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王权是清末关陇地区文坛的领军人物,在当时即受到广泛的尊重和赞誉。清末名臣左宗堂称赞他"学问人品当代罕有,吏治尤为陕甘第一"。王权在学术方面成就巨大,一生潜心学问,著述丰富。同时又具有丰瞻的文字才华,善于吟咏,即事而作,即兴而发,用诗歌记录了自己亦读亦仕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2.
英国王权是以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日耳曼王权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严格地讲,日耳曼王权在塔西佗时代还没有出现.在随后的蛮族大迁徙中,王权逐渐在战争中确立,那时王权还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大约从8世纪开始,国王不再只是军事首领,王权出现新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基督教因素也逐步渗入王权之中.  相似文献   

3.
"王权"在治理百姓、维护国家稳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为最高权力,并由君主一人掌握。为使"王权"不为个人所滥用,法家引入"法权"对"王权"加以限制,使"王权"不能因君主个人"凭所欲为宪法,以恐惧为精神"。但法家并没有解决"王权"与"法权"何者为至高无上的第一的问题。一方面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一方面主张"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也",使"王权"屡屡突破"法权"的限制。从"圣王立法发生论"、"法理缺失架构论"、"中主治国本性论"等多重角度而言,法家的学理表述,本身存在着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4.
“王权至上”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总框架。“王权至上”之历史现象的形成与儒家“天人感应”理论和宗法观念对国人精神生活的教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儒家教化的长期渗透影响下,“王权至上”成为人们不假思索而接受的“理所当然”的信条。人们毫不吝啬地把社会性的精神权威“道”与“圣”虔诚地奉献给了“天”的代表——至高无上的君王。人们的宗教情结寄托在世俗君王的身上。世俗的君王成了人们信奉的最大教主。在这样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中国的宗教神权始终是依附、屈从于世俗王权的,既不可能与王权分庭抗礼,更不可能凌驾于王权之上。佛教和道教在中国的兴衰轨迹,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起源于17世纪的宗教争论,进入18世纪后,发展成以王权和教会为一方、以詹森派和巴黎高等法院为另一方的大规模政治争论.持续半个世纪的激烈论争,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教会,导致耶稣会被赶出了法国,而且为了与具有天然优势的王权对抗,巴黎高等法院诉诸公众舆论的支持,从而打破了法国绝对主义王权封闭的政治运作原则,开辟了"争论的政治"的局面,使立基于市民社会里的公众舆论取代传统的王权权威,成为法国政治中新的裁判权力.更为重要的是,舆论争夺中意识形态话语的构建和传播,促进了旧制度末年法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总体转变.为1789年的来临准备了必要的思想氛围和意识形态基础.  相似文献   

6.
《同学少年》2008,(6):28-28
对王权说"不"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子,面对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怠、远道而来的两位大夫,坚定地说:"不。"他如此潇洒地推掉了在别人看来可能是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实在豪放至极!濮水清波吸引了他,让  相似文献   

7.
士绅集团在传统社会中具有鲜明的特性、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他们作为君权政治体系支持者、官僚系统输入者、地方政务协助者和基层稳定维护者,是专制王权体系的中坚力量。然而,面对晚清"几千年未有之变局",士绅集团走向分化。他们由"旧绅"变为"新绅",由士绅变为权绅,由缙绅变为绅商,由乡绅变为城绅,由"明绅"变为"劣绅",最终蜕变为反对专制王权的强大力量,挖空了王权政治的统治根基。  相似文献   

8.
民族国家是现代化的载体,而王权是促使它形成的主要动力之一。在民族国家的漫长形成历程中,王权促使英吉利民族萌生了一种强烈的民族意识,王权逐渐战胜封建割据势力,民族国家建立的条件日益具备;16世纪经过宗教改革,王权得以摆脱教皇控制,英国民族国家最终形成;再加上君主对重商主义的重视,为近代早期英国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扫罗是以色列第一位君王,撒母耳是犹太人历史上最后一位士师,两者处于从士师时代到王国时代过渡的特殊时期。因而,作为"上帝"权能代表的先知撒母耳和世俗王权代表的扫罗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冲突的产生有撒母耳个人心理方面的因素,也与历史政治大环境对王权的呼唤和王国建立初期的政教冲突有关。  相似文献   

