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若  喆子 《报林求索》2009,(6):57-59
<正>"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相似文献   

2.
正9月24日,全省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大赛决赛在石家庄落下帷幕。两天来,47名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新闻工作者,讲亲历故事、谈采访过程、说内心感受。参赛选手中不乏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省"德业双优"新闻工作者以及一些市、县级首先模范的身影,更不乏一些重大新闻事件与典型人物报道的第一发现与记录者,他们讲述的故事也因此更加动听、动人。"首发"发后的故事"从业十几年,我发现自己其实  相似文献   

3.
<正>《上海故事》栏目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每周六11:30首播,每周一11:30重播。欢迎您向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提供精彩有趣的上海故事。自2014年起,《档案春秋》杂志与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联合推出《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每期同步刊发电视纪录片的文字内容。"上海故事"专栏,关注上海往事。该栏目以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事件和人物故事为讲述对象,从珍贵的影像资料出发,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城市发展、社会变革、民族命运的关注,深入挖掘上海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上海的历史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故事》栏目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每周六11:30首播,每周一11:30重播。欢迎您向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提供精彩有趣的上海故事。自2014年起,《档案春秋》杂志与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日联合推出《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每期同步刊发电视纪录片的文字内容。"上海故事"专栏,关注上海往事。该栏目以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华语电影上海电影题材中的"外来进入者"叙述视角为研究切入点,按照1920-1966年大陆电影中的"外来进入者"与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表述;香港电影对上海的都市传奇与乱世想象;寻根之旅、跨国叙述、怀旧情调与作为"外来进入者"的当下叙述策略等几个部分对华语电影创作中的上海多样化表述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对上海本土电影创作提出了期望。  相似文献   

6.
<正>上海,一个外号"魔都"的城市。从小到大,听过、看过、读过不少关于上海的资料、影视作品。在港人的印象中,每每谈及上海,第一个反应大概都是那"浪奔,浪流"的《上海滩》电视剧主题曲吧。当然,还有那炫目华丽的外滩景色。我在作为交换生来上海前,曾到此旅游两次,但每次总是匆匆一瞥,未能好好品味这座城市。如今回想起2014年上半年在上海生活的点点滴滴,亦算是感受到了"魔都"的魅力吧。虽然我不知道"魔都"这称号的真正由来,但我猜大概是其景  相似文献   

7.
张祥麟(1891.12.11-1976.09.12),上海川沙人,无党派人士,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法学系,后于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国际法学,获硕士学位,为美国国际法学会终身会员。1912年-1921年,任孙中山发起创办的上海英文版《民国西报》、北京《英文日报》译员、副主编,北洋政府国务院外交部译员、副处长、司长等职;1921年,任太平洋会议中国代表团主任秘书兼宣传组长;1922年-1927年,任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1928年起,任上海工商访问局总务处主任、上海国际贸易局指导处主任等职;1932年,任联合国东北调查团(即"国联调查团",也称"李顿调查团")的总务组长、宣传组长;1935年-1953年,任上海汇丰银行秘书、上海百新书店董事长。"抗战"胜利后,他参加了由黄炎培等京沪民主人士组织的"红棉聚餐会"并任监察。1956年起,由陈毅市长任命,任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参事;1956年-1966年,当选为卢湾区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8.
<正>9月30日,上海市档案馆在外滩馆举行解放日报社"上海,我的1949"口述访谈记录捐赠仪式。《解放日报》副总编徐锦江、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朱金铃、邢建榕等出席捐赠仪式。解放日报社今年上半年精心策划开展了"上海,我的1949"口述访谈项目,采访了30余位亲历上海1949年的历史见证人,他们中既有参加上海解放战役曾三天四夜未合眼的指战  相似文献   

9.
<正>上海故事自2014年起,《档案春秋》杂志与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联合推出《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每期同步刊发电视纪录片的文字内容。"上海故事"专栏,关注上海往事。该栏目以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事件和人物故事为讲述对象,从珍贵的影像资  相似文献   

