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倘使叶圣老不曾发现我的作品,我可能不会走上文学的道路,做不了作家,也很有可能我早已在贫困中死亡……” 这是巴金老在1981年7月25日《致(十月)》的“随想录”中写下的话。  相似文献   

2.
李提摩太是英国的一名传教士,在晚清时期来到中国传教。他在中国有一定的影响,在当时是其他传教士所不能相比的。我们通过李提摩太在《万国公报》上发表的文章,对他的思想进行分析,并且公允地评价他对晚清中国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课堂实录(二课时) 一、不能不说鲁迅 师:谈到中国文学,谈到中国的历史、文化,恐怕有一个人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他就是——鲁迅。你们对鲁迅有哪些了解?读过他的什么作品?  相似文献   

4.
一个中国留美学生,在已拿到博士学位时,愤然开枪杀死他的导师及他人的事件,早已在报刊上刊登。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其中最多的议论是指责该学生个人私欲膨胀、道德低下,并认为这是他杀人的主要原因。然而,人们并没有真正了解这位年轻人,特别是不能从他杀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认识现实不能忽视历史,只有对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正确地把握现实。费正清从认识中国的历史传统出发,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进而认识中国的革命过程和中美关系。他把中美关系置于世界历史中去思考,分析了中美关系矛盾冲突的根源。他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模式并非一元,而是多元的。在多元的历史进程中,不同国家民族之间应该加强制度、化和心理上的理解,不能无视其历史传统,加强认识与理解是和平与共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现实生活中,上到各级领导,下到普通教师,都说自己在实施在美国》一书,方才觉得,我们喊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其实在许多方面还没有真正起步。《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的作者黄全愈,是位留美博士,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详实的材料,从十个方面把中美教育作比较。他在引言中反问自己:“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的孩子在美国学校都那么出人头地”、“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为什么中国的科技落后”书中所涉及的诸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孩子能不能对长辈说‘不’”等等,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他在…  相似文献   

7.
谭嗣同是我国近代思想界的一颗彗星,面对清朝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后的国忧民因局面,他深感不能再“守文因旧”、“苟且留存”了,必须“屏弃一切”,变革图强,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主张“散利于民”。这是他变法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一谭嗣同在《仁学》等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t张,认为中国只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并能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他把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看成是不求进取,不能富国富民的落后的经济,大胆地反对传统经济观,驳斥社会上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种种“奇谈怪论”。在消费观上,他反…  相似文献   

8.
刘宗岐 《快乐阅读》2013,(12):84-84
有人问杨正宁教授: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相比孰优孰劣?他回答说:不能笼统地说,应该是各有优劣,他最后概括了一句话:“中国教育给了我严谨,美国教育给了我创新。”杨振宁教授的这句话清晰地反映了出了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中国的教育比较模式化,而西方的教育则比较自由化,就是说不像我们的教学那样死,可能比较鼓励敢于创新。严谨是优势,我们不能丢掉,但创新精神不够,应该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9.
王韬是中国近代社会第一位走向世界的历史学家,他既了解西方的文化,又自幼饱读中国古代经典;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清醒地认识到现实变革的势在必行。研究王韬历史变易观的形成,既要考察近代西学的影响,也不能忽视中国文化的作用;既要考虑其置身的积弱积贫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也不能无视中国文化传统的潜在激励。这两对看似矛盾、冲突的对立双方,实际上存在着可以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生活在国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生活在大夜弥天,充满污秽和鲜血的黑暗时代。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无疑十分丑陋,他的生活境遇和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无疑十分艰辛,然而,作为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所有这些并不能泯灭他对美的发现和向往。他认为,“乡间的山清水秀,尽您游览”,是美;烧饭、画画、写字……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生活在国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生活在大夜弥天,充满污秽和鲜血的黑暗时代。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无疑十分丑陋,他的生活境遇和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无疑十分艰辛。然而,作为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所有这些并不能泯灭他对美的发现和向往。他认为,“乡间的山清水秀,尽您游览”,是美;烧饭、画画、  相似文献   

12.
国际环境和国内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不能走西方式的发展道路。孙中山在西方社会主义影响下,提出了社会主义目标。为此,他寻求国际社会主义的支持,十月革命后,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他提出的民生主义是把现代化与社会主义融为一体的思想体系。他对资本主义的判断和对社会主义的追求,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阎连科先生是令人尊敬的小说家,但他对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的观点我既赞成,又觉得不能苟同,这种说法看起来十分矛盾,且听仔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在北伐战争前的政治活动,是受客观历史条件及其阶级属性制约的。他在当时之所以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重视,不能仅归结为他个人的政治品质,而是有其历史原因和客观根据的。剖析蒋介石在反帝反封建军阀斗争中的表现,以及对实行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和扶助工农三大政策的态度时,主要应把握住从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征,而不能只简单地认为是玩弄反革命两面派手法。  相似文献   

15.
余明阳──公关才子你或许可以浪费金钱,你也或许可以浪费时间,但你绝对不能浪费机会。1米84的余明阳浙江余姚人,今年才30岁,却巳成就显赫,他是中国首位公关博士生、中国公关协会最年轻的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的4名世界公关协会会员之、深圳大学(中国大陆公关...  相似文献   

16.
今天所要讲的,是关于我们中国的根本问题,便是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国估算有100万个乡村,如欲教育普及,一个乡村至少有一个学校,一个学校至少要一位教员,而且要好教员。但是,中国向来所办的教育,完全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盖房子不造林。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人忍受土匪、土老虎的侵害而不能自卫,遇了水旱虫害而不知预防。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格外穷;强的变弱,弱的格外弱。像这种教育,大家还高唱教育普及,真是痴人说梦。其实这种教育决不能普及…  相似文献   

17.
学贵知疑。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长进矣”。德国数学家希尔伯十分重视鼓励、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他认为,能提出问题的人,不仅说明他善于学习,善于思考,而且是将来能不能在科学上做出贡献、取得成就的最基本的条件。一个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怎么能进行科学研究呢?有问题才有研究对象。在他的数学课上,他最高兴的事是学生能提出问题,提出问题越多、越深刻,他越高兴。他把学生能不能提出问题,能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看作是他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探天者的人生轨迹蒋家平1993年,卢炬甫教授获得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后,《中国青年报》曾以“唯一的卢”为题对他进行了报道。确实如此,他是当时获奖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个,按45周岁的申报最高年限,再过26天就不能申报了;他也是天文学科的唯一候选人、获奖者;...  相似文献   

19.
赵树理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他的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大众化、通俗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表面上看,他的许多广泛流传的作品都是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在《讲话》精神的直接指导下创作产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诸多著作都持此观点。事实上赵树理看到《讲话》之前,其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已经创作完成了。赵树理文学现象与《讲话》精神的吻合是时代的必然、文学发展的必然。文学史著作应当对此进行客观的、全面的、正确的分析,探究赵树理文学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20.
赏析现代诗歌,不能不谈到《再别康桥》;评论徐志摩,也不能不说到他的《再别康桥》。可以说《再别康桥》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亦是中国现代诗作中的绝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