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入职教师工作价值观的对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7名新入职的中小学教师,通过对偶比较法,探讨新入职教师的工作价值观。结果发现新入职教师在选取职业时,总体上最看重的是对工作的兴趣、工作的稳定性和帮助他人。其中男教师最看重的是对工作的兴趣、帮助他人和工作的多样性;女教师最看重的是对工作的兴趣、工作的稳定性和帮助他人。想当教师的人最看重的是工作的兴趣、工作的稳定性和帮助他人;不想当教师的人最看重的是对工作的兴趣、休闲和高收入。  相似文献   

2.
积极投入工作的教师是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教师工作投入的研究更多侧重在其内涵、测量、影响因素以及与工作绩效等方面。未来在教师工作投入的分析领域或单元、教师工作投入的理论内涵、主客观相结合的教师工作投入评价体系、教师工作投入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以及教师工作投入与教师工作绩效之间的互动反馈机制等方面有待拓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3.
采用教师工作价值观量表,对我国64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测量,运用LISERL8.3和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教师工作价值观是由物质报酬、声望地位、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组织管理、利他奉献和安全稳定7个因子组成的多维结构,以此为基础编制的《教师工作价值观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利他奉献是当代教师重要的工作价值取向;(3)教师工作价值观受性别、学校性质、学段、学校来源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教师工作价值观是一个多维的心理结构,利他奉献是当代教师重要的工作价值取向,但教师工作价值观也受相关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关于重建教师评价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评价工作既复杂又重要.反思教师评价工作现状,积弊甚多,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重建教师评价工作.重建,是继承、借鉴和创新.发展教育生产力是教师评价工作的根本目的.评价工作应遵循先进性、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群众性和法制性等基本原则.要用多元化的标准评价教师工作.构建强调了指导和权重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表是开展教师评价工作的关键.师德、课堂教学、教科研、身心健康、继续教育、学科成绩、学生测评等是特别要加强研究的教师工作评价子指标.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是对教师的德、能、勤、绩的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工作的好坏密切相关。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价能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价可以了解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使科  相似文献   

6.
绩效工资,顾名思义,要与教师的业绩、成效挂钩。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他们劳动的对象是学生,和工人的劳动不同。工厂可以根据工人的产品数量、质量和工作时间等核定工人的工资和奖励待遇,教师的工作业绩则应由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效益,以及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等因素共同确定。为了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应合理制定教师绩效工资发放办法。  相似文献   

7.
教师评价主体是教师评价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当今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体系中,教师一直是被评价的对象,而不是评价的主体.重新审视教师在评价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恢复教师在评价工作中应有的主体席位,对于提高教师评价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教师激励问题是困扰中小学校管理者的重要课题,有效的教师激励在于准确地评估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对204名农村普通高中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总体状况较好,教师最为满意的是人际关系,其次是学校领导层的管理,教师最不满意的是工作强度;教师总体工作满意度随年龄呈"V"型发展;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学历差异不明显;除了"人际关系"、"工作强度"和"工作环境",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其他方面以及总体的教师工作满意度基本呈现出随职称的升高而上升的趋势;进修和提升是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教师本人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不是机器,教师的工作性质不是机械性的重复,而是个性和创造性极强的工作。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需要旺盛的体力、良好的心态。然而,当前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却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10.
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是维系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和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5年教师调查数据,本文利用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实证考察了我国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四省市中学教师对教学职业与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四省市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总体上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且教师对教学职业满意度低于对工作环境满意度。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明显的城乡差异和校际差异,乡村教师对工作环境满意度明显低于城市教师,民办学校教师对工作环境满意度比公办学校教师显著更低。夏普里值分解结果表明学校物质资源短缺是影响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最主要的因素,教师专业协作对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极其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关键是提升教师经济社会地位,加大学校物质资源倾斜投入,深入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满足教师高层次的专业发展需求,促进教师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协作。  相似文献   

11.
以340名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职业倦怠问卷"为研究工具,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并不严重,成就感较高,中学女教师情感枯竭维度显著高于男教师,专科组教师情感枯竭维度与成就感维度均显著高于本科组教师,教龄因素对职业倦怠各维度均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农村教师社会责任的功能性扩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教师实际承担的社会责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着的。在教师社会责任日益变得广泛和复杂的今天,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教师社会责任的功能性扩展尤其引人瞩目。这一问题不仅涉及教育,而且涉及法律和社会文化等很多方面。加强相关立法,建立结构完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因地制宜地探索多种办学模式,动员社会力量协同动作,才能解决好教师社会责任功能性扩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保障教师能够集中精力做好教育工作,促进西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西部的开发和振兴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教师职业工作时间长,任务繁杂,工作压力大,是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行业之一。职业倦怠会降低教师的工作热情,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有社会以及当今离职教育大环境,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机制,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等。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首先需要社会各界改变对高职教育认识上的不足;其次,要改变高职院校的管理机制,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高职院校的教师也要调适好自己的心态。  相似文献   

14.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影响及缓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问题。教师职业倦怠受社会、学校、教师本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给学校、教师自身和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可以从社会、学校和教师本人采取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通过调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教师工作5—10年是职业倦怠表现最严重的阶段,压力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职称与学历是影响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因素。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必须从学校和教师个人这两方面出发,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和克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6.
地方新办高校行政岗位上的青年教师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任劳任怨,又在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有所付出。由于行政工作繁重、工作压力较大,行政岗位上的青年教师身心疲惫、职业倦怠,现状令人堪忧。关心、爱护青年教师应该引起上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态势与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目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出现了一些新的态势,对教师自身的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一中小城市的中小学教师的调查了解,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发展态势,寻求预防、减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关注。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视角表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有多种原因和表现,并具有很大危害。应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应从教师个人和学校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以促进中学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考察高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两者间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提供依据。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问卷和职业倦怠量表对525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高校教师在职业倦怠和工作家庭冲突上存在显著差异,职业倦怠总分与工作家庭冲突各维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家庭冲突对职业倦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工作家庭冲突是影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余姚市中小学教师社会心理环境调查表明 ,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心理环境总体状况较好 ,不同学校类型的教师在工作态度、同事关系、职业发展、工作绩效、领导关系、师生关系和创新等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教师因职务、职称、年龄、性别的不同 ,在工作态度等维度上也各自存在着不同的显著性差异。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心理环境也存在着某些问题 ,需要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