10.
<正>近现代的上海,宛如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舞台,形形色色的人物,在这里显露身手,作出种种不同凡响的表演。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除尽人皆知的"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上海各界还有众多的"闻人",他们的行事活动,在上海  相似文献   

11.
<正>上海人喝茶有悠久历史,孵茶馆是老上海的习惯嗜好。因此,老上海茶馆特别多,据统计,清末就达160多家。出名的有静安寺的"品泉楼",城隍庙的"湖心亭",南京路上的"同羽春"和"五云日异楼"等。旧上海茶馆,不仅是市民休闲憩适的场所,也是聚集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的是非之地,流传着时代动荡变革、风起云涌的社会轶事趣闻和掌故。"品泉楼"在静安寺。静安寺始建于三国时吴赤乌年间,距今已1700年。原来寺址在吴淞江边,因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世博"主题的传播效果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对上海地区及全国大部分省市进行问卷发放,针对上海"世博"主题的传播效果首次進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上海地区市民对于上海"世博"主题的认知度偏低,但满意度较高;电视是获得相关讯息的第一传播渠道。而全国立意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较之上海,差异表现在对"世博"的关注度、期待度、参与度更低;网络晋升为主要了解渠道;大多数人对于"世博"仍持一种疑惑、观望的态度,有待我们的各种传播媒介进一步发挥告知、解说、动员、亲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故事》栏日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每周六11:30首播,每周一11:30重播。自2014年起,《档案春秋》杂志与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联合推出《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每期同步刊发电视纪录片的文字内容。"上海故事"专栏,关注上海往事。该栏目以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4.
<正>1991年3月,一个名叫周汉康的年轻人从南通来到北上海的罗店,寻找进入豆制品行业的机会。二十余年过去了,曾经的外地小青年变身上海"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届宝山区政协委员,当年的豆腐小作坊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汉康"豆制品已是上海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周汉康将一路艰辛甩在身后,终于在上海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在1980年代,曾经有一个机会,我可以接替父亲的职位,来到上海  相似文献   

15.
<正>自开埠始,上海迅速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逐渐形成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的本质是人的精神。我们诚邀您用文字勾勒:您在上海的亲历亲闻,您与上海的情缘往事。用无数个"我"的故事,来展现上海这座城市独特的活力和魅力。  相似文献   

16.
书架     
正文学艺术《喜欢》作者:王小柔著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定价:28.00元提要:《喜欢》是著名畅销书作家王小柔继《越二越单纯》后的最新作品,收录了王小柔最新创作的"喜欢"的段子,延续了王小柔独创的"二得有性情"和"幺蛾子"的文学风格。《喜欢》的主题是: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喜欢》的序《一切,随你》中,王小柔首次披露了自己不同寻常的家族史。  相似文献   

17.
<正>1927年"四一二"事变发生后,原先的国共合作破裂,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上海,共产党组织在上海的活动全部转入地下状态。在上海生存和活动的中共各级党组织,利用对上海情况的熟悉,为反击反动政权的镇压和迫害,推进革命的深入,组织开展了各种秘密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正>1949年12月初,上海"宝兴里居民福利会"成立,同月27日,正式对外宣布的是"宝兴里居民福利委员会"这样一个名称;自那时起,上海黄浦区(当时叫"沪中区")有了全市第一  相似文献   

19.
《云南档案》2008,(4):18-18
<正>上海档案信息网:2008年2月28日,《上海日报8周年回顾暨尔冬强"上海的味道"图片展》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开幕并对社会免费开放至4月20日。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程绣明和上海日报社副总经理刘仪静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媒体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平台应用示范"项目启动会在上海召开。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新闻出版总署科数司、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复旦大学、上海市科委、上海阿尔法公司等有关领导,项目课题承担单位有关负责同志、项目课题主要研究人员等共计4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