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开学几周后,我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几个反应敏捷、语言能力发展较好的小朋友总是在老师提问,甚至问题还没有提完时,就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结果影响了大多数幼儿的学习和活动。这样几次之后,我想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我首先问小朋友:“大家打过电话吗?”小朋友异口同声地回答:“打过。”“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打电话。”小朋友一听,非常高兴,都跃跃欲试。几个“活跃分子”争先恐后  相似文献   

2.
“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你在干什么?哎,哎,哎,我在学唱歌。”孩子们正在玩音乐游戏《打电话》,我灵机一动,能不能把歌词改一改,用于数学活动中呢?数学活动时,我请十名幼儿站成一排,告诉幼儿从左至右的排列顺序,指定一名幼儿做接电话的人,再让台下一名幼儿打电话给他,全体幼儿先唱:“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接着打电话的幼儿唱:“喂,喂,喂,你排在第几?”接电话的幼儿回答:“哎,哎,哎,我排在第三。”随后又按不同的排列顺  相似文献   

3.
一次,在组织电脑活动时,我像往常一样,先让孩子们观看课件,再提出问题让他们回答:“为什么小河会变得这么脏呢?”我询问了数次,只有几个幼儿小心翼翼地回答。奇怪,这可与平时举着小手争先恐后回答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呀,我百思不得其解。在课间活动时,我偷偷地问了一个小朋友:“小宇,告诉我,你为什么在上课的时候不肯回答老师的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活动区游戏中,玩“娃娃家”的几个小朋友突然大喊:“着大火啦!快救火呀!”说着,几个小朋友一起把娃娃家的家具往“墙”外扔。看到他们那兴奋劲儿,我马上意识到应因势利导。为了既不影响其他活动区幼儿的活动,又要教育幼儿爱护娃娃家的玩具,我扮演了一位娃娃家的邻居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苏阳喘着气说:“家里着火了,正在抢救。”“那你快去打电话,拨119,请消防队来。”我也装作非常紧张的样子对苏阳说,然后请小朋友们快把家具抬出去。小朋友还真按我说的去做了,随着我小心翼翼地往外格家具。接着我又说:“不行,火太大…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折纸活动多数是这样的:老师示范讲解折叠方法,小朋友跟在后面学习,东西折好,活动也就结束。幼儿倒是有了做一做的机会,但辛辛苦苦折出的作品随即被塞进作业袋,甚至被扔进废纸篓,发挥不了一点作用,不免觉得可惜。一次,在教幼儿折电话听筒前,我拿出事先折好的两只电话听筒和一个小朋友做《打电话》的游戏。结果,小朋友都争着要和我打电话。我灵机一动,告诉小朋友,老师要教他们用纸折电话听筒,等折好后,可用自己做的电话听筒做打电话的  相似文献   

6.
科学活动即将结束,我表扬了许多认真上课和积极回答问题的幼儿,正要宣布下课,突然一阵哭闹声传来。我眼光一扫,发现是缘缘小朋友正双手揉眼,嘴巴朝天地哭着。我匆忙上去问个究竟,原来,缘缘这“哭”是因为老师“这节课”没有表扬她。可是,她既没有认真听课又没有回答出问题,若  相似文献   

7.
我班有位幼儿很聪明,但胆子特别小,集体活动时从不举手发言,即使点到他的名字,他也是站起来一句话不说。有一天,在喊他回答问题之前,我故意对全班小朋友说:“我  相似文献   

8.
餐前预防针     
石云 《早期教育》2000,(11):38-38
午餐时间到了,我为今天的萝卜汤犯愁,因为班内有几个幼儿不爱吃萝卜,怎么办呢?这时玩具柜上的一只小白兔提醒了我。我拿着小白兔学着它的口吻问:小朋友,你们喜欢我吗?为什么?”小朋友七嘴八舌说开了,有的说:。小白兔白白胖胖很可爱。”有的说:“小白兔很聪明。”我见幼儿如此喜欢小白兔,便顺水推舟:“那你们知道我最爱吃什么?”幼儿很快回答出青菜、萝卜。  相似文献   

9.
点名与拍照     
快点名了,有几个小朋友还在用双手做出照相机的样子,给别的小朋友“拍照”。为了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我灵机一动,问幼儿:“小朋友喜欢拍照吗?”“喜欢。”他们大声回答。“来,给老师也拍一张。”我说完,就一本正经地坐在40名小摄影师前面。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喀嚓,喀嚓”地给我“拍照”。“小朋友们拍得真好,老师也来给你们拍一张,好吗?”“好!”这  相似文献   

10.
一日请小朋友说说圆形看上去像什么。一个幼儿回答:“圆形看上去像舞厅的转灯。”还有一日,请小朋友认读中国的 “中”字,一个幼儿说:“老师,我认识,这是麻将牌红中的‘中’。” 我们暂且不去考虑他们的回答正确与否,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处于成长时期的幼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今天语言活动的内容是讲述故事《小红花找朋友》。在开始为孩子们讲述故事之前,我提了几个问题:“小朋友,你有朋友吗?”“你的朋友是谁?”“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做朋友?”这几个问题对中班的孩子来说并不难,所以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我请了  相似文献   

