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刘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后人多以“大儒”界定其地位。追溯刘基思想文化渊源和刘基的成家成名,可以说是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造就了刘基这位著名人物,而刘基又将儒家思想发扬和光大,丰富、并发展了儒家学说,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刘基身上所体现出的思想和智慧、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现代意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思想呈现出"国民-群-民族国家-世界"的结构特征,它是对传统"身-家-国-天下"思想体系整体性批判的结果。在传统与现代两个体系的转换过程中,梁启超思想隐含着一系列有关中国现代性的命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基"民本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基的"民本思想"是他的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的核心.他提出"利民为忠"和"大同"的新概念,以"曲取论"为中心的经济理论为外延,以"民本思想"为中心的民法思想为政治外延,并通过生产实践和一生的亲民行动为表率.他的民本思想离不开个人、环境、家庭、社会的综合影响,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但对现实依然有着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易》学理论是元明之际儒者刘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经学家的刘基对于易学理论中的象数、卜筮之学是精通的,尤其是其易学名篇《灵棋经解序》一文对于灵棋课法与易学卜筮构成相为表里的关系进行了解读。此外,还可以通过《诚意伯刘文成公集》来摘撷刘基《易》学思想之片论。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不竭甘泉,先秦儒家文化在襁褓之时,就穿上了一件具有“道德化”特征的外衣。这是中国德育思想的主要源泉,中国的德育思想深植于此并持续不断地发展着。  相似文献   

6.
徐晓霞 《华章》2007,3(11):208
《白鹿原》作为一部具有着史诗品格的当代文学作品,本文试从个人的心灵史、家族史的叙事意义、民族的文化精神嬗变史三个角度来解读《白鹿原》,分析其中不同层面历史的所指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哲学的建构与现代性的反思——现代性反思的哲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与说明了社会科课程中的本国、本土文化的主体性及对这一文化的认同(Identity)的概念。阐述了这一概念在近代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形态及现代的状态。作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概念体现与方法,本文阐明了实现文化认同的客体化、相对化、逻辑统一的方法、为恢复主体性的课题研究学习方法及在文化的交融与冲突中主体文化的再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8年刘基与刘基文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是刘基与刘基文化研究不平凡的一年,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之下,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刘基与刘基文化研究相关的10余种专著出版、20余篇论文发表、30余则新闻报道。更为引人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刘伯温传说“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伯温还以“大明第一谋臣“的身份走进了央视《百家讲坛》,这也正式向学界宣告:“刘伯温不仅属于文成、温州,更属于全国,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中的一份宝藏。“  相似文献   

9.
刘基经济思想窥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基强调国家与百姓,君与民的关系,不与民争利,去奢尚俭,国以民为本.故刘基经济思想中包含浓郁的民本思想的底蕴.  相似文献   

10.
刘基儒学思想刍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基的儒学思想特点有二:一是以"措诸用"为旨归,对于明初的学风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二是兼综众说:既融会理学诸派而以朱陆和会为主,又儒道互补,体现了明初思想多元的特征,影响了明初学术思想的走向.刘基得"濂洛心法"又兼融陆学,为心学在明代留下了发展的空间,为其后阳明学的兴起打下了一个重要的理论伏笔.刘基的儒学思想对于明代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于刘基及其思想的学术定位是我们研究刘基及其著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刘基作为传统儒者,博览全书,涉猎广泛,对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皆有研究,可以说是一位“通天地人”的“通儒”之士。刘基的儒学思想主要包括对孔孟之道的推崇,对儒家君臣之道、孝道、交友之道的思考;通过对刘基儒学思想的梳理,我们有理由得出如下结论:刘基是一位“古典的儒家与学以致用的儒家”。  相似文献   

12.
刘基阐述的心性论,是基于程朱理学心性论而建立的。刘基在阐述其心性论时,论述了心与性、情的关系,由此还涉及理、气的概念,这是从天道衍生万物的角度来阐述心性论。与之相应,儒家主张天道与人道是合二为一的,因此刘基阐述的心性论还专门涉及人道的内容,这就是刘基主张的通过心性修养,提升个人精神、道德境界,以成就圣人之道,实现内圣外王的儒家理想。刘基阐述的心性论,承袭了程朱理学的传统,并有所发挥,这也奠定了刘基心性论在明初思想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刘基出身于书香地主家庭,曾经满怀豪情地想为国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刘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为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奋斗的一生。在其著作和言行中蕴涵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儒道兼备的思想和元末存在的社会问题是刘基和谐思想产生的原因,自身修养、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刘基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刘基的和谐思想对于当今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的地域分布,生产生活及其创造的文化,阐释了游牧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是独特的,自由的,粗犷的草原文化,并与中原农耕文化形成鲜明对比,二者在长时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冲突,也不断融合,形成了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危机催生了社会学取向的课程史研究.到90年代,为应对美国教育日益突出的文化紧张,课程史研究适时从“社会”转向“文化”.这一转向不仅促成了课程文化史的兴起,而且为学校实践空间日益萎缩的美国课程学者创造了新的实践空间与方式,这便是将课程理论直接看成是实践,同时转入广域的文化社会领域,通过对美国学校中的支配性文化展开福柯式的历史揭示,使课程理论成为文化批评实践.  相似文献   

16.
王蒙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文化生态、文化价值等重大问题给出了新的答案。王蒙文化思想的现代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建设性”的“文化大国”战略,多元、和谐的文化生态观和世俗性的文化价值观;王蒙的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历史和传统中寻找文化力量,才能形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文化合力。整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的相关内容,吸收中国近代文化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大学生对当今中国文化发展走向认识上出现的偏差,促使大学生以开放的视角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不仅是文化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18.
瞿秋白从自己的政治计划和意识形态立场出发,提出了对翻译实践和理论的一些看法。他的翻译思想受到了历史及其政治哲学理论背景的影响:首先,他从历史和时间的角度,认为他的中国位置和西方“现代性”之间有历史性的文化差异;其次,他对中国20世纪30年代语言异质性的表述与批评动摇了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翻译的稳固关系;最后,他试图在理论上解决翻译所产生的差异问题。对瞿秋白来说,翻译成一个正在形成的、口头的、不保留过去语言踪迹的中国的普通话,才可以消灭翻译过程中所产生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之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对此,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获得了完善、丰富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切实的理论指导,从而显示出其强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基法治思想及其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主刑辅”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刘基力主以民为本,立法以德。刘基法治思想对朱元璋影响颇大,其法治思想只有通过朱元璋才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