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需要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在教学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教学,为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助力.文章以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课程教学为例,探讨基于移动平台的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策略.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课程教师可以从树立明确的信息化教学目标、丰富信息化教学内容、优化信息化教学方法等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教学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最有效的形式和基本要求。目前,高职院校数学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教学的意识、平台、领域及管理,都没有真正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需要通过建立合作教学机制、打造合作教学平台、拓展合作教学领域、建设合作教学团队等策略,有效促进数学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教学,提高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3.
刘平 《广西教育》2023,(6):43-46
本文立足于新时代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分析新建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教学团队建设困境,提出新建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教学团队建设对策:提高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意识、调整教师队伍结构、构建完整的课程思政体系、设计新型教学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专业方向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得出专业特长对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进而在专业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取向产生重大影响。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特长,加强引导,促进专业课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科研项目研究的中期成果——高职专业课教师胜任力模型,通过编制"高职专业课教师胜任力行为自测问卷",对宁夏地区几所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胜任力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宁夏地区专业课教师胜任力情况较好,但与模型的理想状态尚有差距,以期为今后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选拔、培训、绩效评价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培养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相关方面加以比较.可以发现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在组成现状及培养途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助于对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培养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冯旭芳 《职教论坛》2018,(3):94-100
教师企业实践是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然迫求,也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时代要求。本研究对浙江省15所高职院校的195名专业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22名专业课教师进行深度访谈,结果发现: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累计时间普遍不足、高职院校在教师企业实践中存在管理缺陷、企业参与教师企业实践积极性不高、教师企业实践科研能力提升不够理想等诸多问题。在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的基础上,从国家加强制度保障、教师转变认知观念、学校健全管理机制、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等方面提出完善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高职教育高护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为例,通过论述高职院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从调动教师积极性,提升"主力军"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革新教学内容,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立德树人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设计,实现专业课教学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营造"三全育人"氛围,完善课程思政体制机制构建四个方面,探索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对同类型高职院校医药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高职教育高护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为例,通过论述高职院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从调动教师积极性,提升"主力军"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革新教学内容,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立德树人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设计,实现专业课教学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营造"三全育人"氛围,完善课程思政体制机制构建四个方面,探索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对同类型高职院校医药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胜任力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工作绩效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胜任力,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和任务绩效的调查发现,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核心胜任特征模型包括行事风格、双师特有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自我意象、追求卓越、沟通与交往等6项胜任特征.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6项胜任特征与其任务绩效都有正相关,而且多数相关显著.另外,在高职院校中,专业课教师的利他、尽职、树立学校形象、谦恭4个组织公民行为维度与其任务绩效都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