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小学管理》1989年第1期刊登了孙国强同志的《这场改革是否操之过急》一文(下称,孙文),认为:北京市中小学内部管理改革操之过急且缺乏理论的科学指导。理由是(1)当前中小学教师待遇低,应该先提高教师的待遇再搞改革。(2)当前的改革不仅没有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反而使教育事业潜在着危机。对这种观点,本人实在不敢苟同,故提出如下意见与孙国强同志商榷。 首先,孙文认为中小学教师待遇低,是实际情况;认为这是“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根本原因”,也有道理。但是,中小学教师待遇  相似文献   

2.
《陕西教育》1993年7、8期合刊发表 了王红村《教你读古诗》一文,文中谈到“有 的语文教师不会指导学生朗读古诗”,于是 作者传授了朗读古诗的方法:一是要读得 有节奏,二是要读出诗句的轻重拖音。从理 论上说,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作者在具体的 朗读指导方法上却是错误的。现笔者提出异议,以求商榷。  相似文献   

3.
武金渭同志《高等教育应淡化竞争意识加强合作精神》(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0年第2期)一文认为,竞争给高等教育带来了不良影响,它容易扭曲学生的价值取向,涣散学生集体,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团结统一,而把竞争与合作完全对立起来,主张一种排斥竞争的合作教育。对此,笔者实难苟同。笔者认为,此文言论失之偏颇,论证方式也有欠公允。笔者仅就高等教育引入竞争机制以及竞争与合作的相互关系等问题略抒管见,并就教于武金渭同志。  相似文献   

4.
凇戎同志在《关于‘千夫’质疑》一文中(本刊今年第三期),认为鲁迅先生《自嘲》诗中的“千夫”“指的是人民大众。”我以为还是解为敌人更妥贴,试谈以下三点。第一,《汉书·王嘉传》里,在“千夫所指,无病而死”句前,明白地写着“里谚曰”,可见这个成语当时已是广泛运用,《王嘉传》只是借用。而借用甚至是引用往往是各取所需。所以“千夫”的本意,单凭《王嘉传》来解,未必正确。这个成  相似文献   

5.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11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充满美好幻想的童话故事。故事叙述了那个在除夕之夜用火柴来取暖、在幻想中寻找幸福、最后含着微笑冻死在冰天雪地街头的小女孩的悲惨遭遇。作者为了尽写小女孩极度贫寒的家境,  相似文献   

6.
《语文知识》1993年第4期上发表了宋广富同志的《关于“兵精足用”的“足用”》一文,文章中心说的是对高一册语文《赤壁之战》一课中“兵精足用”句的“用”字应该怎样理解的问题。宋同志认为“课本注释说:‘足用,足够使用。’……这条注释欠妥当。”又认为“‘足用’应解释为:‘物资充足’。……‘兵精足用’意  相似文献   

7.
《语文知识》1994年1期发表的吴勇前《“淹回水而凝滞”之“回水”》一文,不妥之处甚多,下面分别进行辨析。首先,吴文对“凝滞”一词的理解有误。诗中的“凝滞”并不是凝固不动的意思。《辞海》:“凝滞,受阻而停留不进。江淹《别赋》:‘舟凝滞于水滨。’”可见诗中的“凝滞”,是指诗人坐的船在回旋的水中受阻不能前进。因为回旋的水流可以使船只绕圈子不能前进,就好像一个  相似文献   

8.
田久川同志的文章《关于“不毛之地”与“食土之毛”》(辽师学报八三年第四期)对拙作标题的批评极是,但所述见解难以令人信服,因此仍有进一步商榷之必要。田文认为“不毛之地”解作“不长五谷的地方”早以有之,似乎这个问题已经解决,无须再探讨了。其实不然,我们释义不能满足于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我们就不能不探求“毛”所以解作“五谷”的缘由了。田文认为“毛”的本义,除许说而外,还有早于《说文》成书近四十年的郑众说“五谷桑麻”也。并认为许慎身为晚辈所以不取,“盖因其末闻郑说或疏略”所致。首  相似文献   

