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素养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水平和正确的待人处事态度。学科素养是近几年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那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如何融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来进行体育教学呢?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首先应该明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清晰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方法途径,才能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解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文章根据作者的学习,结合自己的理解,在体育核心素养概念定位、培养途经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试论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要探讨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构建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它的逻辑起点.为探寻这一逻辑起点,在对近期内快速发展并已初步形成的学科体系考察基础上,运用辩证逻辑思维的方法,经过抽象和提炼,提出了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人本体育"的观点.无论从学科发展的历史,还是学科本质属性来看,"人本体育"都应是本学科最本质、最基本、最概括和不可分割的范畴,这个范畴可成为本学科体系构建的起始点和基石.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学科交叉融合承担了推动体育科技创新,从而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研究认为:首先,根据知识生产模式理论,将体育学科交叉融合嬗变历程分为单学科、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四个演化阶段。其次,体育学科交叉融合现实样态呈现在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人体科学、运动人体科学和自然学科四方面的跨界整合。再次,体育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机制表现为建构服务体育强国导向的引领机制、建构问题牵引的体育学科动力机制、构建以理论为导向的实证研究范式、建构无学科边界的体育学科组织机制、建构“政产学研用”的协同治理机制、建构多元动态的体育学科评价机制六个方面。最后,基于超学科视角提出创新体育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新范式、确立体育学非学科化的“超学科”思维、架构“超学科”的体育交叉融合学科体系、探索“超学科”的体育交叉融合实践模式的未来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一个基本起点 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在理论界便是众口纷纭,莫衷一是。那么作为母体学科的应用新学科——体育社会学,作为体育科学的门类学科,应有怎样的界定呢,这是体育社会学理论建设中重要的问题。然而,不论理论研究工作者如何争论,体育社会学是应运而生的,其理论发展便脱离不了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实践,只有在体育运动的实践中证明是有效的理论才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要弄清楚体育社会学的学科界定,首先必须研究在现代体育运动实践中,体育社会学面临着怎样的要求。这是应用性学科性质界定的一个基本起点。  相似文献   

5.
关于体育地理学研究内容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体育地理学是一门新兴体育学科,应首先明确其研究内容。研究认为,体育地理学的研究包括体育景观研究,区域体育分异与整合研究,体育的形成、演变、发展与空间传播研究,体育与环境问题研究,体育运动场所的空间布局,体育地理信息系统等内容。当前还只是初步的研究,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6.
谈体育学科能力培养与教材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体育学科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体育教学应同其它学科一样,培养体育学科应该培养的能力,这既是体育学科的使命,也是体育学科进行自身的建设,立足于众学科之林所必须完成的任务。明确什么是体育学科能力,并将其具体化成体育教学的目标,已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对于这一点无论是学校体育理论工作者还是第一线的体育教师都应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7.
全面理解舆论导向,充实主导学科编辑力量和规范职业道德,是当前体育学术期刊编辑部建设应注意的三个重要问题。体育科学的双重属性,赋予体育学术期刊舆论导向上的多元化,除政治导向之外,特别要把握好知识导向;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是体育科学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优化体育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知识结构,首先应充实这些主导学科的编辑力量;编辑职业道德,集中表现为高度的敬业精神,规范编辑职业道德,具体须从提高从业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入手,并辅之以相应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体育休闲娱乐学科与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国体育休闲娱乐学科构建的现状,比照我国台湾相关课程设计,认为构建我国体育休闲娱乐学科首先要确定学科核心概念、明晰学科性质,其次要突出课程体系的研究型内容和实践型内容。分析认为,体育休闲娱乐学科渐具雏形,可归于体育人文社会学门类。  相似文献   

9.
对体育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学科均衡、协调发展”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前者仅仅指“体育各学科、各专业”内部之间的均衡布局与协调发展;后者是指以学科均衡布局为核心,在人才队伍、地域分布、国家战略需求、社会影响等各方面的综合均衡。理解“学科均衡、协调发展”首先要承认学科间差异存在的合理性;不能将“均衡”等同于平衡,更不等于平均;“学科均衡、协调发展”是动态的、相对的、长期的过程;学科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基本前提是学科本身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推动我国体育学科均衡、协调发展提出几点建议:澄清“体育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的真正内涵;加强宏观调控进行资源导向;完善体育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因学科教学的特点,体育学科教学比其他学科教学存在更多不安全因素。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预防安全隐患的对策和措施,确保学生在安全的教学环境下,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第一招:熟悉学生建立常规第1式知己知彼:全面了解学生每学期初,教师首先要了解自己任教的学生,通过访  相似文献   

