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阐释了校本管理的五个特点,然后重点论述了实施校本管理的基本策略:增强改革意识,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增强决策意识,改变决策方式;增强教师专业意识,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强化教学中心意识;增强卓越意识.  相似文献   

2.
校本管理的理念和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校本管理是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思想、管理策略和模式,主张给学校更多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则要遵循教育规律办学,从学校特色出发,确定办学理念,设计发展蓝图。它的产生既适应了当今世界教育素质化的趋势和学校层面改革深化的需要,也是现代学校管理变革的自身要求。实施校本管理,要求校长增强决策意识,走质量内涵发展道路,追求学校管理精致化。  相似文献   

3.
校本管理:理念与模式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校本管理是一场国际性学校管理改革运动,强调学校对校内的人事、课程和财务的决策权,学校有关成员的决策参与以及决策者对决策和决策的执行负责;其基本理念是把学校作为真正的办学和管理的主体,发挥学校成员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校本管理实施的基本模式有行政控制、专业控制、社区控制和平衡控制等四种模式。校本管理对深化我国学校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强调校本课程决策,这对教师专业发展构成了新的挑战。适应校本课程决策需要的教师专业素质主要有课程意识、课程理念和课程决策能力。面向校本课程决策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主要有理论学习、反思性实践和课程研究。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开发与高校课程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课程改革需要向多元化和综合性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为高校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它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课程改革责任感的增强,让高校课程改革体现出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和成果,让高校在课程改革中更加尊重学校和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实现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校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树立科学的课程意识、培养精诚合作的精神、掌握熟练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还要注意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配套,注意校本课程开发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注意科学合理地开发实践类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6.
张相学 《教育探索》2005,(10):11-12
校本管理是当代学校管理改革的世界潮流。由于受“外控型”学校管理体制的长期制约,我国中小学校普遍缺乏校本管理的传统与实践经验,校本管理制度化运作仍需一个渐进的实现过程。随着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校的主体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这又为校本管理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应立足我国学校的现实基础,借鉴西方的校本管理,促进我国中小学管理的革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校本管理政策本土化研究是我国学界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校本管理政策本土化的困境表现为学校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走出校本管理政策本土化困境之出路在于:确立“先国家化后校本化“的改革观;选择适宜的教育行政执行方式;培育公民教育权利意识;营造社群参与学校管理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课程决策是课程运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转变课程决策机制。加强校本课程决策,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校本课程决策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为提高校本课程决策的水平,我们要从多条途径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所谓校本管理,即是依据学校的校情,在充分发挥共同决策的积极性、参与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下,对学校的内部的人事任用、课程设置、校本研究、财务预算、资源分配等实行自主决策,从而达到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由此可见,校本管理模式强化了领导的决策意识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教育新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加强校本课题研究已成为适应新形势,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增强教师队伍自身的反思能力、创造能力、再生能力的迫切任务.我校高度重视教育科研的先导工作,以加强校级课题管理,推动学校校际交流为突破口,打开教育科研的新局面,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做法是:更新观念,增强科研意识;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加强过程调控;从课堂教学人手,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课改激活科研,以科研支撑课改.  相似文献   

11.
所谓校本管理,即是依据学校的校情,在充分发挥共同决策者的积极性、参与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下,对学校的内部的人事任用、课程设置、校本研究、财务预算、资源分配等实行自主决策,从而达到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由此可见,校本管理模式强化了领导者的决策意识和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前,校本管理正在成为学校管理改革研究和实践的一大热点。在这一趋势下,教师作为实施校本管理的关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必须从原来课程忠实的执行者变成课程开发的参与者、课程的决策者,从学校组织工作的被管理者转变为学校组织工作的设计者、决策者,从学校工作的评价对象转变为学校工作的评价主体。以上教师的转变都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参与决策"的意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  相似文献   

13.
教师校本培训信息管理数字化、网络化,增强了校本培训管理和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易操作性,体现了“服务教师,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校本培训的区、镇(街)、校三级动态管理则为本地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决策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增强了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了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4.
校本课程建设是当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工作,需要各层面、各环节的有机衔接.校本课程建设使学校和教师获得了全新的课程意识,增强了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能力,促进了校本化探索.  相似文献   

15.
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内在要求。我校针对师资队伍现状,尝试校本研训一体化的思路,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研训平台,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丰富研训形式,促进教师优化发展;围绕研训课题,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彰显研训成果,激发教师成长欲望。  相似文献   

16.
校本评价:理念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开展校本管理(school based management.简称SBM)成为西方英语国家基础教育管理改革的主要潮流之一,并对其他国家产生重要影响。校本管理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校本决策、校本课程研发、校本领导、校本财政,还包括校本评价。本拟对校本评价的基奉慨念和基本方法做些分析。  相似文献   

17.
校本管理是指为了促进学校的发展,所有遵循民主参与规则的人(或组织)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的一种民主管理模式.这些民主参与规则就是参与者自愿、真诚参与学校的决策,并积极主动地为增强学校活力、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做出实质性的贡献.本文在批判、反思学界已有校本管理旨趣的基础上,对校本管理旨趣中的民主内涵进行了深入地理解,构建了校本管理的民主旨趣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一、校本管理的内涵及理论基础校本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校有效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国学者戴维(David,J.L,1989)将校本管理总结成一个,公式就是“校本管理二自主+共同决策”(SBM=Autonomy+SharedDecisionMaking)。(郑燕祥著,陈国萍译《学校效能与校本管理:一种发展的机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校本管理的实施主要在于通过将权力,尤其是决策的权力下放至每一所基层学校,来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校本管理的理论基础:一是学校管理的决策权应该从上级行政管理部门下放到学校:二是学校是决策的基本单位,学校决…  相似文献   

19.
正实施课改以来,学校依据科学的管理和课改的全新理念,提出了崇尚人本,和谐发展,提升教师生命质量,立足校本,把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带动学生全面、个性发展,从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思想。一、加大校本培训力度,夯实教师专业化发展基础1.增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识。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要增强学习意识,树立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20.
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直接影响着农村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展和农村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增强校本课程的适切性;调动相关人员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完善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机制;加强理论培训,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建立多方面结合的课程发展支持系统;充分利用多方面的课程资源,增强课程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