12.
活动来源在一次户外接力赛跑游戏中,我发现有一小组多出一个小朋友,便向幼儿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多一个人怎么办?期望幼儿能通过协商或通过数学活动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但幼儿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所有的建议都是让多出来的这个小朋友从事比赛以外的活动:有的说让这个人去休息,停止游戏;有的说让这个人独自玩一会儿别的玩具,或去跑步;还有的提出让多的这个人去当裁判……我意识到这是一次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的契机,于是设计了这个活动。  相似文献   

13.
我在组织常识教育活动时,常就有关知识先向幼儿提问,相当于摸底测查,了解幼儿知道些什么,知道多少,在认识上有哪些误区,以便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地指导。比如在进行“空气在哪里”的活动时,我先提问:“哪儿有空气呢?”小朋友纷纷回答说;“气球里有空气。”“肥皂泡里有空气。”我再问:“那  相似文献   

14.
刘欣 《教育导刊》2003,(2):58-60
科学活动即将结束,我表扬了许多认真上课和积极回答问题的幼儿,正要宣布下课,突然一阵哭闹声传来.我眼光一扫,发现是缘缘小朋友正双手揉眼,嘴巴朝天地哭着.  相似文献   

15.
那天,我给小班幼儿上美术课,学画小鸡。我出示了范画,问小朋友小鸡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回答:“圆圆的头、圆圆的身子”,“一个嘴巴、两只眼睛、两只脚”……突然,李石灵嚷道:“不对,小鸡一只眼睛!”小朋友们默不作声。当时,我真想抓一只小鸡来,让小朋友们正面、侧面好好地看看。怎么办呢?我急中生智,先正面对着小朋友问:“你们说,老师有几只耳朵?”小朋友们齐声回答:“两只耳朵。”我侧转身子问:“那么,现在你们能看到老师几只耳朵?”小朋友一起说:“一只耳朵。”这时,贝贝喊了起来:“我知道小鸡为什么只有一只眼睛了。”……课上得很成功。这堂美术课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给了我许多启发。启发之一,要重视幼儿的提问。这堂课完全超出了我  相似文献   

16.
一次上语言课,幼儿学习了《专业户》这首儿歌。儿歌学完后,我便问:“小朋友,儿歌里的小朋友好不好?”“好!”幼儿齐声回答。“应该向这位小朋友学习什么?”小朋友争着回答:“向小朋友学习不乱花钱,把零花钱都存到储钱罐里。”我问:“你们是怎样做的?”这时,我看见一部分幼儿面带愧色,低头不作声。我趁机告诉他们:经常向家长要钱买零食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老师也不喜欢。并告诉他们哪些东西该买,哪些东西不该买。衣服只要不小、不破、干净就可以穿。我还给他们讲《卖火  相似文献   

17.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幼儿园里是由教师和小朋友共同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只有当幼儿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  相似文献   

18.
在幼儿园里,各班都设有活动区,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所以,活动区深受幼儿喜爱。当然,在活动区开展活动时.也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我讲几个发生在我园的小故事。图书区里的争吵李老师正在表演区指导幼儿活动,图书区的小朋友来向李老师报告:“老师,丁丁和萌萌吵架了!”于是,李老师赶快到图书区。吵架的两个小朋友看见老师来了,都觉得很委曲,争着说自己的理由。原来,她们是在争抢一本图书。李老师正想批评她fo,并命令她ffl:有图书一起看。转…  相似文献   

19.
我常常听到一些老师鼓励和表扬幼儿,诸如“××小朋友问题回答得很好”、“××小朋友画的画很漂亮”等等。但究竟好在哪一点上,由于老师没有讲具体,幼儿有时只能有一个笼统的、模糊的概念和认识。我在教学中注意恰当地运用表扬这一教育手段,尽可能具体指出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好。如教大班情境讲述《好朋友》时,我请幼儿回答“冬冬是怎样到场地上来拍球的”,王怡说:“冬冬是高高兴兴来到场地上拍球的。”我立即表扬道:“‘高高兴兴’这个词用得很好,说出了冬冬来场上拍球时的心情。谁还能用不同的词来说说冬冬是怎样到场地上来的?”经过我这样明确具体的表扬,小朋友用上了“欢欢喜喜”“愉快地”等形容词。徐轲小朋友则  相似文献   

20.
吃完饭后,常常听到小朋友反映。今天有几个小朋友倒饭了,今天吃的海带某某小朋友不爱吃,剩了许多……。饭后带幼儿出去散步,我班总出去的比较迟,是由于个别幼儿在大家排好队后等了好久还是没吃完,又不能让他们在没老师护理的情况下留在里面,于是只好等,影响了大部分幼儿的正常活动,种种情况使我意识到,我班幼儿的进餐习惯有待加强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