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靳增武 《今传媒》2008,(1):70-73
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增加电视新闻节目的感染力、实效性和收视率是电视从业者孜孜以求的事情.增强与观众的互动,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设立互动话题,吸引观众的参与似乎是许多节目所采取的一个重要方法,尤其是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与观众的互动可以说更为方便和快捷.与观众互动,需要设置互动话题,在互动话题的设置中如何进行议程设置也就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报道作为当前各家电视媒体扩大社会影响和提升节目收视率重要手段,也是其铸造自身品牌形象的一种有效路径。由于采访在电视新闻报道类节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在很多时候承载着新闻报道节目的质量,因此,在实际的电视新闻节目打造中,新闻记者要加强对电视新闻采访原则和技巧的把握,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从而为观众带去更有价值的新闻报道,促使电视新闻报道节目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节目,是电视台一档支柱性的节目。电视新闻节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电视台的声誉和观众收视率,电视新闻节目要想在众多的新闻频道和众多节目中突颖而出,取得更高的收视率和声望策划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形式、品质的自然延伸和个性化拓展,也即由叙事、新闻、题材、视听等元素构成的电视新闻节目设计模版."①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怎么样,直接关系到观众接受度,关系到收视率.最近,绍兴市柯桥区广播电视总台的电视新闻节目《柯桥区新闻》和《民生360°》收视率节节攀升,原因就在于节目形态越来越受到观众喜爱.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要强化受众本位意识,内容和形式中真正体现"三贴近",不断根据观众的需求调整、改进、优化节目形态,在创新求异中提升节目品位.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节目,是电视的支柱节目。电视新闻节目的水平,直接决定着一个电视台的声望、影响和收视率,电视新闻节目要在众多的新闻频道和栏目中取得较高的收视率就离不开策划。  相似文献   

6.
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尚未落幕,有关收视率的调查结果就出来了:97、8%!信不信由你,反正第二天的电视新闻是再一次予以了确认的。这恐怕要算一个奇迹了,真值得晚会的演职员们大大庆祝一番。大概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家电视台的任何一个节目,能有如此之高的收视率。办电视就是要有人看,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就是要占领收视市场,收视率越高,说明看的人就越多;看的人多,说明节目得到了观众的喜欢和认同。新闻里就说,观众对晚会的满意率也达到了百分之八九十,同样创下了历史新高。收视率是电视的生命所在,有了高收视率,才有电视的…  相似文献   

7.
面对第四媒体的迅速崛起,电视这一大众传媒将受到更加强烈的冲击。国内与国际传媒间争观众抢信息的必然趋势也迫使新闻节目进行改革。要想使电视新闻节目有较高的收视率,就不能不挖掘电视新闻报道的潜力以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可视性。  相似文献   

8.
《60分钟》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68年创办的“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该节目在每星期日晚7—8点电视收看“黄金时间”播出,观众达四千万人之多。《60分钟》以有深度的调查性报道,博得观众的高度赞赏。70年代末,《60分钟》挤入全美二十大节目行列;近年来又一跃成为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一个新闻性节目能够击败所有五花八门的娱乐性节目,占据收视率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电视经过近30年的发展,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也从原先的高收视点的收视率,向平稳点的收视率徘徊不前转移,此问题,引发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在中国大陆土壤不易生根结果的评论性节目,已无任何辉煌而言,但随着国家新闻体制改革的深入,2014年中国大陆新闻评论性节目的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似乎,原先曾吸引观众眼球,针砭时弊的评论性节目又回归荧屏,但在部分电视媒体一些原本定位舆论监督的新闻评  相似文献   

10.
收视率对电视新闻性的消解与关系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洪亮 《现代传播》2007,(1):153-155
一个时期以来,种种经历和现象使笔者思考收视率和电视新闻节目的关系,收视率到底从那些方面影响到电视新闻节目,它们该以何种方式相处?笔者以为,中国电视从中央电视台1996年全面采用收视率评价体系,之后省级电视台逐渐引进收视率评价,十个年头的发展表明,收视率在这一过程中对电视节目的新闻性进行了一次渐进式消解,结果表现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和新闻内容竞争的同质化趋势。从电视新闻功能实现的角度出发,当前需要对收视率与电视新闻节目的关系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月4日,新年第一个周日的晚上7时10分.经常收看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观众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新闻专题节目——60分钟大型电视新闻周刊《1/7》。节目第一期就获得7.0的收视率.开播8个多月来平均收视率达到7.7,最高达到104.成为今年沪上荧屏的又一个亮点。这是目前上海市荧屏惟一的一档大型电视新闻周刊.在全国地方电视媒体中也属领先。  相似文献   