9.
徐俊良同志的《“庶几”解》(见本刊八三年第三期),在没有什么有力的旁证的情况下,就否定了历来对“庶几”的解释,徐文认为,《庄暴见孟子》中的“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后半句与其意译为“政治该会相当清明了吧”,“倒不如理解为‘齐国的政局该会相当危险了吧’,更恰当些。”“庶几”不是用于积极方面的指“政治清明”,而应该是指消极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正> 《怀化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六年第一期发表了覃先美同志《Malapropism初探》一文。笔者认为,根据J.A.Cuddon对Malapropism的解释(全部原文大附后),覃文对"Ma-lapropism溯源”的考究是不确切的,对mal a propos的译文也是欠妥的。 一、覃文说:"Malapropism是1775年以后英国的‘特产’,它为Malaprop太太所创(着重号是笔者加的),而Malaprop太太则是十八世纪英国启蒙时期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Richard Sheridan的喜剧'The Rivals'中的一个出色的人物”。这里的“特产”是不合乎J.A.Cuddon本意的。J.A.Cuddon的原文为:“Malaproprism: So called after Mrs Malaprop,  相似文献   

11.
本刊1986年第1期刊发了《“使用价值”不能与“效用”相等同》一文后,连续收到戴东风、严庆和同志的稿件,对上述文章中的观点提出商榷意见。现摘发如下,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小学语教学论坛》于2002年第1期刊登了白金声同志《本于语,不可偏指》一,此对张田若先生的“小学应以书面语教学为主”的观点提出质疑和批评。张田若先生的这个观点,在理论上是否站得住脚?在实践上是否经得起检验?我个人的看法是肯定的。我想把自己很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作为相互之间的交流吧。  相似文献   

13.
孙绍振同志的文章《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载1981年《诗刊》3月号,以下简称《崛起》),以向“传统和权威” “挑战甚至亵渎的勇气”,提出了他的“新的美学原则”。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无疑是可嘉的。文中有关艺术个性的某些论述,也不能说毫无道理。但孙绍振同志总的论点,笔者却不能苟同。《崛起》是以对一批年青的朦胧诗人的美学思想作理论概括的面目出现的,然而这种理论概括是否符合这些年青诗人的思想和创作实际,大可怀疑。这一点,姑且不论。单就被孙绍振同志称之为“新的美学原则”本身,便需要认真商榷。稍微了解美学史的人,对于这种名之曰“新的美学原则”都会有似曾相识之感。如果再仔细考察一番,就不难发现它来自何处,错在哪里,也会觉察出它与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基本原理,有着怎样的根本分歧。本文打算就上述问题,发表一点肤浅之见,就教于孙绍振同志及文艺理论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4.
赖金良同志在《试论认识对象的生成和发展》(见《哲学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中提出,认识对象仅限于“现实世界”(即认识所能反映到的物质世界)。我认为这种提法欠确切。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看法。一赖金良同志认为,客观世界与认识对象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所谓联系,是指认识对象是整个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所谓区别,是指认识对象仅仅是认识所能反映到的客观物质世界,即现实世界。赖金良同志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话作为理论依据:“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马恩  相似文献   

15.
《学术月刊》1983年7月号刊登了姚文放同志题为《论艺术"化丑为美"的契机》的文章.文章认为,艺术具有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能把现实的丑化为艺术美,创造出"丑得精美"的形象.文章论述的"化丑为美"的契机,概括地说就是:艺术家首先与现实的丑构成"征服关系",所谓征服就是"否定、支配、限制、扬弃"的意思;其次,在题材处理上使丑反衬美,使丑居于"反衬"地位.  相似文献   

