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各个民族也拥有自己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艺术,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发展逐渐趋向一体化的形势下,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也逐渐走到了生活的前台,进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研究可行路径来实现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产业化模式创新,有助于在较高层次和较大范围实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和重新整合,进而促进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产业实现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成熟的审美观念的重要时期,大学教育不仅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怀。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秉着"和而不同"的差异化发展策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努力开发我国文化传统中的价值理念,厚植学生本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本民族的文化,关注当下本土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教学观念下,要求教师在高校公共艺术声乐选修课的教学中,一方面要为学生传授相关声乐知识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各个教学环节,促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进而确保高校公共艺术声乐选修课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基于此,本研究简要阐述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公共艺术声乐选修课中的重要性,并为高校公共艺术声乐选修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提出几项实践策略,以此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公共艺术的社会功能看城市文化的创新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艺术作为当代城市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视觉艺术为主要形式来诠释城市公共空间的组织形态、环境意蕴、美学功能,构建当代大众审美文化和艺术化社会服务体系,日益显示出转型期的城市文化价值新走势。公共艺术产业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会给整个城市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公共艺术产业强调了将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公共艺术的产业功能,从而在客观上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快速而有力地发展公共艺术产业是提升城市文化内蕴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现有农耕文化的承载方式,从公共艺术视角分析我国农耕文化的传承,同时基于高校公共艺术学科体系探讨公共艺术与农耕文化传承的关系,发现公共艺术学科体系能够涵盖农耕文化的方方面面,具有极大的学科优势.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普遍存在三方面的局限性,即评价方法以纸笔测验为主,评价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评价主体以教师个人为主。为了更好地提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创新逻辑思维、艺术审美情趣,全面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可以构建由艺术理论测评、艺术技能测评、艺术审美测评三者共同组成的"三元"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7.
公共外交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对话交流,促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相互了解、信任、友谊与合作,进而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外交与国家利益是公共外交的终极目的。公共外交的基础是文化,庐山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样式,具有开展公共外交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以白鹿洞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以东林寺为代表的宗教交流、以庐山别墅为代表的文化研究与交流、以庐山景观为中心,展开个体为主的公民旅游交流构成了以庐山文化为基础的公共外交模式。  相似文献   

8.
论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康尔 《江苏高教》2006,(1):113-115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学科合力。公共艺术教育在唤醒创新意识、牧养创新精神、开发创新潜力、训练创新思维、认知创新规律和借鉴创新方法等方面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我国旅游环境较在产业属性、顾客构成、企业使命等方面较以往有了根本性变化,因此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诸多环节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以及旅游企业的要求。本文以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对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及建议,希望能对我国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域性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驱动力,其传承性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进行传播和承续,而旅游开发为其传承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文章在构建非遗资源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信阳市主城区和其下辖8个县区为评价单元,采用单因子评价与综合评价的方法,指出信阳市9个评价单元在非遗资源富集度、非遗载体以及非遗投资潜力3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上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加权计算信阳市非遗资源的总体评价结果,结合评价结果指出信阳市非遗旅游开发应该采用"分区域,分阶段"的金字塔式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博资源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近年来文博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推动城市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和增长点.文章以鞍山市为例,系统分析了鞍山地区文博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文博资源与旅游业融合且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即统一整合、有效规划、细化特色品牌项目、打造科学文化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提出现代城市公共工程形式和内涵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公共艺术在城市总体设计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2个层面上的表达,指出公共工程的设计与建造,应依据不同的场所地域特色、工程类型限制和民众需求,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中,体现出以强调"融合"和"公众需求"为主的公共工程艺术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南阳文化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南阳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南阳文化旅游业的对策,为将南阳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发展优势,文化旅游发展潜力转化为文化旅游发展实力,打造特色南阳文化旅游品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后,我国旅游业有了较大进步,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何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是当今旅游发展应研究的重点方向。长春市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通过对长春市旅游业中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现象的调查和评析,着力阐述文化是旅游业的精神内含,以及分析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艺术院校发展与地域文化建设息息相关。高校文化与地域文化都是社会文化的子系统,两者有着密切的关联,研究地方艺术院校与文化惠民的互动途径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产学研互动模式、文化互动模式、整合互动模式三方面阐述艺术院校服务文化惠民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站在"四个襄阳"建设的高度,阐述旅游产业的重要性;找出襄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要害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今后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陕南商洛、安康、汉中3市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在发展观上,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建设观念,坚持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相关的工商业、第三产业及绿色生态农业的协调发展。针对陕南3市文化旅游产业的现状问题、相互协作以及与周边区域经济建设的互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是南阳市"十三五"期间重点推动实施的十大重点旅游规划项目之一.研究发现,集聚区建设前期尚未有特别明确清晰的发展定位、集群前期规划还未形成完善的分工协作关系等.据此,需进一步明确其规划定位,认识到核心区项目的重要性,同时,在后期建设过程中,要彰显卧龙岗文化旅游集聚区的文化内涵、有效整合资源、前瞻性地优化布局等.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流动性、活态性、民族性等特点,旅游开发很容易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扭曲和破坏。目前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就存在过度开发、碎片式开发、孤立式开发等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采取“完善建立管理机制和政策法规监督体系”、“加强理论研究和科学规划”、“重视人这一核心载体的保护和提高”等一系列对策,尽快挺高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