12.
曾庆怡  刘志刚 《新闻传播》2007,(10):45-45,48
近几年,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化,各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越来越好看了,观众获取新闻的途径不断增多,这就给电视新闻编排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必须注重研究观众心理,从电视传播的特点出发,科学正确地编排电视新闻节目,提高收视率。  相似文献   

13.
在时下竞争激烈的收视率大战中,电视工作者无不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来提高节目的吸引力,提高收视率。在节目录制现场引进观众的参与是一个普遍采用的措施。于是,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越来越多的节目中出现了现场观众,从中央台到地方台,从新闻节目到娱乐节目,从体育节目到生活节目。稍具电视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引进现场观众无疑会给节目制作增加不小的难度,但制作者们仍然乐此不疲。那么,现场观众是否真的是提高收视率的灵丹妙药呢?本文将选取娱乐节目为样本,对现场观众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加以分析。 在娱乐节目中,引进现场观众…  相似文献   

14.
电视民生新闻是电视新闻传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被誉为中国电视传播的第三次革命.面对新一轮的革命,全国电视台都在做着改版和扩版,抢占新的制高点,吸引观众的眼球.作为一家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百姓视点》,需要在策划中抢占先机、节目中贴近地气、内容上丰富多彩、以充满浓郁地域特色的节目去引发观众的观看需求,获得观众的认同,提高收视率.  相似文献   

15.
新闻深度报道一直以来都是报纸和杂志的强项,近些年来各大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也开始制作电视类新闻深度报道节目,这也是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向。当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深受观众的喜爱,但是随着社会更加多元化,电视台的新闻深度报道也必须适时的进行改革。如果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工作,已经成为电视台新闻记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在如今收视率为王的背景下,很多电视新闻记者为吸引观众眼球,常常把新闻的刺激性、故事性放大,而忽略了电视新闻的根本属性。笔者认为,做电视新闻要想做好,要注意最基本的两点,就是守法与平衡。二、电视新闻节目要守法1.暗访时要注意守法暗访在采访中也称为隐性采访。在新闻采访中,由  相似文献   

17.
一档电视新闻节目,是由若干条新闻组合而成的,如何根据宣传重点、观众的欣赏情趣和关注度,优化电视新闻的编排,对于更好地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强化电视新闻的宣传效果,增强电视新闻的观赏性,提高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电视新闻编排工作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针对电视新闻编排中出现的一些影响传播效果的问题,介绍了电视新闻编排中的技巧和方法,以期给读者和新闻从业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18.
胥晓红  扈爱民 《报刊之友》2014,(10):125-126
一档电视新闻节目,是由若干条新闻组合而成的,如何根据宣传重点、观众的欣赏情趣和关注度,优化电视新闻的编排,对于更好地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强化电视新闻的宣传效果,增强电视新闻的观赏性,提高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电视新闻编排工作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针对电视新闻编排中出现的一些影响传播效果的问题,介绍了电视新闻编排中的技巧和方法,以期给读者和新闻从业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19.
"我们要的是绿色收视率". "高收视率不等于节目健康". "观众看好不等于节目导向正确". 这类对相亲类电视节目的批评,不时出现在媒体上.从大意看并无错处,抵制"三俗"也是大家的心声,但如果换位成观众,以上语意也可以理解为:"收视率中有不环保的成分,观众中有欣赏不健康节目的人群,有把握不了文化导向的人".对观众电视文化的鉴赏力,我们是不是少了点尊重?  相似文献   

20.
一、收视率调查的概念与是非 电视收视率调查在电视业中有其合理的功能,因为广告商有权知道他购买的某一节目三十秒钟的时间空档,有多少人收看他的广告。 收视率是计算受众中电视观众所占比例的一个概念。收视率调查并不是测出哪一节目最受欢迎。因为在一周或一月内得到最高收视率的节目并不一定是电视上最受欢迎的节目。收视率仅是观众收看了某一节目而没有收看与之同时播放的其他节目的一种反映。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播出的时间以及它的竞争对手是谁。在美国,有些节目,如传统节目“Dick Van DykeShow”,在移至与一些较弱的节目同时播放时才得以继续生存。而有些电影在与一些不很受欢迎的电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