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介,它打破了时空局限,并具有多维立体传播的特点。因此,“易班”作为大学生互动社区在各大高校推广以来,已渐渐成为当代大学校园新兴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表达特征,论述了大学生的网络非理性行为;其次,就如何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的问题,提出在“易班”平台这个基础上,尝试用互动分享、评比推广和魅力养成等模式进行把控;最后,指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使用、传播和参与媒介的重要平台,媒介素养的性质因媒介秩序的变化而改变,数字信息传播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实践现场,互联网行为是身体缺席、情绪和言论“在场”的网络社交,具备鲜活的研究现实性。林生斌事件的发酵与他同公众所建构的相对稳固的情绪话语关联同步,具有典型性。这就需要进入事件现场,从数字信息传播的知识转译和能力增值这两个维度探讨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在认知层面和立意表达层面所呈现的具体实践行为,以及这些实践与教育核心本质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作为民粹主义在网络时代的流变,网络民粹主义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负向影响。主要表现为:弱化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扰乱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正确认知、导致大学生言行的非理性表达。消解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的负向影响,需从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体四个层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4.
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表达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政治情绪化表达多发,群体性极端行为容易爆发;网络娱乐热点备受关注,网络意见领袖引导作用较大。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表达的基本特征是:表达内容更加广泛,传播速度更加迅速;网络表达引导困难,传播过程参与者众多。文章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网络道德建设滞后;部分大学生缺乏自律意识,从众心理较强;网络信息法律规范缺失,网站监督管理缺位等方面,分析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表达的根本原因。并从强化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培植健康积极的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两个方面,研究推进大学生网络理性表达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5.
媒介素养教育是我国网络安全的有效保障,是主流意识认同的重要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是网络时代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大学生诸多网络问题主要是媒介素养缺失问题。因此,要克服媒介素养教育困境,发展媒介素养教育,从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从学校层面发挥主导作用,构建良性生态系统;从社会层面参与网络共建,形成社会支持合力;从家庭层面做好言传身教,建立良性亲子关系;从个体层面构建自我管理机制,实现他律到自律转变。  相似文献   

6.
Chat GPT使人工智能技术在拟真度和功能维度方面达到新高度,其特性由三种关键技术支持,分别是预训练、大模型、生成性。以Chat 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激发传播领域的生态级变局。在信息层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将穿透网络资源壁垒,成为下一代网络入口和超级媒介,驱动传媒产业变革。在个体层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更加深刻地对个体赋能赋权,促进传播权力下沉和人的数字化生存。在连接层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连接中枢,激发移动互联转型为智能互联。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全面智能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传播与社会的治理逻辑将随之发生深刻变革。首先,主流媒介的角色需要从“To C”转为“To B”;其次,要注重智能算法模型的“赋魂”机制;最后,构造“算法失灵”的社会补充及“算法脱轨”的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7.
“信息茧房”加剧了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使得大学生在同质化信息、意见领袖以及“沉默螺旋”效应的影响下,极易激发非理性情绪和网络暴力行为,并受到错误思潮的左右,从而造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解。为此,高校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人”的引导作用、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和信息甄别能力、加强校园文化价值引领力,以消除“信息茧房”导致大学生群体极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湛霞英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229+231-229,231
校园媒介传播功用的实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媒介素养的培养、信息传播的导向、传播效果反馈机制的建立,大学生在提升处理和使用媒介的能力的同时,以媒介为途径,实现了社会、校园和个体发展的结合,并通过媒介的反馈机制,将媒体发展和大学生个体发展纳入良性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明晰网络舆论中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概念内涵基础上,探析“群体同质化导致群体盲从——信息选择性导致群体偏执——集体无意识导致群体非理性”的生成基础,从非理性化的品质引燃网络群体极化、无序化的网络政治参与持续加剧网络群体极化、群体认同掀起网络群体极化效应最高潮三个方面研究其生成机理,进而提出网络舆论中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引导策略:提升网络文化自觉,勇于承担新时代网络责任;弘扬文化主旋律,承担构造优秀网络文化空间主体责任;建设校园新媒体社交空间网络规章,培育大学生网民相符行为;强化媒介间的有效合作,打造网络社交新媒体联动合力。  相似文献   

