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晶体三极管放大作用一节教学中,学生感到比较难学,难以理解,不可思议。我采用以下实验教学后,学生很容易接受掌握,一目了然,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围绕“结构”决定“性质”的核心思想,探索在分晶体三极管电流放大原理对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1 电路和器材 按图1所示将电路焊接好后待用。 其中KD—9300音乐IC是一种大规模CMOS集成电路,内存一首世界名曲,  相似文献   

4.
在电子电路中,晶体三极管损坏以后,用不同型号的晶体三极管代替时,一般都比较注意有关参数是否能满足电路要求,但对同型号的往往不太重视参数的选配。在此,笔者就更换同型号晶体三极管因共射电流放大倍数β不同而引起电路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结合实际谈点体会。如图1,假设三级管原来工作于放大状态。若三级管损坏,更换了一只放大倍数β较大的三极管,由  相似文献   

5.
6.
在自然教学中,有些演示实验变化极微,难以观察,可以想一些办法,将实验现象放大,如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为了使学生真懂得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可做音叉振动发声的演示实验。但音差振动振  相似文献   

7.
三极管作为放大电路的核心元件广泛地应用于模拟电子线路中,为此从使用的角度出发必须掌握它的外部特性。 (一)共射输出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 三极管的共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由图可见,三极管的主要参数I_(CEO)、P_(CM)、BV_(CEO)  相似文献   

8.
小学自然实验既是自然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自然教学的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我教第六册自然,年年将这样一道判断对错的试题放在试卷中:“天空中的大规模放电现象先有闪电后有雷声。”今年两个班105人参加考  相似文献   

9.
王红云 《考试周刊》2011,(70):198-199
在三极管放大电路中,为了使三极管在正常工作时对输入信号进行不失真的放大后在输出端有相同的信号的波形,就要使三极管始终工作在放大区而不进入饱和区和截止区,这就要给三极管加上一个稳定的静态工作点电流。而这个电流就由三极管的偏置电阻来提供,这些偏置电阻就构成了偏置电路,偏置电路向放大器的三极管提供的电流就称为偏置电流。因为要使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其基极—射极之间的PN结应该正偏,集电极—基极之间的PN结应该反偏。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云母片上蜡斑熔化成椭圆形状来说明单晶体导热各向异性这一物理性质,这个传统实验说来十分容易,但凡亲手做过这个实验的老师都知道要想使演示实验达到预想的效果并不容易. 笔者最近经多次实验研究,并对数百张经实验加热的涂蜡云母片进行分析、对比,又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后对这个实验进行了初步改进,使演示效果得到一定的提高,现将实验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物理教学中,充分运用演示实验进行直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罗国庆 《知识文库》2023,(3):103-105
<正>三极管电流放大原理是教学的难点,一些现行教材仅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不涉及对三极管导电本质的揭示,使学生对三极管集电结反偏,集电极电流就应该为零,但是实际情况是,三极管还能使电流放大这一矛盾不能理解。为此笔者改进了对此课题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中学化学的“实验教学”是指学生的分组实验和教师的演示实验两种形式。演示实验虽然只是教师操作、学生观察,但是,它在整个化学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时变分析法对变频效率进行分析,得出了晶体管变频器的最佳静态工作点.  相似文献   

15.
三极管倒置时发射极与集电极对调使用,倒置时的三极管也同样具有三种工作状态,但是等效集电极电流(I_E)与基极电流的比值即β值要比正接时小得多,所以要使倒置的三极管进入饱和区,所需的基极驱动电流要比正接时大得多,但是倒置时的管压降要比正接时的小。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一物理“晶体和非晶体”这一节中,需要做云母片和玻璃片的导热性能实验。课本上的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在云母片和玻璃片上涂一层薄而匀的石蜡,操作麻烦,很难做到“薄而匀”:(2)用烧热的钢针做热源,由于散热和接触面小、形成的蜡斑很小,几乎看不出明显的蜡斑:(3)用手操作演示,得到的蜡斑形状极不规则(不是椭圆形和圆形);(4)石蜡、云母片和玻璃片三者的颜色差不多,形成的蜡斑和背景间的对比度小,蜡斑不明显。针对以上缺陷,笔者作了如下的改进。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晶体二极管在整流过程中的作用更加清晰地显示出来,应当把整流前后的波形进行对比。即对图1所示的半波整流电路能在示波器上同时获得如图2所示的U_(ab)与U_(ed)的波形。利用双踪示波器或  相似文献   

18.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七册中导体和绝缘体实验,学生按教材用电池、导线、小电珠组装成图1的电路。将被测材料接入鱼夹中,看小电珠是否发光,就很容易检测出铁丝、铜丝……是导体,橡皮、干木条……是绝缘体。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测试人、大地、不纯净的水,小电珠不发光,于是学生对教材中“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产生怀疑。学生用图1的电路做这个“导体”实验,小电珠不会发光,问题在于人、大地、不纯净的水与金属材料相比电阻大,同样电源(电池为3V)产生的电流不能通过,小电珠亮不了。因此,如何验证人、…  相似文献   

19.
杨昌永 《物理教师》2007,28(7):0-40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要演示一些变化效应微弱的物理现象,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可见度大,通常要采用放大手段.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放大手段或方法有杠杆放大,光点反射放大,点光源投影放大,投影仪放大,弱电流放大等.本文主要谈谈几种“微小形变”演示实验的放大设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1放大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明显,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看清,这是演示实验获得更大效益的基础。教学中,可以采用更换实验材料、改变实验装置、用活数码技术等方法放大现象,让所有学生都能一目了然、留下烙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