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教育》2014,(3):8-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特别是高考招生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一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此,我们对新一轮教育改革中公众最注目的高考改革进行一次深聚焦、新梳理。教育之于国家,是百年大计,高考对于个人,是梦想天梯。  相似文献   

2.
自主招生:高考改革的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自主招生是2001年开始试行的招生考试制度。其实施目的是给成绩一贯优秀或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人有更多的升学机会,从而不拘一格地为国家选拔人才。虽然它还很不完善,但是由于它代表着高考改革的方向,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高校自主招生的现状、特点及不足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自主招生应是高考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以考分作为衡量人才的惟一标准、“一考定终身”等弊端,是我国素质教育彷徨不前的主要原因,是影响中国高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瓶颈之一。改革高考制度,高校自主招生是突破口和改革方向,应不断推进高校自主招生,不断扩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权,最终形成高考与高校自主招生互补共赢的招生选拔体系。  相似文献   

4.
1998年,教育部提出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基本思想,重点对考试内容、考试科目、考试次数和录取方式进行了改革;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又明确指出:“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这充分说明,高考改革是高校招生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5.
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制定是将考试招生的国家决策的抽象共性与本区域实际的具体个性相结合的过程。各省(区、市)应在上海、浙江试点方案完成第一轮学生招生的基础上再行推出,不能急于求成。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亮点,需要通过提高测评技术、加快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探索,使之在高校录取时起到实质性的筛选作用。考试与招生是有其自身特点与规律的系统工作,为不负使命,加强专业化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试论高考招生改革与高校自主招生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考招生改革的关键在于过去政府集中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向考录分离,高校自主招生转变。统一考试与高校我自主招生权并不矛盾,在统一考试的基础,实行考录分离,高校自主招生是招生改革的必然选择,当前,自主招生权存在下放不够,也存在高校在使用权利时自律不够的问题,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现高校自主招生的全面过渡。  相似文献   

7.
高考是全社会关注的大事,高考改革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要在教育观念、高考制度、考试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不断试验,逐步完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后,亟需设计高考成绩组成方式。本文通过对国内高考成绩各种组成方式的比较,指出影响高考成绩组成方式的因素,并归纳出高考成绩组成为并列式和相加式。提出新一轮高考改革成绩组成方式的选择既要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一致,也要顾及中学、大学和社会三方面的要求,还要避免制度惯性的影响。通过对并列式和相加式成绩组成方式的比较,得出并列式优于相加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深入,考生在一些科目中将有两次考试机会。这两次考试分数间的相互转换可以通过测验等值来解决。然而测验等值实践涉及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对最终的等值效果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等值设计的选择、等值必要性判断、等值方法的选择、评价标准的选择以及等值过程的质量控制等方面说明在高考改革中测验等值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显著提高等值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考改革观点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加快了我国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步伐。国家出台了“3 X”高考方案、远程录取、春季高考、完善保送生制度、分省命题和高校自主招生等改革举措,并初见成效。教育与考试理论研究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为高考改革提供决策参考。由于高考改革涉及面广、影响大且专业性强,不同社会阶层、学术视角和不同认识程度的人,对于高考改革的看法往往不一,有的议论不免存在偏颇之处。本就一些流行观点略作评析,以求教于专家。  相似文献   

12.
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为高等学校科学、合理、有效地选拔人才,为引导中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考生提供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方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面对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加大教育贡献力度的迫切要求,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必须主动适应时代的特点及其对人材素质能力结构的要求,着力引导人才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于忠宁 《陕西教育》2009,(12):16-17
在传统的高考录取方式不断受人诟病时.自主招生开始了突破应试教育的“破冰之旅”。不过。从自主招生甫一出现.争议声就不绝于耳,人们期待自主招生能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和为国选才的角度真正负起责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边新灿的新作《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多视域考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述,认为该书从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的多个视角,建立了考察和研究高考制度、高考改革的立体框架,研究视野开阔;立足浙江和全国高考改革实际,聚焦高考核心问题,深入文化层面,探索了改革的价值取向;见解新颖,立论既平实又独到,其中从驱动因素的角度出发对高考改革历史的分期,从评价要素和科学公平两条主线出发对高考改革内在逻辑的揭示,用一体四面两翼概括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等等,均很有新意。  相似文献   

15.
廉春雷 《辅导员》2009,(4):29-29
2006年春天,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两校实行了通过面试自主招生的尝试,成为高校改革的一个亮点。两校通过对上海若干所重点高中优秀学生的面试,在经过双向选择、考生确认环节之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各自确定了291名,共582名考生,约占复旦大学2006年总招生比例的10%。  相似文献   

16.
高考改革研究不仅存在着求思路和求方案的层次性差异,而且存在着是维护他主性教育还是促进自主性教育的前提性差异。而其追求超越和革新现实高考制度的精神意蕴,使其必然为了实现教育理想而被指责为“脱离实际”。这既是研究的意义使然,也是研究的魅力所在,更是许多教育家在成功之前曾经遇到的批评和困难。理智的学者应理解教育研究中的这种悖论现象,支持其不被世俗理解的抱负和追求,而不应简单化地否定或排斥。  相似文献   

17.
从高考改革走向招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为全社会的就业难和贫富差距的加大,高考经久不衰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成为政府和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创新型人才选拔”的角度出发,评价了七年高考改革的成败得失,剖析了当前考试与招生工作中不科学和不公平的现象,并就自主招生的实践、新课改与高考的关系、不同志愿填报方式的比较、政府与高校的责权错位进行了简洁的分析,从而论述了从高考改革走向招录改革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高考综合改革涉及考试科目改革和招生录取改革2个方面,招生录取改革以考试科目改革为基础。本轮高考科目改革呈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扩大高考主体的权利、有利于缓解一考定终身的压力、有利于理顺统一高考与学业水平考试的关系。高考综合改革在实施中,出现了诸如科目选择权的落实、考试次数增加带来的负担、统一高考与学业水平考试的分数如何组合等问题。通过相关理论解析其成因,对高考科目改革提出建议:通过权重设置实现考试与招生进一步耦合、分值重构实现考试与招生进一步分离、一档多投实现考试与招生进一步协同。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69):1-3
传统高考仅以部分科目的高考成绩替代对考生的全面评价,对考生不公平,对高校选拔生源不利,并导致应试教育;高考科目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考)科目重合,形成高考对学考的巨大冲击,使得学考难以发挥作用。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基于"多元测试+多元评价+多元录取"的"多元化高考招生模式",其中"多元测试"包含"计算机模拟面试""大数据分析"等现代科技方法的利用。通过"多元测试/多元评价"实现了对高考学生各科学业水平和学生基本素质的测试评价;高校依据"多元评价"进行自主招生、双向选择、多元录取。研究认为,笔者所提出的高考招生模式,可解决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应试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高考制度必须改革,如果沿用原有的高考模式将阻碍新课程的实施。从清华、北大自主招生发出的相关信息和考试形式,我们认为语文高考应借鉴其思想,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完善。语文高考要遵循一个指导原则;语文高考内容突出“大语文”;要改变语文高考的设计形式,考母语精华,测能力素养;语文高考试题的命制既要慎重,还须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