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黔中苗族支系纷繁,但他们在婚俗方面基本一致.通过考察黔中苗族婚恋经历的几个过程,从两个方面提升黔中苗族婚俗审美的文化意义:一是婚俗审美标准源于族群的认同与区分;二是婚俗美的形式存在于民族的地方性知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通过对莫旗达斡尔族中学和尼尔基第二小学这两所学校开展达斡尔族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现状的调查及分析,试图提供一些如何开展好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对策和建议,以供达斡尔族地区的学校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中都蕴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对这些德育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团结。本文以云南大理的白族为例,对白族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白族传统文化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对其传统文化中如住宅、服饰、饮食、婚俗、禁忌、宗教、丧葬、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进行挖掘,同时在对白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发现传承意识淡薄、研究视野较为狭窄、"传统文化过时论"蔓延、标准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要求脱节等是制约白族文化中德育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东干族是我国回族的后裔,其民族发展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从民族自我认同、民族语言认同、民族文学认同、民族文化认同、民族教育认同五个层面调查了中亚东干族的文化认同现状。  相似文献   

5.
彝族"三道红"婚俗具有极其浓厚的民族特色,但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出现迷失与偏离。之后,"三道红"传统婚俗完成了"回归"并得到重构,这是支撑彝族社会运行的整套伦理道德体系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的作用。这套伦理道德体系在现代社会被赋予了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新意义,从而保持了其原有的生命力。"三道红"传统婚俗变迁历程的背后,是"三道红"文化自觉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作为非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的俾格米人,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唯一的信仰、独特的婚俗、简单的住所和服饰等,都是这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存在.而这一切独特的文化存在自始至终都围绕着一个共同中心,即俾格米人唯一的信仰——森林.  相似文献   

7.
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应将优秀的蒙古族文化纳入蒙古族幼儿园课程中。蒙古族幼儿园课程可以分为蒙古族生活文化课程、蒙古族礼仪文化课程、蒙古族文艺文化课程、蒙古族技艺文化课程、蒙古族信仰文化课程、蒙古族节日文化课程等六类。蒙古族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民族性、兴趣性、价值性原则;选择步骤是普查蒙古族文化资源一关注蒙古族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一筛选蒙古族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8.
笔者以30名蒙古族英语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两年的英语绘本教学跟踪调查,收集他们的民族认同、语言态度和学习动机的相关数据,并通过前测和后测的数据对比分析,探讨英语绘本教学对于蒙古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语言态度和学习动机的影响,分析语言态度、学习动机与民族认同的关联,并检验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绘本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达斡尔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内涵及其特性,说明了现代达斡尔族民族传统体育演进在于民族体育文化的提升,民族体育文化的重塑,民族体育文化多功能的凸现,民族体育文化的现代化。据此,探讨达斡尔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程中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0.
姓名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血缘关系和区别个人的标志符号。它带有某一民族的印记,与该民族的历史、宗教、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密切相关,是该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但往往又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通过汉英女性姓名的结构及历史渊源的对比分析,女性姓名中所共存的性别歧视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11.
在旅游经济文化背景下,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共同模塑着少数民族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文章基于对丽江纳西族老年人的访谈,指出旅游经济影响着纳西族老年人的经济幸福感、文化变迁影响着纳西族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文化传播影响着纳西族老年人的文化幸福感、文化猎奇影响着纳西族老年人的旅游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在问候语和告别语选择策略上的对比研究,得出二者间的异同。对比两种语言形式背后的深层文化,提高语言学习者对本民族文化的自我意识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敏感性,从而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对云南蒙古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演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变迁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云南通海蒙古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其中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对蒙古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尤为明显;在与当地其他民族的交往和融合过程中,多民族文化丰富了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作为民族音乐研究的新对象,其文化内容和形式体现了一种历史的沉淀。敖包祭祀中包含了许多蒙古族传统的文化和习俗,所以被作为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在民族音声的研究领域,对于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研究比较薄弱,为了保护民族文化,必须加强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加快了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进程,新疆城镇化大幕拉开。哈萨克族作为游牧民族,在进入城镇定居后,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也面临着改变。通过对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特征进行考证,探讨城镇化进程中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路径和方向。新疆城镇化的推进已经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深入渗透到各区域的各个角落。哈萨克族拥有丰富的传统体育资源,民族体育文化多姿多彩,既表现出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共性,如赛马、摔跤等,又具有本民族最具特色的项目,如"姑娘追"等。从传承和发展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视角来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维护和实现少数民族的发展权。  相似文献   

16.
纳西族的东巴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民间舞蹈,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它根植于传统的民族文化土壤,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通过对纳西族的传统体育舞蹈东巴跳的阐述,揭示了纳西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军事斗争、生产劳动、爱情与婚姻生活等.歌颂了纳西族人民不屈不铙的顽强精神和无限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朝鲜族素有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民族传统。近代以来,中国朝鲜族教育经历了曲折坎坷的发展历程。新中国建立后,朝鲜族人民更加积极地兴教办学,使延边地区逐步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并通过发展教育事业,着力培养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培养民族人才。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文化是蒙古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包括蒙古族先人创造和积累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切财富。传承蒙古族文化,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发展其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塑造幼儿的民族性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积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闯关东时期朝鲜半岛移民的迁入史及其传统体育文化的转变过程,并立足新时代审视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认为:闯关东时期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层面革风易俗;发现“齐鲁文化”“闯关东精神”“家国归属感”是夯实朝鲜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因素;同时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的“礼仪高于胜负”“群体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的思想契合“新时代礼仪文化”“新型举国体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体育理念,以及能够加深各民族群众对生死与共、休戚与共、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建构,为当代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以此推动民族团结、民族文化传承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西南边疆哈尼族的原始族称、族源及其迁徙活动情况,过去极少有人作过系统的研究探讨,历代汉文史籍记载甚少,本民族也无文字可供探研,致使这一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山居农耕民族,几乎成了神秘的人们共同体。但从至今仍普遍流传着的父子连名系谱、口传史和语音中,多少反映了一定的历史实际。本文借助于父子连名系谱、口传史、语音,并参照汉文史籍中的零星材料,对哈尼族的原始族称、族源及其迁徙活动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