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命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教育均衡发展再到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乡村教育受到了质量之变与质量之不变的矛盾影响。农村地区教育经费、学校、师资的改善和城乡教育发展差异、趋势、结构的不变对立运动,容易让人们陷于城乡教育二元对立思维,表现在城本抑或农本的价值困惑、外援抑或内生的路径依赖、疏离伴随互联的时空变局三方面,这些二元对立限制了乡村教育发展并进一步钳制了以教育振兴实现乡村振兴的逻辑通路。基于此,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在价值上破除二元对立思维、策略上强化城乡一体格局、时空上促进技术赋能学习内核,让乡村教育回归乡村和教育本身,以实现乡村教育振兴。  相似文献   

2.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亦是实现教育强国的根基所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和保障机制,给予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落实教师待遇等政策支持,还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校长的领导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重要议题。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的重要支撑作用,而本土人才大量流失、乡土文化认同危机的存在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呼吁着当代乡村教育的更高质量发展,如何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问题的关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共同体发展理论为地方师范院校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逻辑。聚焦乡村教育现实需求,明确新发展理念,促进乡村教育内涵式创新发展;提炼乡村师范教育特色,丰富新课程体系,挖掘乡村教育在地化课程资源;构建区域内与地区间两个循环,形成新发展格局,联动多元师资培育力量共发展,则是地方师范院校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可能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振兴乡村教育关键在于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而小规模学校作为服务偏远地区儿童的不可替代的教育载体,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对陕西省渭南市H县19所小学的实证调查发现,当前小规模学校仍面临小规模学校数量骤减,乡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课堂教学形式单一;部分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办学条件仍需改善;优质师资匮乏,乡村教育振兴缺乏人力资源保障,等等发展困境。究其生成机制,为城市化办学导向、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家庭教育选择行为、教职人员认知偏差等的综合结果。基于此,立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构建高质量义务教育体系;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创建特色化乡村小规模学校;重振家庭教育,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共同体;健全动力机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等可实现小规模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构建“组织建设、理念创新、政策支持、多元发展”的策略,为张家口农村有效利用集体资源,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谱写张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提供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业已成为时代要求。由西北师范大学举办的“乡村振兴中的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端论坛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概念与内涵、条件与困境、路径与策略进行了探讨,集中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乡村学生发展”“乡村学校文化建设”“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互动”等五个议题展开讨论。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乡村教育研究者、实践者都应当关注并为乡村振兴贡献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7.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必然需要,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是乡村教育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问题流、乡村教育政策实践积累和变迁的政策流、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教育公平内涵深化的政治流三流耦合的结果。基于相关政策文本发现,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政策目标定位是发挥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与智力支持作用,参与主体是以内部主体为主形成发展协同力,施策内容是聚焦在乡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关键问题,施策方式上偏好运用能力建设工具。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可从政策议程维度激活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动力,从政策要素维度挖掘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内生发展实力,从政策工具维度培育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内生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下,乡村教育既面临"在城乡教育一体化中补齐短板、开启内涵建设;开展小班化教学,探索适合农村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农村家长、社区村民习得现代教育生活理念和行为,推进家校社合作育人等的机遇",也面临城镇化与特色化之争的乡村教育发展指向不清、进城与回流分歧的县级教育管理决策目标模糊、面向少数人的农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弊端显现等的挑战.为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振兴乡村教育,应发展特色乡村教育,培养乡村学生综合素养;办好有质量的乡村教育,吸引学生回流;教育要面向大多数农村学生,帮助学生习得现代生活理念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教育发展的需求变化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农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愈发复杂,切实把握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乡村振兴战略,拓展农村教育空间,转变其教育理念,能积极迎接多元化挑战,实现农村教育的新超越。文章从农村教育的多重挑战入手,提出科学制定农村教育规划、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农村教育法律法规、优化地方政府管理体系多种改革路径,以期实现农村教育思维转变,创新农村教育结构及体系。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本土化发展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应然趋势.城市取向教师发展的牵引使乡村教师呈现出不自觉的脱离乡村实体转向城市的趋同化发展趋势.解决乡土性被遮蔽、主体性被隐匿等问题是实现乡村教师本土化发展以稳定乡村教师队伍的首要任务,需要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乡土社会的文化优势、地缘优势以及动力优势,实现文化、科...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的振兴,乡村教育的振兴关键在教师。乡村教师是乡村社会发展的促进者、乡土文化的传承者、乡村教育的支撑者,但是当前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强,专业发展内生力不足,教师培训效果不佳等问题阻碍了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此,应该通过培植“为乡”教育情怀,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力,建立精准化培训模式等途径,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郑磊  李虔  张绘 《教育学报》2023,(3):86-99
中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十年来,取得重大进展,但仍存在较明显的城乡教育质量差距,“乡村弱、城镇挤”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以及完善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背景下,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迈上新台阶,一方面要以县城为重点,在巩固县域内一体化基础上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另一方面要将城市纳入政策视域,在更大范围内拓展教育一体化。这既是党和政府推进教育公平的重点目标,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体现了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在政策路径上,应建立健全教育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自由流动政策体系,提升农村学生教育质量;尊重人口和产业集聚规律,积极扩充城镇地区教育容量;以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为契机,突破行政区划边界的限制,创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供机制。  相似文献   

