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始》是章太炎的字源学著作,代表了他语言文字学的主要成就,被黄侃称为“总集字学、音学之大成,譬之梵教,所谓最后了义。”章太炎自己也认为《文始》是他最得意之作。他说《文始》“千六百年来未有等匹”,“若《齐物论释》、《文始》诸书,可谓一字千金矣。”他阐明作《文始》的主旨是为了“求语言”,“语言有所起,人仁天颠,义率有缘,由此寻索,觉语言统系秩然。因谓仓颉依类象形以作  相似文献   

2.
略论戴震的语言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震,字东原。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戴氏学术成果遍及哲学、历史、语言、天文、地理诸多方面。戴氏的治学方法是“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这是以文字学为基点的治学方法。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训诂、音韵三个方面。在这三方面,戴氏都有所建树。这些建树分别体现在他的语言学论著《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转语二十章·序》、《答段若膺论韵》中(以下分别简称《论小学书》,《序》、《论韵》)。  相似文献   

3.
陈晓强 《台州学院学报》2005,27(4):32-33,61
王力先生对《文始》全面研究词源的首创之功进行肯定性评价的同时,又认为《文始》在“初文”方面犯了“拘牵形体”的原则,在声音方面将一些声音并不相近的词勉强系为同源,在意义方面将一些意义相差很远的词勉强加以牵合。重新学习和审视王力先生的这些评价,对词源研究和认识《文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字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中的一个称谓,过去也曾称作“小学”。颜师古给《汉书》作注时曾说:“小学调文字之学也。”后兰先生说:“把文字学叫做‘小学’,这个名称是西汉人定的。”并指出“单把文字叫做‘小学’,实在不很恰当。”随着学科的发展,人们认识逐渐深化,一般学者把我国传统语言学——“小学”,分为文字、音韵、训治三个分支。近代语言学大师黄侃说:“今之所调小学者,则中国文字、声韵、训治之学也。”黄先生特别加了“中国”这样的限制词,指向就更加明确,f‘音韵”、“训治”大家都公认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特有的称谓…  相似文献   

5.
桂馥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是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然而他的著作《说文解字义证》及其语言文字学思想一直为人忽略.《义证》卷四十九集中体现了桂馥的文字学思想,包括文字的起源,文字的作用,文、字、名,书的辨析,对六书的理解和认识,对汉字形体演变的认定等重要的中国古代文字学问题。本文试于丰富的义证中探析桂馥的文字学思想,以期填补中国占代语言文字学之空白。  相似文献   

6.
音韵学是中国传统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小学三科中,它产生的最晚,发展的却最快,与训诂学、文字学鼎足而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训诂学以“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唐孔颖达《诗经·周南·关雎》注)为已任,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通过古音知识来揭开字形的翳蔽,从而正确地理解古义。清代学者段玉裁说“音韵明而六书明,六书明而古经传无不可通”(《寄戴东原先生书》)。实际上,段玉裁先生这里所指的“音韵”当主要指“探源六经,旁征诸子,下及屈宋,以考唐虞三代之学”(劳乃宣《等韵一得·序》)的古音学。在古音学的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尤其…  相似文献   

7.
吕叔湘先生的《错字小议》有三处疑点: 一是题为《错字小议》,但文中举的例子并非“错字”,而全是“别字”,这就有些题文不符。作为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大家的吕叔湘先生,不可能不知道“错字”和“别字”这两个词语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尽管“别字”俗称“错字”(即用错字),但评论语言文字的专业性文章,还是应该使用规范的、专业的术语为妥,更何况是名望极高的语言文字学大家呢。 再是选例失察。文中选了1981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的一则报道《“启示”的变化》,作为正误共处的例子,余以为是误解了原作者的本意。纵观这则报道,原作者是以“遗失启示”到“招领启事”的变化,表明母校学生不仅  相似文献   

8.
杨清澄先生的《六书新论》一书 ,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对传统的六书理论有所继承 ,又有新的发展 ,是一部有创新特色的研究“六书”的通论性专著。自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具体阐述六书理论以来 ,不论是旧小学、新文字学 ,还是古文字学 ,乃至现代汉语教学中的文字部分 ,关于“六书”问题的讨论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这是因为许慎对“六书”的界说过于简单 ,举例也不详细 ,导致后人对此的解释人各一词。故有“传统六书说”、“四体二用说”及“三书说”等理论观点。杨清澄先生在总结前人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以扎实的小学功底和严谨的治…  相似文献   

