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个人品德建设主体包括引导主体和建构主体。个人品德建设实践是引导主体的价值引导与建构主体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通过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品德建设的根本目的——实现个人品德建设建构主体的生命生成、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当前,个人品德建设需要树立新型的个人品德建设观,正确处理引导主体和建构主体辩证统一的关系,即平等关系、交往关系、转化关系、和谐共生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余丽 《成人教育》2011,31(8):36-37
反恩性是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特征之一。文章从教师的反思性学习入手,在论述了反思及反恩性学习等相关概念后,分析了教师反思性学习的特点,教师的反思性学习会受到教学工作、自身反思兴趣或态度、合作教师、导师、社会环境及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及制约。教师进行反思性学习的目的是能够加速自身的发展,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其主要特征.一是实践性.是指教师教学效能的提高是在其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二是针对性.是指教师对自我“现行的”行为观念的解剖分析;三是反省性.是指教师对于自身实践方式和情境.立足于自我以外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教师自觉意识和能力的体现;四是时效性.是指对当下存在的非理性行为、观念的及时觉察、纠偏、矫正和完善.意即可以缩短教师成长的周期;五是过程性.一方面指具体的反思是一个过程.要经过意识期、思索期和修正期.另一方面是指教师的整个职业成长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自我修炼。笔者认为.在现实条件下对教师进行的反思性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5.
实践证明反思性教学实践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文章通过对教师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调查,分别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分析存在教学实践反思性差异的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独立学院在师资建设和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存在不足。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师队伍过度年轻化,师资结构不合理。针对这个问题,独立学院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把反思性教学贯穿于自己的教学行为中,通过自我反思和集体反思来促进教学发展,最终达到个体互相促进、团体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反思性思维理论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反思"来提高教育实践的合理性也受到了当今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反思性教育实践是以教学反思为落脚点。而反思性教学则是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要求学生"如何学习"统一起来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反思性思维理论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反思”来提高教育实践的合理性也受到了当今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反思性教育实践是以教学反思为落脚点。而反思性教学则是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要求学生“如何学习”统一起来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学习需要反思,没有反思的学习是不可能深刻的:学习是反思的,反思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究,重构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解题策略和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思性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反思性教学是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好的教学理念.本文将国外反思性教学研究文献做了简要综述和总结,试图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和应对这种教育思潮提供若干素材和资料.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在1990年代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方法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之后,打破了上述局限,对推进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然而,在论及现代性时,必须注意几个问题。如对“现代性”概念的把握、在文学与史料建设的互动关系中体现现代性、注重文学本身的审美性等等。在明确以上问题的基础上使用这一理论,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的产生,发展与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可以说21世纪是网络时代,人们的交往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作用也日益重要。网络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网络主体的调运,提高网络主体的自律性,实现网络主体在网络中真正的“慎独”。  相似文献   

13.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是教学中最主要的矛盾,学生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只有从学生出发,研究教学,组织教学,教学才会取得最大成功,师生配合,教学相长,这是教学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14.
主体论视阈下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症结在于其建构者的主体性危机:矮化、缺失和异化,正是因为作为主体的人被肢解,才导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二元对立。从主体发展的视角看.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只不过是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意志的不同体现而已,两者是本然性统一的。因此,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从形态上是复数的,从机制上是共生的,彼此互为发生的背景,互为对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提升建构者的自主、自由和自治等主体素养就成为解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从词源学角度追溯“语文”的含义,以索绪尔(F.de Saussure)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探究学科本体的内涵,建构一个以语言和言语为内部因素的语文学科本体观;从这一本体观出发,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主体内容以及目的、任务等根源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文献整理的角度,对百余年来我国外国教育史著作类出版物进行了分析梳理,展示了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各主要阶段的研究成果,着重从通史、断代史、人物与思想史、专题史、译著、史料建设与学科反思六个方面揭示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外国教育史的研究状况和基本格局,并对上述状况与格局进行了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学院矿物加工学科面向区域经济,突出矿业特色,提升实验条件,研发科技成果,建设成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实现了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90年代诗歌的"失魅",与诗歌写作者在诗学立场上对诗歌主体"祛魅"密不可分。1990年代诗歌写作者主要是从主体的人称指代、主体的价值功能、主体的文化人格、主体在诗歌中的呈现方式四个方面,分别对诗歌主体加以"祛魅"的。这四点"祛魅"本身有其合理性和建构意义,只是由于对其的极端化和绝对化处理,甚至扭曲和丑化,才成为了导致1990年代诗歌"失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关于语文阅读理解与主体体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理解策略学习及训练过程的各阶段都伴随着主体体验。重视主体体验的小学阅读理解策略训练的模式由启动情意→讲解与示范→情境体悟→反馈与巩固组成,在训练实施中也应注意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回顾与反思:二十世纪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是20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和现代教学的标志,纵观20世纪国内外关于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研究,发现主体参与是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追求教育民主、公平、机会均等的产物,是现代教育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其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它的研究涉及到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策略、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