10.
1535年亨利八世颁布的《至尊法案》标志着英国的权力体系由教皇-国王的二元权力体系向王权至尊的一元政治体系转向。但是,至尊王权对于英国社会而言是一个新的命题,也是一个开放性的命题。国王、保守派和改革派都对至尊王权进行了自己的解读,由此在思想领域产生了一系列的主张。都铎中后期关于政体、社会、宗教的思想纷争皆可从关于"至尊王权"的争论中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11.
王权主义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核心。在中国几千年的专制历史中,王权主义作为统治阶级的政治价值体系,不断地禁锢着中国人民追求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思想观念。随着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处在旧秩序中的人们,不得不为改变自身的处境,在王权主义观念的阴霾下艰难地走上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道路。同时也艰难地走上追求自由的道路。为摆脱王权主义的阴影,中国人民在反复地实践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追寻自由的道路上,中国人民正一步步实现百余年来全民族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2.
十字军东征是世界中古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军事征讨运动,政教关系是中古政治史上极为重要的内容,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十字军东征的开展是教权由从属到抗争王权的结果,十字军东征的短期效应是教权鼎盛,王权削弱,而十字军东征的最终结果是教权衰败,王权至上。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要讨论的是中古盛、晚期的英国王权,时间约为十一世纪中期——十六世纪末期。英国封建王权具有一个最显著最典型的特征:既强大又有限。这种特征不仅与中国封建专制王权截然不同,而且也区别于产生在同一封建基础之上的西欧大陆请王权。以往对这方面的探讨较少,且多把王权特征的产生和演进简单地归结为某个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王权政治社会,作为思想文化主体的知识分子必须依附王权,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而作为王权政治主体的统治者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又必须培养和选拔大批知识分子为己所用。然而思想文化和王权政治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二者经常发生冲突甚至尖锐对立,由此决定了古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英国议会渊源于古代的贤人会议,后来发展为大会议;1265年召开的西蒙议会是英国议会的萌芽,而1295年召开的模范议会则被认为是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议会代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传统,成为反对专制的坚强堡垒,坚忍不拔地制约着王权的膨胀,直至将王权置于议会的扼制之下。英国议会的产生为人类民主社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王权统治中心的都城不仅是王权统治的象征物,而且集中体现了王权主义政治文化。都城的严整建筑形式包含着王权至尚思想、君临天下意识、礼制观念和天人感应学说等多种精神内涵,通过对都城形制、布局和建筑等的精心设计,以突显其王权统治的绝对权威,强化都城的政治中心功能和王权主义统治。都城的建筑形式与王权政治的精神内涵互为功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细致考释1124年兰斯事件的缘起、路易六世的军事集结及其封建王权等问题,希望通过对历史个案的研究,来观察一个时代的政治特征.本文认为,路易六世伸张王权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发动的战争;而战争促进王权的方式,一方面表现为不断加强的封建依附关系,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日渐加强的国王与其臣民的关系,或曰国家统治关系.从战争的视角来观察路易六世时期的封建王权,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封建主义在西方政治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结合董仲舒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兼及儒家对于王道起源的认识,对刘泽华先生提出的"王体道"、"道由王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王道是儒家一贯的仁政主张,即孟子所说的以仁政统一天下、平治天下的政治理想。董仲舒认为王道起源于天道,天道是本质是《春秋繁露》中反复论说的"仁"的精神,而"仁"与"民意"、"民心"密不可分,因此,君主须仿效天道以行政事,"保民而王"才会持久地拥有王权并使之具有合法性。据此可以认为,对"王体道"的正确理解应该是王体会天道、效法天道,而不是道出于王,王占有道。  相似文献   

19.
民族国家的形成,是中古后期西欧历史上的大事。然而,衡量西欧民族国家形成的标准,史学界则往往把注意力放在是否有一个统一的中央王权上。这样,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当在十五至十六世纪的王权专制时期,而德、意由于长期处于政治分裂状态,则被认为没有形成近代民族,也没有形成近代民族国家。本文认为,民族国家形成的标志,不应简单地看中央王权是否强大,而是应该考虑当时是否已经出现了能行使国家职能的政治实体或政权机构。从  相似文献   

20.
安茹王权的扩张和征战引起英国贵族的强烈不满,他们在1215年发起大规模权利斗争,制定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份宪法性文件——《大宪章》,有力地制约了安茹王权。《大宪章》的核心内容是关于主体权利的规定,对议会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