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明宝 《班主任》2010,(8):54-54
一次,我到一所学校听课,一位年轻教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堂语文课,授课的是毕业不久的刘老师,他讲起课来毫不含糊,不论是教案设计、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环节都如行云流水,效果也不错。课后,对这堂课进行反馈时,一位老校长提了一个问题。他说:“课堂提问题时,即使已经没有学生要求回答了,你似乎仍要等上一小段时间,这是为什么呢?你不担心完不成当堂的教学任务吗?”  相似文献   

2.
1两则资料启示 资料1有一位外籍教师在观摩了一节中国教师主讲的高中数学课后,有人请他提提意见,外籍教师先是肯定了这堂课的优点,最后他说了一个小小的缺点,大意是说,这堂课学生都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上这堂课还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玉军老师是我们成都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的一名年轻教师,他上这堂课,我是“现场目击者”之一。应该说,陈老师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从容不迫、行云流水,我是十分欣赏的。他能在课堂上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和自己一起走进课文,走进作者,走进那“不朽的失眠”之夜,这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互动与对话。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教师显得“随意”一些,学生显得“散漫”一些,这都是无可厚非的;而且我认为,语文课就是应该多一些教师的潇洒,多一些学生的自由。这点,陈老师在这堂课中都做到了。当课堂上充满教师的灌输时,我们大声疾呼“对话”;但是,当“对话”成为一种教学常态时,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往更深处探索,让“对话”超越浅表层次的回答,而追求师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比如在这堂课上,学生对语言的品味、理解似乎还不够;另外,对这篇课文思想内容的富有个性而又紧扣文本的多元解读,似乎还可以更充分些。在中国,球迷似乎比球员更懂足球。呵呵,我不知不觉也犯了这个毛病。还是听听大家的评论吧!  相似文献   

4.
务必巧置疑     
要提高一堂课的教学效率、涉及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教师务必巧置疑。怎样设计问题?我的做法是: 一、所提问题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堂课的开始,教师有意创设强烈的求知环境,促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如饥似渴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思维。比如二年级的数学课,在教学“比……多(少)”的应用题时,教师设计这样一道题日:“姐姐今年12岁,比妹妹大3岁,比妈妈小25岁,妹妹今年几岁?妈妈今  相似文献   

5.
上好一堂课,教师的“激情”是必不可少的。一、“激情”可以带动学生,感染学生,师生同心有激情的老师,一上课自然地就把这种情绪带给了学生,从而使这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大家的印象中,激情好像只属于刚毕业的年轻人,其实仔细观察一下,只要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教师,他的每堂课必然是充满着激情的。我就认识这样一个老师,几十年如一日,战斗在教学第一线,也曾听过他几节课,看到他时而引吭高歌,时而妙语连珠,  相似文献   

6.
一、两则背景资料的启示资料1有一位外籍教师在观摩了一节中国教师主讲的高中数学课后,有人请他提提意见,他先是肯定了这堂课的优点,然后他说,既然这堂课学生都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上这堂课还有什么意义?! 资料2 1998年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结束后,外国科学家举办了一个面向参赛  相似文献   

7.
不少学生认为数学枯燥乏味,其实数学源于生活,可用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这需要的就是兴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而每学年的第一堂课是能否吸引学生;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教课程产生兴趣的前提。因为学生对第一堂课往往具有好奇心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入课、使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味”,学科内容“有意思”。便会激发起强烈求知欲。以下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说起当今教学改革的趋势,无不推崇“启发式”而反对“满堂灌”。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却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启发式”的真正含义在理解上存在着偏颇,认为在课堂中教师提的问题越多,学生举手回答的热闹场面越频繁,就越显得其“启发式”;而课堂中学生没有回答或很少回答,就认定是“满堂灌”。对此本人持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判断一堂课究竟是“启发式”还是“满堂灌”,关键是看教师的提问有没有让学生的思维展开(即开动脑筋),如果片面地追求“满堂红(哄)”的热闹场面而不注意问题的质量,那就不能说是真正的启发式教学。  相似文献   

9.
一堂公开课下来,如果课上得并不理想,执教者会感叹:“唉,学生没有配合好。”如果课上得颇为精彩,听课者则会赞赏:“啊,学生配合得真好。”那么,一堂课上得好不好,是否只是要求学生怎么做?我以为应更多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是学生。教师确定教学目的、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检验教学效果,都是  相似文献   

10.
一、要有现代化的观念通常而言 ,语文教师的职业感受除了苦还是苦。但当我们意识到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 ,也应“照亮”自己时 ,我们是不是应该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 ,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呢 ?因此 ,语文教师踏进课堂的第一个念头应当是 :这堂课是我也是学生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我和我的学生回首往事的时候 ,不应当为这堂课的平庸苍白而惭愧 ,也不应当为这堂课的碌碌无为而悔恨。语文教师走出课堂思考的问题应当是 :今天这堂课 ,学生收获了没有 ,我收获了没有 ,课的哪一个环节处理得特棒 ,哪一个…  相似文献   