10.
在日臻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算法推荐技术助推情绪准确感知,微叙事方式助推情感快速表达,网络圈群文化助推构筑共同情感依归,从而促使网络空间的“后真相”现象日益凸显。网络空间是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域之一,“后真相”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带来一定影响和新的挑战,是进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高度重视的新课题。真假互掺的舆论内容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误判,盲目的感性偏好容易导致大学生思维固化,非理性的情感共鸣容易导致大学生的心态失衡。“后真相”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价值引导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技术支撑力、教育供给力、舆论把控力和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协同发力,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价值引导力。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信源日益“个人化”、信息发布及时性和信息交流互动性的特征为廉政文化提供了广阔的传播空间,廉政文化又为新媒体语境提供主流文化的引领新媒体时代,高校廉政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树立开放互动的廉政文化传播理念、创新廉政文化传播内容和形式、加强网络监管,优化网络环境,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塑造大学生作为媒介消费者的鉴赏力和批判力。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自我认同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代社会生活本身的变动、多变和多样容易导致大学生自我认同确立的困难,带来自我认同焦虑。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分析造成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焦虑的原因:现代原子式自我观对自我认同的解构;网络虚拟交往成为大学生自我认同建构的媒介;大学生自我认同的消费表达,并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消除自我认同焦虑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媒介融合”是随着当今科技的进步、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而形成的新的传播理论,是媒介的形态、功能、传播内容和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全面融合。高校校报是承栽大学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媒介融合,才能更好发挥高校校报对大学文化传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曹玥 《少年儿童研究》2023,(2):25-34+50
以千禧年前后出生且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命史访谈,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手机网络普及下的新媒介环境如何促进留守儿童成长历程中抗逆力的形成。研究发现,对于身处逆境中的留守儿童来说,手机网络具有提供文化资本、扩大社会交往及调适精神取向的功能,由此在物质发展资源、情感支持系统与个体精神取向层面促进保护性因素的生产,增强留守儿童的抗逆力。借此可以认为,手机网络作为“媒介校准仪”有助于校准留守儿童面对困境时偏离主流的心理与行为,使之与社会规范与社会期待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对公共事件的意见表达,首先表现为线下人际渠道中的讨论,然后通过社群组织辗转到网络平台达到爆发式意见扩散。研究生在意见表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非理性因素,这些非理性因素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危及校园的安全稳定。因此,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研究生网络意见表达的引导机制,通过公开真相,防止事件妖魔化传播;通过“意见领袖”,实现网络舆论的正向引导;通过话语“领航”,推动话题议题思想共鸣;通过身份认同,共建共造校园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6.
在多元主体参与的传播环境下,青年群体的网络发声不再是以社交平台作为载体而进行的简单的意见表达,而是一种建立在网络化社会情感结构之上的多方共建的传播格局。本文基于媒介化愤怒的视角,通过对一系列现实个案分析,透视青年群体的网络发声生成机制,主要包含了媒介议程设置,群体情绪感染以及个体身份认同表征三方面的内容。由于青年群体的发声是一种基于主观性情感作出的道德审判,互联网的匿名性和集群化一定程度上导致群体情绪狂欢,发声走向从众化,青年群体发声的背后有了更严肃的媒介素养问题。同时网络发声作为一种内容生产,它涉及到公共舆论和社会共识形成的问题,群体发声的“闯入”导致了主流媒体被边缘化,媒介化愤怒伴随着一系列与媒介伦理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政治观形成长期以来,人们考察大学生政治观形成的心理机制,一直侧重于分析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几个环节,认为诸环节的矛盾运动形成大学生的政治观,即“知情意模式”。然而,随着社会开放性增强,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普及,大学生政治观形成过程中的影响要素开始发生变化。丰富多变的政治信息及其多载体的信息传播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了进行非限制性选择信息的可能性。在形成政治观的过程中,他们愈来愈发挥具有自身的建构作用。因而,大学生个体的思考、评价、选择、践行便逐渐成  相似文献   

18.
网络亚文化是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定群体以网络媒介为依托,利用网络语言、网络符号、网络行为、网络身份寻求情绪宣泄、身份认同以及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创造的与主流文化对立统一的边缘文化。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网络亚文化的产生与传播提供了新场域,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具有消解与建构的双重效应,而大学生价值观尚处在“感性认知”阶段,极易受到网络亚文化的影响,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的构建形成阻碍。为提升网络亚文化语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阵地建设,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功能;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功能;加强网络传播空间的监管与建设,为大学生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家园;增强对网络亚文化的理性分析能力,提高自身辨别真伪的媒介素养,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与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19.
网络议政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独特现象,实质是基于网络赋权而产生的大学生自主政治观念表达。大学生网络议政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课题,当前引导大学生网络议政规范化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就是要把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结合起来,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答疑”与“网下办事”结合起来,把大学生网络议政舆情预警与系统应对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大学生和高校教师队伍亟待提升媒介素养的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在内容上存在一定关联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在方法上具有共通性。对此,强调大学生作为传播者的道德义务;重视传播合力的形成,造就一批专业的网络传播者;加强自我学习,提升媒介素养水平几方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