价值,强调自我经验在学习与教学中的意义。人本主义的生命教学观也表达在对教学目标、学习观等的具体论述之中。但人本主义所坚持的仍然是一种主客二分的哲学观,因此它仍然需要在师生之间制造一个中心,无法将师生看成平等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发展性课程观是在批判传统课程中根深蒂固的且至今仍存在于现实课程活动中的观念和行为以及人与课程之时代发展走向的基础上提出的,是课程观转型的时代主题。发展性课程观以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为理论依据,它的核心是教化个体与改良社会,而教化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进而促成社会发展。构筑发展性课程观的互动、共生及再造的实践机制,廓清其运演的机理,激发个体的生命自觉,构筑和谐的课程生态,实现个体生命的超越,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及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并非独立的个体活动,而是需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良好的师生互动需要老师和学生两者之间进行思维互动、信息互动、观念互动。小学语文教学强化师生互动,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观,使学生轻松进入学习情境,拉近与老师的距离,实现学习质量提升。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浅谈如何强化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物教学》2019,(22):32-33
<正>"生命观念"是《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生物学科区别其他学科特有的核心素养,是在研究了大量的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的能体现生物学本质特性和教育价值的正确的概念、原理、思想和态度,包括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稳态与平衡观、信息与调控观、进化与适应观、局部与整体观等。其中,结构与功能观在整个生命系统中(从细胞到生态系  相似文献   

15.
用生活观、生命观、生态观引领课堂生活.是课程着眼于学生生命成长需要,提升生命质量的人生历程。《品德与生活》课标的总目标指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自己.建构自己有意义的生活,有道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即生命生成、教学即即时创作、教学即特殊交往、教学即系统博弈。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昭示我国高等教育课堂应是生态化、创新型的课堂,即它应从物化走向人文,从“录像式”走向“直播式”,从表象互动走向理性互动,从线性走向混沌。  相似文献   

17.
“认识人自己”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永恒主题,在现实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关于人的各种科学的、宗教的、哲学的生命观,其中哲学中以个体主义生命观和群体主义生命观影响力强大,最具有代表性。但是哲学的这两种生命观都经不起科学认识的反思,是哲学形而上思维一元化、极端化的结果。个体生命观犯了消解群体生命的历史性的错误,把人的生命抽象得仅仅剩下本能;群体生命观犯了消解个体生命的现实性的错误,把人的生命当做了自然之物去理解。新生命观的建立,既要看到个体生命体存在的地位和价值,又要看到群体生命体存在的地位和价值,同时还要看到家庭生命体存在的地位和价值,在对个体、家庭、群体三者基于个体的内在同一性理解的基础上,把人类生命文明看做是个体、家庭、群体的三元互动,人类生命文明的同一性、主体性、无限性才一目了然。全面的生命观对我们真实完整地理解和现实全面地建设人类生命文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魏晨  何双秋 《文教资料》2006,(36):109-110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教学观生成的信息传播基础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有建构主义所设定的学生认知图式生成模式,在大众传播的时代已经不能够适用。大众传播的造成的信息的商业化、多元化使教学由简单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转向学生通过媒体同社会的多个主体进行互动。  相似文献   

19.
在黄州赤壁龙王山修复天庆观与承天寺,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高屋建瓴之举。黄州赤壁龙王山既有佛家的承天寺,又有道家的天庆观以及儒家的楼台亭阁,儒释道文化融合渗透,和谐互动,历史文化的传承也就真正落实到了有形体、有质感、有生命的宫观庙宇和楼台亭阁的立体展示上。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普通高中教材《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依照章节顺序,依次突出生命的物质观、信息观和进化观,渗透结构与功能观;并在概念基础上创设情境,通过多种途径立体化地呈现出生命观念。在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方面,教材采取的主要策略有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证据意识、逻辑思维及创造性思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