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经济的发展,重构了家政服务业的内容、业态与模式。当前,家政服务业还存在数字化融合速度慢、供需对接程度浅,以及从业者数字化认知淡薄、场景服务能力弱等问题。同时,由数字经济衍生的“主客易位”变化及用户参与意愿加强、商业模式转型及产业发展提质、员工能力适应及培养方式变革、消费需求层次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更加速了家政服务业的转型步伐。为此,只有重视用户在线参与,增强消费价值体验,提升家政服务品牌影响力;加强“两化融合”,促进家政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现代化发展;结合和利用数字孪生和虚拟仿真技术,优化家政人才的培训方式和培养模式;主动融入数字社区,打造普惠化、便捷化和便民化的家政服务平台,才能激活全行业的全要素潜能,实现家政服务降本增效,促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家庭服务技能和语言文化技能两项核心能力为基础而形成的“菲佣”职业标准,由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和工作态度等为主要内容所构成,体现了菲律宾对优秀家政服务员的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为菲律宾家政行业人才培养及其服务质量的保证提供了参考架构,形成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菲佣”家政服务品牌。“菲佣”职业标准详细具体,极具操作性;规范性强,要求严格;普适性与针对性并重,这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即从高等院校、家政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多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我国家政服务职业标准体系建设,为家政行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进而推动我国家政职业形象和家政服务职业技能的提升,最终提高家政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有效满足我国居民家庭生活的家政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3.
社区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品质服务的新需求,增强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文章介绍了社区信息服务发展的有关情况,指出公共图书馆开展社区信息服务的必要性,分析了社区居民信息需求的特征,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开展社区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和路径。  相似文献   

4.
国家政策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和推动力,通过对2013年到2023年我国在家政服务业领域所颁布的各项政策措施的梳理,能够看到各项政策措施的颁布对解决我国家政服务业发展不均衡的矛盾、稳定家政服务业有效供给、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以及激活社区家政消费活力,深入推进基层为民服务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未来我国家政服务业将面向增强家政服务业高效优质供给能力、提高家政服务业人才培养水平、深入推进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并将社区养老托幼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的方向迈进。在党的二十大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宏观政策背景的推动下,家政服务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成为一股新的发展力量,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社区体育精细化治理是新时期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数字技术为提升社区体育精细化治理能力提供了物质前提。社区体育精细化治理是指适度地运用数字技术力量,实现社区体育治理中体育需求精确识别、体育服务精准供给、治理主体精巧引导和治理效能精微评估的目标。数字技术遵循“共性+个性”“平台+中台”“纵向+横向”“线下+线上”等4大作用机制对治理过程的精细化调节作用,并认为理念转向滞后、技术基础薄弱、结构壁垒突出、数字标准欠缺是数字技术助推社区体育精细化治理的现实差距。新时期,要从4方面实现数字技术助推社区体育精细化治理:提升数字技术推进精细化的行动认知,搭建社区体育精细化治理的“微空间”,健全数字制度规范激活主体协同治理,优化技术在精细化治理中的监督保障。  相似文献   

6.
社区书法教育作为提高城镇居民精神文明素养和整体文化水平的一种重要途径,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但目前随着社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增长,相关书法背后的“人文因素”内容也需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本文以“三大行书”为例,对社区书法教育中的“人文因素”进行阐释,探析社区书法教育中“人文因素”实现的基本思路和内容,从而完善社区书法教育的教学内容和体系.  相似文献   

7.
社区文化是指以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为主体,以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教育、科普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在内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式。社区文化建设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为  相似文献   

8.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社区体育“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的构建,应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做好社区体育“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加强“全生命周期”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财政支出和人才支持,因地制宜构建社区体育“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目标;除此之外,还应构建相应保障机制,如推进示范基地创建,为社区体育“全生命周期”服务提供完备的硬件保障;创新服务治理体系,为社区体育“全生命周期”服务提供坚强的体制保障;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为社区体育“全生命周期”服务提供共享的平台保障。  相似文献   