9.
《小学识字教本》是陈独秀晚年所著的一部童蒙识字教材。运用文字学理论和相关字书,对陈独秀《小学识字教本》的编排体例和文字释义进行考察,指出该书作为童蒙识字教材,在编排体例、字形分析和释义上存在少量不足,为该书的阅读和各种研究提供一些语言文字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唐代《干禄字书》、《五经文字》、《九经字样》这三部字书(简称唐代“三书”)是汉语文字学史上重要的三部字样书。本文主要从七个方面对唐代“三书”中的俗字类型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史上一部很重要的文字学著作,也是一部很重要的字典。那么,它为什么不叫字典而取名《说文解字》呢?原来,古代的文和字是有区别的:独体的不可分析的象形字、指事字叫做“文”;合体的可以分析的形声字、会意字叫做“字”。《说...  相似文献   

12.
华中师范大学于1999年的立春之日2月4日成立语言学系。这是我国第一个主要以母语汉语为教学和研究对象,兼及语言理论,也涉及其他语言的语言学系。系主任由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博士生导师邢福义教授出任。语言学系下设“四室”“三部”:现代汉语教研室、古代汉语教研室、语言理论教研室;学术活动部、国际交流部、《汉语学报》编辑部;建有两个硕士点(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一个博士点(汉语言文字学)。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现设一个本科专业———汉语言专业。本专业兼有师范和非师范性质,学制四年,招生对象为应届高中毕业生…  相似文献   

13.
近读章太炎先生的《小学答问》,颇有所得.章氏在《国故论衡·小学略说》中说到“作《文始》以明语原,次《小学答问》以见本字,述《新方言》以一萌俗”,可见这部书为其重要著述之一.章氏既重视因声求义——以声音为训诂,也重视本字本义——以文字为训诂;既对古音学有极深的造诣,也对《说文解字》有精细的研究,给人的启示甚多.故而作下这篇札记,与诸君共赏;其说有不当者,也不违言.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文字学》这本书看,唐兰在中国文字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和全方位的,它不仅仅体现在“三书说”的提出;也体现在不局限研究某个阶段和某种形式的汉字,确定汉字学的研究对象,指明字和词的分别,不道余力地驳斥汉字落后论等等;而其中最为世人所忽略的是,唐兰先生在此书里,对文字字源的推求.  相似文献   

15.
1)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2)中国、印度、希腊一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3)我国的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相似文献   

16.
黄侃先生在汉语言文字学方面的治学成就主要体现有三:一是把握了语言的根本,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发诸口、施诸耳的是其中的语音;二是随文评述了治《尔雅》各家的成就和缺失,阐释了《尔雅》及其注释的体例,考正传本,为后来治雅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三是处处体现出语言文字的发展观念和系统观念,把语言视为一个动态系统。他在继承清儒治学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体现出语言文字学作为独立学科的治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唐作藩主编《中国语言文字学大辞典》是本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部中国语言学词典,资料丰富,成绩斐然,影响巨大。然其中一些失校问题影响了辞典的使用,本文略举其中"语言文字学人物"部分的失校数则,以供辞典修订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传统语言学又称为小学。《汉书·艺文志》把文字学称为小学,但因文字兼有形、音、义三个方面,因此小学就成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统称。在封建社会里,小学是经学的附庸,只为少数经生所垄断,而经学所包括的《诗》、《书》、《易》、《礼》、《春秋》等典籍,时代久远,文字艰深。因此,小学研究往往被视为畏途。  相似文献   

19.
钱玄同先生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又积极提倡、推动文字改革工作,是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和黎锦熙、赵元任数位先生制订的“国语罗马字”是中国人自己创制的拉丁字母式的汉语拼音方案中比较完善的方案之一,为现在的汉语拼音方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九五八年,周恩来总理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这一报告中曾经称赞钱、黎、赵几位先生的功劳.钱玄同先生前长期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教授文字学、音韵学等课程.他在这方面的著作有《文字学音篇》、《古音无“邪”纽证》,《古韵二十八部音读之假定》等.关于《古韵二十八部音读之假定》笔者已另有专文阐述、介绍.这里仅谈钱玄同古音学说中有关声纽、四呼两个方面的问题;并略述钱玄同及其师友章太炎、黄季刚在学术研究与师友关系问题上的态度和精神,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偏旁部首编排的字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书之一。这部处于中国语言文字学草创时代的不朽名著,是东汉著名学者许慎撰著的。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偃城县)人。大约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至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之间,出生在汝水旁边今偃城许庄村。他8岁左右人小学,读李斯《苍颌篇》、赵高《爱历篇》、扬雄《训纂篇》、史游《急就篇》等宣蒙读物,识字5000多。稍长,开始通读《论语》、《孝经》,然后“博学经籍”,攻读今文《五经》,旁及先秦诸子百家和天文、历算、医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