11.
体育学科体系的分类:宏观、中观与微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教育学科门类之下的"体育学",有望成为与"教育学"并列的一级学科,其学科体系的构建尚存在较多的问题:如体育学科特色不够突出、学科体系应用性和针对性不强、学科发展与体育教育问题研究缺乏互动等问题制约着体育学科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体育学科体系分类三大实践领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试图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层次对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索,提出了"一化四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中大学生心理品质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关于体育经济学的学科属性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虽各有道理,但其性质差异决定了体育经济学科的发展方向和进程。通过对经济学科的显学地位问题、经济学科的发展历程、体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体育经济学教材体系结构等方面的分析探讨,认为:将体育经济研究纳入经济学科的研究体系,将是揭示经济、体育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比较合理地确立体育经济的研究思路,从而更好地构建和完善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3.
米靖 《体育与科学》2012,(5):104-107
从学科论的视角,系统梳理、探讨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以及学科性质等基本理论问题,指出: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问题的学科,它以运动项目教学与训练实践中的科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兼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属性,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相似文献   

14.
<正>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学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诸多学者从不同的价值取向,对学校体育中的众多相关问题进行了颇多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直存在一个较为混沌的问题亟待解决,即学校体育学科中不同子学科的相互区别与联系问题。从目前能够检索到的我国这一领域研究的成果和相关资料来看,对体育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论及体育教学论的概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等核心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而导致了学校体育诸学科的范畴不清,概念不明,研究零散。这一现状不仅不利于学校体育学科自身的发展,而且也不适  相似文献   

15.
1.日本保健体育课程和教材的改革(1)体育学科的改革①体育学科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就日本体育学科的改革而言,不仅面临解决体育学习指导中的各种问题,也面临着解决整个学校遇到的问题以及来自社会变迁的种种挑战。既然培养生存能力是所有学科的重要课题,当然也是体育学科的核心任务。从“站在以培养明快、丰富、积极的生活态度为目的的终身体育生活……的观点上和谋求内容的改革”来看,体育教学的内容不仅仅是指以掌握技能和提高体力为目的的内容,还应包括具有调整身心,有助于进行伙伴轻松交流功能的内容。这是迄今为止全新的课题。②体育学…  相似文献   

16.
<正>一、讲解、示范与体育学科特性与体育教学特点说起体育课堂的讲解,说起体育课讲解的问题及由来,说起体育课中讲解的有效性,恐怕哪个问题也离不开对体育的学科特性和教学的特点的讨论。由于在体育学习中更多是"通过对操作  相似文献   

17.
张伟 《体育世界》2011,(8):73-74
体育社会学理念寓意于整个体育社会学的体现之中,引导着国家规划体育发展的方向。本文首先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基本的概述,接着阐明了当代体育社会学的基本特征,最后详尽地说明了中国体育社会学在各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极具生命力的学科,体育界应该高度重视对体育社会学学科。  相似文献   

18.
庞燕玲 《中华武术》2021,(12):10-12
学科素养是近几年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那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怎样融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来进行教学呢?体育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知识与技能的传播者,首先应该明确体育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清晰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方法途径,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正> 对体育学科教学任务的认识,长期来有以增强体质为主和以“三基”教学为主两种观点之争,本文主要从确定任务的依据来说明二者不应有主次之分。一门学科的教学任务,首先要依据学科的性质及其在学校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体育学科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以往大多是根据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增强体质来确定的。诚然,这是一方面。但仅从这方面考察,容易产生混淆与误解,而应把体育教学的任务置于学校整个教学中去加以考察。课程教学是学校整个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学校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各学科教学都要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任务,而体育则是其中的一项内容。正如其它学科教学并不完全是智育一样,体育学科教学也  相似文献   

20.
给体育社会学一个准确的学科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论述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本研究内容,结合逻辑学给事物下定义的方法,找出不同于其他体育学学科的特点,解决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定位问题。总结了一些研究者对这门学科的定义,找出这些定义的异同以及不足之处,总结出体育社会学的定义。体育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社会视角和研究方法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体育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体育内部结构和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的体育的发展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这门社会学的应用学科将促进体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良性运行。阐述了体育社会学和其他学科直接的关系以及如何发展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本土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