9.
作为保障单位的家庭和作为保障资源的土地对农民养老的保障功能正在不断弱化,而"新农保"保障水平较低,我国农村养老的"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保养老"三种基本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多元化养老需求;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推动了农村社区,尤其是农转居社区的形成和发展,也为探索和发展农村社区综合养老模式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区作为服务平台和粘合剂的作用,调动整合家庭和社区资源;另一方面,要从社会、行政和市场这三个逻辑面向出发,实现保障主体、筹资机制的多元化。目前,应重点完善家庭支持福利政策和社区统筹支持福利政策,建设和完善农转居社区综合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并建立以生存、生活公平为底线的一体化的社保体系。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全党都要将“三农”问题看成是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关于发展乡村经济、提高乡村精神文明等研究日益增多,而社区工作人员也应全面开展社区教育,对农民进行组织培训,对工人进行技能指导,让居民能自立自强,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由此实现乡村振兴。本文从强化阵地建设,丰富教育资源供给;提供专业人员培训,让居民自立自强;丰富社区教育服务内容,实现多元化教育等三个方面分析社区工作人员应如何在乡村振兴视角下开展社区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1.
建设智慧社区健身中心,是我国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的基层实践,也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务实之举。采用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对我国智慧社区健身中心的建设行动进行研究,归纳出“纵向协同”“横向协同”“内外协同”与“网格协同”等4类建设模式,并构建了制度—主体—服务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建设中主要存在行政支持有限、科学规划不足、标准规范缺乏等制度环境局限;政府、企业、社区以及居民等建设主体分别面临监管缺位、盈利困难、涉入不足以及数字鸿沟等行动困局;服务转型中存在服务框架落后、复合人才短缺、数据利用低效等主要难题。针对上述问题,认为健全制度规划环境、破除建设主体困局、消解服务转型难题是我国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建设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开展社区教育必须以课程为中心,通过课程开发和教学,在满足居民基本教育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居民学习的实际需求,不断推动社区教育深入发展、内涵发展,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社区老年英语课程建设研究,充分结合社区居民的需求进行课程开发设计,不断规范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涵,提升课程品质,并确保其有效实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教育课程所具有的社会化属性。  相似文献   

13.
推动实现城市社区教育教学的有效供给,对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起到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教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时代新形势的变化,在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许多成效。同时,城市社区教育教学供给仍存在一些不足。为此,以开放大学建设为切入视角,发挥城市社区教育教学多元供给主体优势,推进供给主体有效联动机制的完善;整合社区教育教学供给资源,优化供给结构,提高资源综合使用效能;加强城市社区教育教学团队建设,以专业的师资队伍提升教育品质、提高教学满意度,对实现城市社区教育教学的有效供给具有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中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健身服务体系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城市社区附近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力度不够;城市社区主要组织管理机构中文体管理机构设置“缺位”。在社区体育功能定位上,坚持社区体育建设以“公益性”为主、“经营性”为辅助的原则;以政府“干预”“介入”城市社区体育,实现社区管理与社区居民互动的管理运行机制。在社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逐步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有机结合,共同建设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重庆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社区的体育设施、体育服务管理以及社区居民体育消费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社区体育活动女性略多于男性,年龄分布已经改变“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社区居民崇尚健身的意识增强;增进健康、运动项目爱好是居民钵育锻炼的主要内驱力;日常体育锻炼以小型多样的健身、保健、娱乐等项目为主;工作忙、无活动场所、无活动器材以及缺乏指导和体育活动经费是影响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开展和效果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大对社区体育的宣传力度,改善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加强社区体育管理组织的建设,畅通社会体育指导员与社区体育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社区自组织是指在一定社区范围内,居民为满足某种共同需要而自发组建的,能够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而实现组织活动有序化的组织类型。本研究通过对开封市两个社区自组织的调查,以及对二者的比较,发现社区自组织多为结构简单的兴趣型组织,直接作用体现在丰富居民生活,提供社会服务。更为重要的是,社区自组织能在活动中将居民地缘关系转变为人情资源,支持社会网络的建立,并能唤起和培养居民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性意识,这对于社区建设乃至社会建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海淀区社区教育需求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教育是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社区居民的特点及其需求决定社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本文以海淀区社区教育需求状况调查为基础,对海淀区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参与程度、参与机会、学习行为及态度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海淀区社区教育,增强社区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学习社区自建设以来便以其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共享性以及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创造性更好地拓展了社区教育服务,满足了社区居民多样化、多变化、多层次的学习需求.但伴随其发展出现了理论研究不足、实践发展不均衡、各地建设标准不一、资源开发零散等问题.因此,“促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规范健康发展”、“做到社区数字化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社区文化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文化与政治、经济、环境健康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人文环境的过程。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社区居民,核心是社区参与。社区居民和单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参加社区管理、服务、文体等各项活动,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保证。可以说,居民的态度和参与程度,决定着社区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20.
要实现2035年全国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5%,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m2的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发展我国社区体育是行之有效的重要工作之一。文章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对美国联邦政府在本土体育和休闲文化的引领下,在社区体育分层分类政策设计、高投入与多元路径促使下的设施无忧供给、社区与学校之间场地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深度融合、专业体育人才供给和社区居民自身服务意识的养成方式等方面分析美国社区推行体育锻炼的成功经验,提出改善我国社区体育锻炼需要注重个体差异:为社区体育锻炼提供均等的参与机会;营造社区关系:培养和健全社区非营利体育组织;保障社区环境:建立、改造社区体育锻炼场所和公园;家校社一体:促进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文化建设。旨在推动我国社会公众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促使我国居民体质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