13.
边境旅游高质量发展是边境地区实现兴边富民的重要途径之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边境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思路。崇左市是广西三个边境城市之一,其边境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边境旅游为崇左市旅游总体发展作出较大贡献。当前,崇左市边境旅游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之下,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二是边境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缺乏旅游产品特色;三是边境旅游开发主体单一,旅游收益分配不均;四是传统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文化旅游融合不够;五是旅游发展环境仍需优化,边境旅游治理复杂。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崇左市边境旅游高质量发展应该做到:一是保护生态本底,走绿色发展之路;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旅之路;三是完善经营制度,走普惠共赢之路;四是传承优秀文化,走文化强旅之路;五是创新治理体系,走有效善治之路。  相似文献   

14.
“双减”政策落地实施旨在重构教育教学新格局,呼唤学校教育大变革在“双减”政策大背景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乡村学校教育应结合实际,主动求变,科学应变,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根植于农村、直接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教育服务功能的乡村成人学校,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实现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背景,探讨了乡村成人学校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时代之机、历史之困与发展之路,为各乡村成人学校新时代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以此实施精准有效成人教育供给,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6.
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中,探究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至关重要。县域经济发展历经长远,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产业发展低效、发展要素制约、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治理现代化水平不高等困境。需要在分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探索其发展路径,具体包括: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产业发展体系;激活各类要素,增添经济发展活力;加强公共服务供给,优化生产生活空间;强化政策机制保障,营造良好制度氛围;构建协作治理框架,提升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18.
“十四五”时期,“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举措。教育服务乡村振兴遵循“民本思想承载、教育功能延续、乡村生态发展”的历史逻辑、“国家治理、教育功能论、共生教育”的理论逻辑、“国家元治理引领下教育全方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逻辑。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路径体现为基于“三农”的人的发展教育、新农人产业教育、组织治理教育以及聚焦乡村振兴主题的教育自我治理。思考以人为核心的“乡村—教育—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逻辑与实践路径,有助于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内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必须有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教育振兴的核心是建立高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采用调查法、观察法和量化分析法,以TPACK理论为视角,对云南省四地具有特色的乡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小学教师进行现状调查,并经SPSS分析得出,乡村教师在TPACK7个维度上的水平在“一般”和“良好”之间,并在不同学历、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学习情况、职后培训情况上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乡村教师TPACK发展受到职前、职后两方面影响,“一体两翼四阶段”培育模式可以成为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对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的“乡村振兴中的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进行综述,形成如下基本认识。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乡村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全面发展,其实现需要更新发展理念、秉持系统思维、解决供需矛盾。在学生发展层面,既要注重提升乡村学生学业能力,又要关照乡村学生精神世界,实现乡村学生生命整全发展;在教师队伍层面,要解决教师流动问题,培养教师乡土情怀,完善师资配置政策,建设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在课程层面,要秉持在地化教育理念,注重乡土文化传承,实现乡村学校课程创新;在教学层面,要注重技术赋能和学校治理改进,提升乡村学校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