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寻求另一种真实--浅析余华对真实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对真实的认知,既非科学的真实,也非现实主义的真实.它是一个不断向内延伸的、变动不居的、更为深刻的世界.本着这样的真实观,余华在其小说中,从挖掘人的精神到独特地表达情感,从反叛现实到追寻人类生存本质,一直执着于对其真实的解读.甚至不惜被人们摘掉先锋的桂冠,依然前卫地奔走在通往真实的路上.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评论界都未把余华早期的作品列入荒诞小说的行列,也很少探讨其早期小说所表现的荒诞意味。本文拟从“荒诞”这个角度入手,粗略地探讨一下余华在其早期先锋小说中以他独特的荒诞感受来营构的所谓感觉中的真实世界。  相似文献   

3.
“苦难叙述”是余华小说中一种最基本的叙述模式,其目的不只是揭示苦难,使涌动在心底的“生命意识”得以呈现和诠释才是其根本动因。文章旨在通过具体文本的分析,概括出余华“生命意识”的主要内涵与特征。  相似文献   

4.
余华小说从保持距离的冷漠的叙述风格到充满亲情的叙述话语,从冷酷残忍到涌上一股难言的温情,从反叛激进执着于艺术创新的先锋性拓展到关注平常人的平常人生,前后变化明显,可万变不离其宗,这一切都源自余华对“真实”的看法。余华作品主题的前后变化,反映了先锋小说演变的趋势,而在这种变化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时代社会思想主潮的转型和先锋小说本身必然的宿命。  相似文献   

5.
对个体精神真实的执著是余华创作追求的核心.其先锋文本强调对被经验理性遮蔽的“事实“的发现,是本质主义的“真实“的发现,是本质主义的真实观;在对真相进行了绝望的追问之后,强调排斥价值判断,以来自民间主体自身的态度来实现超越;“虚无“与“象征“是余华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与这种内心的真实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6.
余华的小说是一个意义缺席的世界,余华无意通过自己的小说建构一个意义的世界,恰恰相反,余华小说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虚妄的世界,正是这种虚妄,揭示了我们生存的深度真实性。《在细雨中呼喊》就是一个典型的颠覆和消解意义的文本。余华在一个意义缺席的话语资源中,不可能找到并赋予这种本能生存以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对余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小说作了一次回顾,认为这些小说从叙述人类暴力血腥的生存状态到反映人类孤独尴尬,苦难深重的生存境况,最后归结到了对人的生存信念的揭示:坦然承受一切血腥,苦难与死亡,无论如何也要活下去。  相似文献   

8.
洪敏 《中学文科》2007,(5):95-95
教学案例:在某市语文调研测试题中有这样一道材料作文题:题目是“减少欲望,获得快乐”,呈现的主题材料是“现在,为什么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反而越来越感觉没有从前快乐了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人们的欲望过高所致,欲壑难平啊!如果你能够主动地降低自己的欲望就会感觉快乐了”,意在表达一种“人只有知足才能常乐”的思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从三种理论视角论述了余华小说在语言运用方面存在的“叙述的和声”,指出“叙述的和声”是“虚伪的形式”的显著特征,并分析了“叙述的和声”与作家创作理念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余华是活跃在80年代的先锋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他过分迷恋形式结构和语言技巧,在颠覆了传统规范的同时,那种艰深晦涩、故弄玄虚的本游戏,既破坏了自身的美学趣味,也使大批读疏离了小说,这是余华付出的最大代价,由于余华小说公然拒绝读,它们的生存能力已降至最低点,进入90年代,余华告别了“虚伪的形式”,由“先锋”转向了现代写实。  相似文献   

11.
青年作家余华的小说创作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那就是对生存的关注。无论是其前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作家都叙述了人类当下的生存境遇,体现了余华对生存困境的关注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余华对文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理解为基础分析了余华前期先锋小说和90年代转型后的小说,并探讨了它们形成的原因。最后指出了余华的文学史意义和地位。  相似文献   

13.
余华的先锋小说,通过对暴力与死亡的展示,表现世事的险恶和人性的阴暗与冷酷,以及历史的无常和人对自身命运的无能为力。暴力、血腥、残忍、冷酷构成其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情趣。但通过对余华真实观、人生经历、教育背景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他所表现的“恶”是一种建立在虚无主义真实观之上的,缺少事实依据的“假恶”,其先锋小说具有明显的虚假性。  相似文献   

14.
余华的转向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性则在这一转向中连接着余华的先锋与通俗的双重追求。从《在细雨中呼喊》到《兄弟》,性的这一双重叙事策略余华已经运用得游刃有余。当然,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这一叙事策略也存在着取消其先锋向度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张艺谋的电影《活着》是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但是,二者有很大的差异,余华有强烈的虚无主义色彩,表现的是内心真实.而张艺谋则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倾向,他竭力要表现的是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6.
《活着》发表之前,余华一直是和先锋文学联系在一起的,但《活着》的发表,让读者看到余华并不总是和先锋保持一致。这部小说摆脱了形式的探索和先锋性,开始关注人物和意义,小说中的人物不再是一些符号,而有了自己的声音和独立的意义,作者所表达的苦难也是实在的、具体的。《活着》显示了余华对价值和意义的认同,也流露了他对过于追求形式的先锋文学的某种反拨。  相似文献   

17.
余华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致力于营构社会底层民众生存的宏阔斑斓的民间世界。在这个悲喜交加、美丑混杂、善恶并存的世界,人的命运充满难以捉摸的变数。厄运与灾祸常不期而至,生活的窘迫和苦难如影随形。对此人物却总能坚韧地坦然忍耐、泰然处之,始终持守好好活着的生存理想。文本中人性光芒的闪耀和充溢于字里行间的脉脉温情,体现出作家对民间深挚的人文关怀,促使人产生关于形而下的生活和形而上的命运与生存、精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