16.
刘玉林同志在《面向全体学生》(以下简称《面向》)一文中提出要正确对待"全体学生和学科尖子"的问题,并认为:"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发展我国中师教育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怎样才算正确解决呢?对于《面向》作者的一些说法,笔者不敢苟同.我们认为,"学科尖子"和"全体"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混为一说.所谓"面向全体",就培养目标来说,希望全体师范生都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所谓"学科尖子",指的是学生各自在某些方面有比较突出的爱好、志趣和专长.一个"合格"的师范生,不能说没有自己的爱好、志趣  相似文献   

17.
游顺钊同志所撰《原“耻”——历史态势学与古文字研究》(载《中国语文》1991年6期)一文(以下简称“游文”),从分析态势语入手,证明古文字“耻”的耻辱、羞耻义与“耳朵”有关。其意义来源是社会性的。游文用目前流行于我国北南方不少地区的妇女们对孩子(或孩子们之间)一边用指头在脸颊上向前(或向下)轻轻擦两三下,一边说取笑对方“没羞、没羞”这种态势语,来说明“耻”义的历史来源。游同志探究语源的方法是值得称道的,但作者因此得出结论说,耻字的“导发因素是个刑例”。即耻的羞耻、耻辱义来源于古代的“(耳刂)刑”——割掉罪犯耳朵的刑罚。那时,指着耳朵的这个手势是警戒别人不要做羞耻行为的讯号,“小心你的耳朵”。往后,这个手势慢慢弱化,今天只作为嘲弄不知羞的动作了。游文认为循着这一结论,可以解释古汉字的字源。我们以为,作者的观点和结论值得商榷。即游文之原“耻”,溯非其源。且循着这一结论,并不能解释另一些从“耳”的古汉字字源。我们不揣浅陋,陈管见如下,以就正于游同志及方家。  相似文献   

18.
《光明日报》的《经济学》专刊于二月二十七日和五月二十二日先后发表了孙启佑同志的两篇关于当前农村分配方式的新变化的文章。文章说:大包干的实行,在分配方式上带来了新的变化;大包干的分配关系表现为“多产多得”,这意味着决定产量的不仅有劳动,还有生产资料;承包户的收入不仅有劳动的报酬,还有生产资料的“报酬”。这些论点,是符合实际的,因而也是正确的,我完全赞同。但文章中关于“大包干在分配方面的基本特点是收益分成制”的结论性的意见以及几个具体的论点,我认为是不恰  相似文献   

19.
“无计留春住”———与任嫣同志商榷张安孔1996年《英语知识》第八期登载了任嫣同志翻译欧阳修的一首《蝶恋花》词。看了之后,很受启发,觉得这首词有些地方翻得不错,受益匪浅。但同时,也觉得有些地方不大妥当,现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就教于任嫣同志,也希望其他...  相似文献   

20.
黄坚同志认为“概念的重叠”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美术》1986年第3期《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体系的构成初探》,以下简称《初探》)我认为这个论点不能成立,因为《初探》为论证这个论点所列举的一些论据是不足的.《初探》的论据之一:“‘气韵’包含着‘生动’这个概念”.理由是“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这怎么是概念的包含或重叠呢?这里一个“高”就说明了问题,既气韵与生动之间是一种条件关系,亦只有当气韵高时,才能生动起来.若气韵不高呢,能够生动吗?一个“高”字也说明生动是气韵的效果.因此“高”的体现,必然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诉诸于形象,作用于观者,而让人们有所评判.不然如何评定“高”,你只是在心里如何如何的气韵,别人如何觉得“高”?如何觉得“主动”?由此可见,生动是气韵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艺术手段呈现出的好效果.这是两个内涵与外延都不同的概念,是反映着事物的不同质的阶段,它们是既联系又区别的,是一事物向它事物的条件转化.这里我们不能将此看作是两个概念的包含或重叠.不然,按《初探》去理解,郭若虚的原文是“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难道“人品”这个概念也包含或重叠于“气韵”这个概念之中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