11.
一个学生坐在闷热的教室里听课,整整一个上午了。眼下是第四节课,他已经五个小时没吃东西了,加上中午的骄阳刚巧透过窗户射在他的身上。他开始感到疲乏、燥热,还有点饥肠辘辘。这时候他突然觉得这堂课是那么枯燥乏味,尽管教师的讲课仍然是成功的,但他再也无法集中精力听下去。他的脑袋慢慢地耷拉下来。教师很生气,冷不防向他提了一个问题,他答不上来。于是教师对他、也对全班同学开始训导起来,说你们今年是毕业班,对毕业班来说,每一堂课都很重要。“如果你仔细听课的话,这个问题你是应该回答得出的;如果你不愿听……”教师喋喋不休地责备着。  相似文献   

12.
某次听公开课 ,课后 ,主办者请我评课 ,我很为难。的确 ,这堂课看起来很精彩 ,教学步骤环环相扣 ,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尤其令人惊讶的是 ,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总能准确无误地回答。学生读书也能一字不挪 ,甚至很有表情。教学流程虽不能说是“行云流水” ,也可以说是“一路顺风”。对这样的课 ,我能说些什么呢?只好再三推谢。但是经不住听课者的一再要求 ,也难拂主办者的一片美意 ,我终于冒出了一句 :“这堂课的优点大家都看到了 ,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全场愕然 :怎么说没有缺点是最大的缺点呢?教学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 ,是学…  相似文献   

13.
许多老师都想方设法安排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公开课上表现得积极兴奋,让课堂气氛活跃,而课后却又总是会感叹:“这节课学生倒是活跃兴奋,可我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却没有达到,下堂课还得补补。”我就想,创设一个既能让学生喜欢,又能达到高效率的课堂真的那么难吗?教师要完成一堂课预设的教学环节并不难,但怎样  相似文献   

14.
作为市级教学能手、学校教导处主任,暑假后开学的第二天,我承担了校级公开课,上课课题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课后,教研组开展了评课:教师在这堂课上给学生创设了民主的氛围、探究的空间;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思考等能力方面有比较独特的方法;学生探究意识强烈……唯一的不足是知识性目标的达成度不够。最后大家对这堂课的总体评价是:虽然这堂课有不足之处,但总体来说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有许多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地方。虽然,同事们给予了很大的鼓励,但我总感觉这堂课存在较大的问题,不能算一堂成功的课,可问题症结在哪里,一时却理不出…  相似文献   

15.
关于作文教学,教师普遍的感慨是学生的好作文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是学生天赋使然。很多学生谈到自己的写作情况时也常常提及自己的课外阅读等方面的影响,似乎教师的作文指导与他们的作文水平提高关系不大。教师在作文教学面前真的是无所作为吗?笔者近日听了一堂作文指导课,获益颇多,对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下面请看这堂课教学的大体流程。这堂课教的是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里的一个内容——《说真话,抒真情》,因是借班上课,学生不认识老师,于是这位老师单刀直入。“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叫薛…  相似文献   

16.
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是备课要求和课堂教学一再强调的。但学生怎样站在老师的位置上来考虑问题呢?我在语文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如:讲课前由学生猜测老师将怎样上这堂课,请学生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目的要求,推测老师可能要提哪些关键问题,替老师设计板书,帮老师出试题,  相似文献   

17.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小学一年级时,在一堂课上要提几十个“怪题”,使得教师无法正常上课。现今教学中人们把提问过多、扰乱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造成教师无法正常教学的学生,称作“爱迪生式后进生”。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五课”的界定“五课”指设计一堂课、说好这堂课、上好这堂课、反思这堂课、评析这堂课。二、五课”活动的基本设想“五课”活动是在学校中进行的,把学校视为研究基地的校本研究活动。其形式主要是指教师本人与自身教学行为的“对话”;研究的内容是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学校发展的自我觉醒、自我开发、自我提升,达到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目标。三、五课”活动的操作方法“五课”活动是采用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进行思考和探究,即“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行…  相似文献   

19.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情感态度有差异,就可能出现学生的回答完全超乎教者想象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随机应变设计新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拉回到教学的轨道,而不是让它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随意奔驰。比如有一次讲到两类国家的人口问题,我出示了两类国家的人口增长图,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发达国家年轻的夫妇不愿意生孩子?”一个学生脱口而出:“生不出。”全班一阵哗然。面对这超乎常规的答案和那个学生得意的神情,我知道他是在故意刁难。假如我顺势问他为什么生不出的话,只会令他难堪,并达不到我的教学目的。面对讲台下的众生相,我灵机一…  相似文献   

20.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小学一年级时,在一堂课上就要提几十个“怪问题”,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仅仅三个月,就被勒令退学。因提问过多,造成教师无法正常教学的学生,被叫做“爱迪生式后进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