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生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卫生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做好农村卫生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宗旨,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和完善保障农民看得起病的有效机制;巩固完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建立保障农民看得好病的医疗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保障农民买上放心药;整顿规范农村医疗市场,保障农民就医安全,整体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为进一步解放农村妇女劳动力,在国家主导下,山东农村托儿组织广泛地建立起来。此后十几年间,农村托儿组织的主要职责逐渐从"安全育儿"转变为"卫生育儿"。这个转变不仅体现了儿童培育工作的进展,也反映了国家将现代卫生观念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议程的努力。尽管农村托儿组织于1961年在形式上退出历史舞台,但国家所提倡的以注重卫生保健为特点的现代育儿方法,却逐渐改变了农村家庭传统的育儿方式。  相似文献   

3.
《职教论坛》2012,(10):53
曹晔在《职教通讯》2012年第1期中撰文,遵循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事实,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通过大量的政策和事实的考证,作者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划分为四个过程,即"为农"、"为农"转向"离农"、"离农"和"为农",并指出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4.
近代意义上的"卫生"一词,最早由日本翻译Hygiene而成。清政府将"卫生"一词引入后,对"卫生"实施国家制度化,卫生事业成为政府的重要施政内容。在中国卫生事业肇始之际,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东三省实施殖民统治。在日本的主导下,伪满开展了近代医疗卫生事业,"卫生"一词亦随之进入民众的生活和思想。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乡镇卫生所的广泛成立,人们对"卫生"一词的使用得以普及,医疗卫生的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红色卫生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精神结晶,可以从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技术追求三个层面提炼出以"政治坚定、无私奉献;救死扶伤、人民至上;勇于开拓、技术优良"为核心的内容.新时代弘扬红色卫生优良传统有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丰富高校医学教育内容、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对于当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进展,与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密切相关,那就是革命文化.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是在五四救国图存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通过各革命时期的不断锤炼,形成了一种立足于传统又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特色.这种革命文化在五四时期生成,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培育不断成熟,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新发展.它强调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不仅确保了党领导新中国建设大业的顺利实施,也成为党领导和推进国家改革开放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重要法宝,并将长期支撑党的执政实践。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卫生宣传与教育,主要基于现实中国特殊的政治与社会环境,其内容一般包括卫生基本常识和卫生防疫政策与法规的教育与宣传等。但因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卫生宣传与教育却在反细菌战、爱国卫生运动和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等政治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体现出了"疾病的隐喻"的深刻意蕴。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卫生宣传与教育的过程,也是对民众进行广泛社会动员的过程,取得了卫生知识的普及与大众化、卫生观念的逐步确立等社会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政权的扩张和广大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9.
建国前后农村落后的医疗卫生状况、城乡比例失衡的资源配置、不对等的医疗保健制度以及国家领导人对农村卫生事业的重视,推动了卫生支农工作的开展。它的贯彻、执行使得广大农民的病痛得到救治,医疗设施逐渐完备、卫生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态度、人员数量得到提高、扩充,城乡之间的差别得以缩小。本文拟对卫生支农工作的兴起、开展、成效进行探析,通过对这一历史的回顾,更好地审视当下卫生支农工作及"卫生、文化、科技"三下乡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信息技术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陕西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及其网站--"陕西生态校园网""陕西新农村卫生新校园网",以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平台为工具,在农村乡镇学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与信息技术整合设计的实践,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和信息技术课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组织变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农村传统合作医疗组织的兴起、农村合作医疗组织的转轨及医疗资源的市场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形成。三个阶段,三个不同时代主题,三种不同形式,同一个目标:促进了农村医疗保健条件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民对国家建设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为: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和降低成本、为非农产业提供充裕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粗略估算,新中国成立后农民仅通过这三种方式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至少17.3万亿元.为回报农民,应进一步具体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政策,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延续此前评价的基础上都陆续有了新的正式的定性和宣传。新的革命符号的建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苏区时期已经被确定为纪念日,新中国成立后正式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南昌起义在新中国成立后也经历了一个重新评价和定位的过程,反应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社会环境的变迁,新的时期,南昌起义和"南昌起义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南昌起义的经验和教训也得到了更深刻的总结。虽然经历了波折,但南昌起义的革命叙事框架以及基本定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得到了确立,并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需继续坚持"三个面向",努力实现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三农"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有机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三农"方面,毛泽东坚持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尊重农民意愿、循序发展农村的原则,提出了创办集体农庄、救济灾民、销售农产品、推行农民教育、动态调整农业税等具体方案,赋予了毛泽东思想新的内涵,促进了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的形成,为今天的农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毛泽东"三农"思想对指导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国家政权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全国战斗英雄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模会议,评选出了新中国第一代英雄和劳模。这一英模群体堪称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第一代英模。工人、农民和军人中的杰出代表——英模群体,开始变成新中国革命叙事的主角,他们开始成为新中国革命话语体系的"启蒙者"和"布道者",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民间代言人。第一代英模形象不仅彰显着新中国对"劳动价值"和爱国主义的肯定,而且在新中国的国家建构过程中还具有了泛政治化的效果,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一个重要的符号象征。  相似文献   

17.
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13周年纪念日,此时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时间,新政权的文化整合已经开始,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方式正在建构,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即将全面进行.主流媒体刊登的纪念文章,连接了时代的要求,以热情赞颂人民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勇于思想改造的时代精神,重塑了鲁迅形象,影响巨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8.
集体化时期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出现,符合毛泽东所设计的容纳各行各业的理想社会模式,所以得到毛泽东的大力支持.毛泽东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农村预防工作和农村医疗预防保健体系的建设,并极力扭转各级政府在卫生政策执行中的重城市轻农村的局面,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为合作医疗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和组织保证.在毛泽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下,城市医疗资源、卫生人员向农村转移,并为农村基层培养了大量医务人员,使赤脚医生队伍得到迅速发展壮大,推动了合作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冬学是指冬季农闲时于农村开办的季节性社会教育,在近代中国农村开发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更好地整合农村资源,国家大力推广冬学运动。义务教员作为冬学运动的核心群体肩负着上传下达的使命,其身影也自始至终贯穿在冬学中,是冬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制度性保障之一。各级政府在推行冬学时,遵照中央指示并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指示政策在各级政府传达之中不断被细化、调整,依托于义务教员群体的特殊性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施加以柔性改变,最终得以下渗完成定型。通过义务教员的视角,可以窥探冬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运行逻辑。  相似文献   

20.
50年代至70年代的小说一般分为两类,即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前者主要是讲述"革命历史",它提供的是新的现实秩序赖以成立的合法性资源,解决"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后者则大略分为工业题材和农村题材,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是谁"和"我们向哪里去",即通过主体本质的建构来确立现实意义秩序。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要在意义秩序的建构中展开某种"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