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伏荣超 《语文知识》2014,(12):56-59
关于“语文”有着不同的解释,无论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化”,都离不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内的广义的“语言”。语文教育家朱绍禹说过:“语文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语言和思维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的,离开了语言,思维将陷入混乱;没有思维,语言也没有了意义。所以,语言与思维互为工具和目的。听说读写既需要语言参与,又需要思维参与,语文是语言和思维的统一体。正如乌申斯基所说:“语言并不是什么脱离思想的东西,相反的,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的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中不断地发展起来;所以,谁要发展学生的语言,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言在人的认识中的作用是整体的,不是局部的,然而语言在人的认识中却起着不同的作用,并且由于作用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思维形式。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语言是思维本身的要素”。原话是:“思维本身的要素,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即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129页)。语言是思维本身的要素,而不是什么外部介入的成分,这是分析语言在人的认识中的作用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本世纪被人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的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指出:“没有符号的帮助,我  相似文献   

3.
孟彩 《江西教育》2011,(6):31-33
于漪老师说:“思想、情感、语言是同时发生的。语言不仅仅是翻译思想,不仅仅是载体,而且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因此说,语言才是语文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4.
一、思维与语言 当人们被问到“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什么”时,很多人会回答是“语言”。确实,只有人类才能完全掌握语言,但也有很多人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是“思维”。的确,语言总是与表达一定的思维联系在一起的。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思维是一种行为,行为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非口头的,语言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历史文化学派代表维果茨基认为,思维不仅用语言来表达,而且思维是通过言语产生并存在的。认知发生论代表皮亚杰强调,人的智慧愈发展、思维愈进入高级阶段,语言在思维中所起的作用也愈大;语言和思维统一论的代表人物华生认为,思维和语言一样,也是一种语言习惯,或称为语言形式的思维。思维的行为是内在的言语活动,思维是无声的说话,言语是出声的思维。马克思也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由此来看,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面语言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它与思维的关系密切 ,互为表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听说读写是一个以思维为核心的语言吸收与语言表达相互沟通、密切联系的言语链。”(何炳骅、云天椿、林志荣《语文教学系统理论纲要》)只有充分地认识语言与思维的辩证关系 ,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既注意语言要素 ,又不忽略思维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说过 :“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 ,是认识世界的工具 ,语言教育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吕叔湘先生也认为…  相似文献   

6.
王易的言意观——王易对语言与思想、思维关系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易是二十世纪早期成绩卓著的修辞学家 ,是中国语言学界、修辞学界第一个深入探讨语言与思想、思维关系的学者。他认为语言与思想无必然之关系 :“言语非思想”、“思想非言语”。语言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 ,是思维过程的工具 ,是承载思想的容器 ,语言与思想不可分离。语言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形象思维有时不需要凭借语言 ,语言与思想有先后之别 ,语言不是十全十美的表达工具  相似文献   

7.
一、设计理念 斯大林说:“不论人的头脑中产生什么思想,以及这些思想什么时候产生,他们只能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的词和句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语言赋予思维以具体的外壳,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基础。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脱离语言来进行思维,或脱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新课标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无法脱离人文,性、思想,性;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思想性还必须通过语文学习和语言实践来体现。语文教学应该把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和表达情感辨证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8.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通过数形转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形象性、直观性,使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数形结合是连接“数”与“形”的“桥”,它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语言平淡源于感受平淡●张武在学生的作文中,比较普遍地存在一个令人头疼的老问题:语言平淡。问题的原因在哪里?可能有多种解释。我以为根本原因是,学生的感受平淡,即旧、浅。语言学告诉我们:“语言中的意义要素来自思维,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意义要素。”这就是说,...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思维的材料”——这是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一种说法。如果把它绝对化,认为:语言和思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不可能有没有语言的思维,则似乎欠妥。不过,语言对于它所表达的思想,也确实存在“是它的材料“这样一种关系。“语言是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这是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另一种说法。语言是由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需要产生的,这是事实。要注意的是:思想在没有被表达、被交流之前就存在。  相似文献   

11.
写作的本质是信息的传达,即运用一定的素材和自己的语言方式有序地传达对某一对象的相关思想或情感,其中,思想或情感是信息“核心”,素材是信息“载体”,语言是信息“通道”,而信息的有序组织便形成结构。某种程度上讲,中学生的作文成功与否,关键看素材、语言等要素是否是围绕思想感情这一“核心”而展开,特别是看是否做到了与该“核心”间的有效链接。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语言教学的内容与方式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要正确认识并恰当处理三种关系,即“人文”与“工具”的关系,“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文章建构了“以综合素质为基础,具有发展潜能的中学生语言能力训练系统”。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口语表达与思维密不可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理应竭尽全力,创造“人人参与”的局面,使学生思维活跃、有话可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启迪思维,开发智能。  相似文献   

14.
于艳荣 《辽宁教育》2007,(12):47-48
一篇作文的语言风格往往是这篇作文的魅力所在。杏花、春雨、江南,三个普普通通的词汇联袂起来,便出现了奇妙的审美效果,满目烂漫的杏花,绿意浸润的春雨,魂牵梦绕的江南……梦幻般的美弥漫于眉底心间,这便是语言的魅力,它引领着我们的思维,品尝着色香味俱全的精神的盛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是思想的外壳,是文章的肌肤。  相似文献   

15.
吴松敏 《学语文》2010,(2):46-47
修辞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有效途径,与语言形式相关;联想和想象。作为思维方式和心理过程,涉及思想内核。乍一看.它们之间似乎毫无关联,然而,“语言是思想的物质的外壳”,修辞手法与联想、想象存在某种表里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章的第一要素,语言与章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犹如“皮”与“毛”的关系,若语言不过关,其他要素的追求也就失去了依托和意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纵观近年来高考作满分卷,多是在语言上颇富采,首先受到评卷老师的青睐。高考作“评分标准”的“发展等级”中就有语言“有采”这项要求。那如何使作语言富有采呢?  相似文献   

17.
秦素梅 《新疆教育》2013,(1):160-160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进行的,人类的思想交流也是通过由词构成句子来实现的。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可见,在语言教学中,词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就中学英语词汇教学、词汇记忆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有意蕴”是《考试大纲》“发展等级”里对语言提出的高要求,就是要求作文的语言不要过分浅显直白.让人一眼看到底,无味可嚼,而是要含蓄蕴藉,精辟有力,警策人心。读后让人掩卷沉思,口齿留香。但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它和思维密切相关,唯有思想深刻凝重,才能达到“文句有意蕴”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郑晓春 《现代语文》2005,(10):50-50
语言之成为思想的直接现实,在于表达与接受双方在交际中能恰当地把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的“对立统一”变为“和谐统一”。表达者用语言符号表现现实生活,即变具体为抽象,隐含语言的背景,寄寓思想感情内涵;接受者把语言符号还原于现实生活,即变抽象为具体,再现语言的背景,体会思想感情信息。使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过程,就是进入人文言语网络的过程。“言语网络”冠以“人文”是因为使用语言的主体是人,人的语言、思想、思维、审美通过语言表情达意,构建了言语网络。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章的第一要素。“言之无,行而不远。”一篇章语言如果平淡无奇,那么,再新颖的题材,再奇妙的构思,也会黯然失色。所以我们应拿起智慧之笔,打开创新思维的“宝葫芦”,倾倒出你的字字珠玑,句句锦绣,打造靓丽的语言,去点缀、去编织你的灿烂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