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而变化着的。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有病就是不健康。"而现代健康观对健康衡量标准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或虚弱身体本身健康外,还要求精神和身体的完好状态。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不足2/3,有1/3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度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第三状态"。也就是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症,国内常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2.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而变化着的。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有病就是不健康。”而现代健康观对健康衡量标准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或虚弱身体本身健康外,还要求精神和身体的完好状态。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不足2/3,  相似文献   

3.
何静 《科技文萃》2004,(7):82-87
国内外于10年前相继提出了"亚健康状态"的概念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机体没有明确的病变,但表现为疲劳多,生命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由于它是介于健康(第一状态)与疾病(第二状态)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国外也称为"机体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国内有的学者将处于这种状态的人称为"半健康人".这个全新的健康概念是预防医学领域的一大进步,是社会发展、科学与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产物,也是近年来人们对新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疾病谱认识深化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亚健康是指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无器质性病变,但有功能性改变,它与脑疲劳有密切的关系,也称"疲劳综合症".在全世界发病率很高,亚健康人群高达75%.亚健康状态实际上已经在警告我们,如不加重视,疾病就会接踵而来.为了能有效地防治和改善亚健康状态.本人经多年的"保健按摩"教学实践与经验总结,以中医保健按摩手法和按摩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以解剖、经络学说与"脊椎相关疾病"学说为理论,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和学生相互按摩,边学习按摩手法边调理放松身体,既学做按摩师又享受按摩乐趣.达到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并不仅仅是身体不得病,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适应良好。”健康是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它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理解健康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健康具有整体性,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健康。2.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等诸方面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3.健康有不同的水平。人们往往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状态。因此,不但要消除身体、心理上的疾病,更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积极的心理状态。4.儿童正处于发展阶段,儿童健康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身体的发…  相似文献   

6.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O)的定义,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并不是单纯地指疾病或病弱".据此定义,"健康住宅"就是能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的住宅".  相似文献   

7.
浅谈亚健康     
人类的健康观是社会文明的综合体现,它是随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深化的.医学家把健康称为人体"第一状态",疾病称为"第二状态",把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状态称之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健康是一个整体的发展的综合概念.  相似文献   

8.
“健康”一词在古代英语中有强壮、结实和完整的意思。在很久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这是一个消极的定义,例如:有的人虽然身体强壮,能抵抗各种疾病,但精神并不健全,仍然不能算是健康。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步形成了人们对健康的整体认识,即积极的健康定义,这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生理健康:可理解为体格健壮,身体各部位功能正常,没有疾病,没有缺陷。(…  相似文献   

9.
我们每个人来到人世间的最初阶段是没有疾病的(特殊先天疾病除外),也就是所谓的婴儿状态,古人称之为"纯阳之体",因为小孩子的身体是一派阳气充足的表现:小孩子最不会说假话,只要身体上有不适就会哭闹,可是如果你  相似文献   

10.
以往人们认为,所谓身心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即身体检查找不到哪一部分有病态的证据。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人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疾病,而且应该是心理上同样没有不正常现象。WH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下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即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功能良好三个方面。最近,WHO具体提出了人的身心健康标准,它包括肌体和精神的健康状态。肌体健康可用“五快”来衡量,精神健康可用“三良”来衡量。1.食得快吃饭…  相似文献   

11.
一."好"与"坏"在意义上的不对称 (一)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好"解释为:1.优点多;使人满意的,2.合宜;妥当,3.友爱;和睦,4.(身体)健康;(疾病)痊愈,5.用于套语,6.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到达到完善的地步,7.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8.反话,表示不满,9.容易(限于动词前)<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对"坏"解释为:1.缺点多,使人不满意的(跟"好"相对),2.品质恶劣的,3.不健全的,无用的,有害的,4.表示身体或精神受到某种影响而达到极不舒服的程度,有时只表程度深.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观点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健康有了全面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它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三个方面。具体地说,生理健康是指体格健全,身体各部位功能正常,没有疾病,没有缺陷;心理健康是指能自我控制感情,用意志去克服、抑制自己的愿望,有稳定的性格,智力正常;社会健康是指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良好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第二期测试题1.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吗?2.衡量心理健康有哪五个标准?3.什么是亚健康状态?4.家长未能实现的梦想,就应由子女来实现吗?5.只要亲子之间和谐,家庭氛围就一定良好吗?家长读刊知识测试题  相似文献   

15.
<正>身体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共同条件,只有两者都能达到良好状态并具备优良的适应能力,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就曾经指出:"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当下,我们国家的很多高中生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与学习。体育活动既是身体上的活动,同时也是心理和社会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我简称为"指南")学习后,我们更加了解对孩子的教育,在这方面有了更系统的学习。以健康领域为例,以前只知道健康就是体育活动,但是自从学习《指南》后,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美状态及良好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有5%,有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一种似病非病的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如不加重视,就会发展成疾病。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因身体迅速发育,对此而引起的形态和机能的变化不了解,出现疑惑、担忧、恐惧或好奇;另一方面,长期处于满负荷、持续不断的学习状态,会引起睡眠不足、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进而造成亚健康。令人吃惊的数据天津亚健康中心曾做过相关调查,有120余万名中小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健康第一"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因此保护幼儿健康、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何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可见,健康已不再是过去那种"无病既健康"的旧观念了。一个真正健康的儿童,不仅指没有身体上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的正常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调查的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走出了“身体没病就是健康”的误区,逐渐认同了“生物——医学——社会”的健康模式。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身体无缺陷或疾病,而且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现代健康中十分重视心理的健康.如果说健康的身体是搞好工作、搞好学习的物质条件,健康的心理是搞好工作、搞好学习以及适应环境的精神力量,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