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是指物体的加速度和合外力有瞬时对应关系,两者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虽有因果关系,但无先后之分.该知识点对比性地应用于解决弹簧连接物和线连接物的力学问题,曾多次得到高考的青睐.实际中,由于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解题方法或对其内涵理解的不深刻,解题过程中出错率高或对"义同形不同"的问题不能识别,为此,本人将这一内容进行了梳理,希望对同学们的解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力学基础,也是核心内容.特别是牛顿第二定律中六大特性,对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推理、综合分析能力等有很高的要求.本文在解决有关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问题的习题过程中,通过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增强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瞬时问题”常常伴随着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瞬时”、“突然”、“猛地”、“刚刚”等。这类问题是力学中的难点,也成为近些年高考的又一热点。有关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问题,除了要抓住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外,还要注意物体的施力特点等。  相似文献   

4.
李兴旺 《考试周刊》2011,(10):174-175
正确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应注意它的适用范围,研究对象及受力分析,并画出草图,据具体情况建立坐标系,列出相应的方程。只有当系统中各物体具有共同加速度时,才可对系统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内力不能使系统产生加速度,同时必须用国际单位。  相似文献   

5.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的基本规律,是力学的核心内容,在整个物理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深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并能熟练地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物理问题.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中,F、a和m必须是针对同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加速度及其质量,F是决定a的大小和方向的外因,m是决定a大小的内因.由于F与a的因果性,所以只能说a与F成正比,而不能说F与a成正比.  相似文献   

6.
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动力学的核心,也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它反映了力、质量跟加速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了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为(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写成公式是:F=Kma,在国际单位制中,上式可简化为:F=ma。  相似文献   

7.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一个基本规律,要想灵活运用,就必须掌握其解题要领.一、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题意,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一物体,也可以是几个具有相同运动状态的物体系统.2.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按受力分析的顺序进行分析,既不要多力,也不要少力.  相似文献   

8.
概念自主学习 要点精析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它所受的合力成__跟物体的质量成__,加速度的方向与__相同.  相似文献   

9.
(一)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为: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和外力的方向相同。即F=ma。  相似文献   

10.
方安全 《现代教学》2004,(11):16-17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该章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学习热学、电学等其他部分知识所必须掌握的内容。《运动状态的改变》一节为本节学习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按照教材的安排,学生已经做过“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两个实验,高一学生也掌握了计算机一些常规的操作方法。基于以上的分析,本节课采用的教学策略是通过实验并借助电脑分析处理数据,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定量描述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关系的牛顿第二定律。  相似文献   

11.
在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中,常常会出现临界状态的问题。由于解决涉及临界问题的习题需要较高的能力,在突出能力考查的大背景下,临界问题也就成了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运动情况的正确描述,对临界状态的判断与分析,找出处于临界状态时存在的独特的物理关系,即临界条件。而常见的临界问题主要有两类:  相似文献   

12.
<正>由牛顿第二定律在经典时空下可转换为动能定理、动量定理两大定理,所以也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关于能量的习题,利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力学问题的效率。例1如图1所示,将质量m=2kg的一块石头从距地面高H=2 m处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入泥潭时陷入泥中h=5cm深处,不计空气阻力,求泥对石头的平均阻力。(g取  相似文献   

13.
14.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本规律,是力学的核心内容,在整个物理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物理问题方法.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常用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动力学的核心内容.同学们在运用这一规律解题时,除正确理解定律的内容外,还应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具体有:一、整体法与隔离法选取研究对象是解题的首要环节.若研究对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系统,一般由整体法求外力,用隔离法求内力.若外力已知,则由整体法求加速度.  相似文献   

16.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基本定律,也是高中物理的重要课题.高中物理不能对它再作深入的讨论,而作为教师我们应对它充分了解,以免在处理一些问题时有疏忽之处,甚至无意中引起错误.今天,我就与这个定律有关的几个问题和同志们一起讨论.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 牛顿自己对第二定律的表述是:“运动的变化跟所加的外力成正比,而且是在外力作用的直线的方向上发生的.”这里的“运动”是指运动量,“变化”是指对时间的变化率,所以牛顿的原话可用数学式表示为:(1)对于速度远小于光速的寻常物体,其质量m不变,上式可写成 (2)这就…  相似文献   

17.
牛顿第二定律演示装置:定滑轮、细绳、米尺、停表各一个,钩码三个,其中两个质量相同。实验装置如图(滑轮与绳的摩擦、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实验时取m_A=m_B,然后在A上加一砝码C,其质量为m_C。当砝码C运动时,用米尺测量出运动的路程S,时间t用停表测定。通过公式可求出加速度a,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苏州市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州苏大学物理系朱正元教授于1983年11月12日对苏州市物理学会会员和中学物理教师作了《谈谈牛顿第二定律》的专题报告。报告就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的若干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与会者深受启发。现由陶洪同志根据报告和印发的书面提纲整理成文,以供同志们考参。广泛开展有关中学物理教学的学术讨论活动,必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希望各地物理教学研究会能积极开展这方面的活动,在中学物理教师和教研人员中形成研究和讨论有关中学物理教学问题的活跃气氛。并欢迎将研究和讨论的成果寄给本刊,以向读者介绍。  相似文献   

19.
结合教材中的实验,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要验证哪两个关系?各要求什么保证条件?怎样实现这些保证条件?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谁是研究对象?哪个力是合外力?怎样改变物体的质量?怎样改变合外力?3.在本实验中取线的拉力等于悬挂物的重力,在什么条件下,这种计算误差才较小?  相似文献   

20.
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三章有一个演示实验《研究牛顿第二定律》,这个实验是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但在实验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系统误差),使得通过实验很难得出结论。分析其原因主要有:①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比较大与拉力相比不能忽略;②实际实验中砝码质量与小车质量相比不能忽略,砝码质量太小拉不动小车;③小车运动后用夹子很难使它们同时停下,这样就不能保证时间t相同;④书上实验为一人操作,不方便。为了克服这些因素影响,我对此实验装置进行了重新设计。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2为2个质量均为m的空心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