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层管理者所处的中间位置,决定了他们作为学校战略执行者的地位.学校的成功取决于正确的决策与有效的执行,二者缺一不可.因为中层管理脱节而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经常影响着学校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大多数教师的工作经验介绍中,都是如何抓好"尖子生"与"后进生"的经验,而夹于前两种学生之间的大部分不"显眼"、不"突出",处于被遗忘角落的学生,姑且称为"中层生",却很少有人谈起,这些学生被忽视的原因大概有下面几点:  相似文献   

3.
摆脱议论文写作惯常的"套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作文教学与训练亦离其本真越来越远,正在风行"技术化"操作与"套路化"训练.如此一来.中学生的作文,尤其是议论文,没有作者的思想,而是异口同声的"思想套子";没有创新的思维,而是统一模式的"思维套子":没有新鲜独特的论据,而是习惯搬弄的"材料套子";没有灵活多变的结构,而是一成不变的"结构套子";没有鲜活有味的语言,而是一种腔调的"语言套子".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的学校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按照市教育局的工作部署正有序进行. 以往我们学校的中层以上干部都是"下放"到有关学科组,与该组的教师一同述职.  相似文献   

5.
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司马迁《报任安书》进行深入分析,"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并非指死的意义,而是指对死的态度."重于泰山"的精确原义应是把死看得很难,不轻易赴死;"轻于鸿毛"的精确原义则是把死看得很容易,欣然赴死."重于泰山"并非说的是死,而是说的"不去赴死";"轻于鸿毛"所指才是"赴死",并且是"视死如归".作为对古...  相似文献   

6.
在"被VN"中,"被"不是粘附在"VN"前面,而是粘附在"V"前面,"被VN"与"VN"语义上的时立并不是由"被VN"与"VN"形成的,而是由"被V"与"V"构成的."被VN"中的"N"与"被V"的关系是比较游离的.其地位较之"被"与"V"的组合关系而言也是相对独立的.从结构关系看,"被VN"的结构层次只能是"被V/N",而不是"被/VN".绝大多数的"被VN"并不是词,而是短语;"被VN"中的"被"大多也不是词缀或准词缀,而是助词.  相似文献   

7.
"问题教学"旨在创建一种开放的结构,教师在"问题教学"中不再是"指挥者",而是"指导者";教师不再是"问题"的解决者,而是"问题"的激发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再现者",而是"研究者"。并以暂时地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探究事物的道理、性质、规律,创造新知识。  相似文献   

8.
"早恋"与"来往过密"不是用词的不同,而是有着本质的区别.这里牵涉到观念的更新,观念不更新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解决好"来往过密"的问题,为的是使孩子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睢宁县继2009年8月全面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聘任制后,又在全县中小学推行"校长组阁制",即校长完成竞聘上岗后,由新任校长组织选拔学校领导班子和中层教干队伍,校长任职期满或校长冈不称职被解聘后,"内阁"一并解散.任职期间,教职工对校长德勤绩廉等表现不满意,10名以上教师可联名提请教育主管部门罢免校长.  相似文献   

10.
"野合而生孔子"之"野",既非一般意义上的"野外",更非"不合礼仪"之义.而是古代,处于野外丘陵之中,祭祀地母的节日--社祭之地周围的丛林.  相似文献   

11.
"东方时空·时空调查"节目曾调查汽车安装"彩铃"是否(应该)被认同。安装了汽车彩铃的汽车,遇见路塞,不再"嘀、滴"两声,而是在音乐声中加一些"我来了/请让路/谢谢/拜拜"  相似文献   

12.
校长的沟通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能力,是构建学校文化的必须能力。从沟通的方向来看,有"向上沟通",如与教育局等相关上级单位的沟通;有"平行沟通",如与兄弟学校间的往来;有"向下沟通",就是与员工的沟通,主要是与自己的中层和教师的沟通。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班,有一件事让我十分头痛.这就是关于"老杜""小杜"和"阿杜"的区别,那可不是唐朝诗人杜甫和杜牧的区别,而是我和同学杜奕侃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学用书》在分析《带上她的眼睛》中小姑娘形象时所用的"险境""大无畏精神""悲壮的英雄主义"等三个概念有待商榷.小女孩所处的不是"险境"而是"绝境",其主要形象不是"大无畏精神"而是在"绝境"中"平和心态的构建"与负重前行的"坚忍",整个故事带着浓郁的"悲悯"色彩,而非"悲壮".  相似文献   

15.
<正>重视中小学中层管理者队伍建设,提升中层管理者领导力水平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期"教育研究"围绕"进退之间:中小学中层管理者领导力提升"这一主题,推出《望而却步:不想做校长的中层及其激励》《学校中层角色之难为及其化解对策》《对话:学校中层干部领导力提升的有效途径》等3篇文章,其中《望而却步:不想做校长的中层及其激励》一文以调查研究的方式,通过访谈8位中层管理者,对他们的岗位工作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度分析,认为中层管理者追求学校领导者职务的动  相似文献   

16.
校风、学风俱佳的学校一定是具有一位好的校长和拥有优秀中层团队的学校。校长的素质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中层是校长决策的参谋智囊,他们的自身素质、工作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有一种不容易觉察到且与学校管理目标相悖的教职工心理现象--"为他"心理.它表现为部分教职工,甚至一些学校副职、中层领导,认为自己的工作都是为了校长或领导集体而干.这种心理尽管侧面反映领导干部个体或群体在学校管理中存在一定威信,但是更为重要地是它阻碍学校组织目标实现的负面效应,必须进行疏导和纠正.  相似文献   

18.
朱彦体 《中国教师》2012,(10):71-74
<正>学校管理"赢在中层执行力"已获普遍认同。而在中小学中层执行力问题的探讨角度上,目前仍多限于中层"情意"的视阈,如中层对学校发展愿景的追随、角色意识的悦纳、团结协作的归属、执行艺术的把握等,而对处在源头地位的学校组织结构的改进和学校决策授权的探讨,或因其"陈旧"而有所弱化。因此,  相似文献   

19.
学校管理"赢在中层执行力"已获普遍认同。而在中小学中层执行力问题的探讨上,目前仍多限于中层"情意"的视域,如中层对学校发展愿景的追随、角色意识的悦纳、团结协作的归属、执行艺术的把握等,而对处在源头地位的学校组织结构的改进和学校决策授权的探讨,或许因其"陈旧"而有所弱化。因此,本文拟从中小学现状  相似文献   

20.
史春花 《现代语文》2006,(5):110-110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这样说:"出去买点东西""这个东西挺好看的"等等,几乎每天都会用到或听到"东西"这个词,这里所说的"东西"不是指方向,而是泛指"物",那么为何称"物"为"东西"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称"物"为"东西"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