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这个难以“触摸”的东西常常让我们举笔艰难,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将储存在头脑里的文字“编织”起来,成为一篇篇锦绣文章。实际上,更多的时候,我们的作文虽然“完成”了,但是往往难逃一副平庸的“面相”。而且我们心里也清楚自己的作文不怎么样。可是面对这一“堆”瓦砾般的文字,我们也不清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就这样一次次地写,又一次次地自我否定,就是弄不明白怎样“结构”我们大脑里的文字,让我们的作文动荡着鲜活,贲张着新锐,弥漫着个性,浸染着思想的清芬。从小学到中学,我们读过的好文章也不在少数,可是为什么就不能帮助我们“打…  相似文献   

2.
<正>追求数学问题的多种解法,能培养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一、原题如图1,AB∥CD,分别写出图中∠APC与∠PAB、∠PCD的关系,并写出你的推理过程.(1)P点在射线AB、CD组成的图形的外部(如图1(1)).方法1如图2,过点P作AB的平行线PE.  相似文献   

3.
对数学问题多种解法的不懈追求,体现了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变通性、灵活性、流畅性和开放性.原题如图1,AB∥CD,分别写出图中∠4PC与∠PAB,∠PCD的关系,并写出你的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追求数学问题的多种解法,能培养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一、原题  相似文献   

5.
“变”与“不变”是相对的。在“变”中蕴含着“不变”的规律,而在“不变”中也蕴含着“变”的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变”与“不变”的相互关系,恰当地组织教学内容,常常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时,为使学生知道如何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教师让学生先做下面“在□中填数”的练习:  相似文献   

6.
注重培养创新意识,提供创新平台。学生在与教师进行对话时,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并多问几个"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还有没有其他想法"常挂嘴边,为学生提供师生相互交流的平台与时间,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今天怎样当教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处于教改大潮和市场经济形势下的教师们。我也曾为此感到困惑与彷徨。听到周围一些朋友谈论起丰厚的薪水、高档的物质享受时,我曾为之心起波澜。面对当今社会丰富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当"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时,间接引语的时态应作相应的变化,即间接引语中谓语动词的时态通常受主句中谓语动词时态的影响,若主句是过去时,那么间接引语的动词必须是某种过去时态。在此我们来谈谈"直"变"间"时时态仍然保持不变的几种情况,以便同学们查漏补缺。  相似文献   

9.
周哲 《物理教学》2010,(1):60-61
一、电磁感应的重要性 电磁感应既是高中物理教学重点,也是历年高考的难点和热点。电磁感应考题对学科内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题目常常整合了力与运动、功和能、冲量、电路、磁场等知识点。特别是前二者,在考试中属于重点、难点,根据以上特点,电磁感应的问题的关键就是准确地分析磁场力。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中什么因素不变呢?笔者以为,一是知识的获取、技能的训练(即“双基”)这一目标没有变;二是如何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不会变,偏离了它,就像写作文跑了题一样;三是课堂教学结束时学生应得到的发展不会变,不然教师的劳动便成了徒劳。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有句名言:“不但要做正确的事,而且要正确地做事。”具体到教育领域,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做正确的事,就是做符合教育规律的事;正确地做事,就是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调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找到达成理想的恰当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货币政策采用多目标制,很多时候难以用“松”或“紧”对政策取向简单描述,受疫情冲击,货币政策作为一揽子逆周期政策的内容之一发力促进复工复产和经济增长。当前货币政策的“不变”之处在于以宽信用支持经济增长,“变”之处在于要防范金融风险累积形成后遗症。未来料将越来越需要依靠一些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直达实体经济,绕过“宽货币”,直达“宽信用”。  相似文献   

13.
梁玉 《辅导员》2010,(8):60-61
高中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完成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通过对一道电学实验题进行发散延伸和递进延伸,谈培养学生思维变通性的教学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朋友在北京教书,有天邀我去听他的课。课题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周长"。他准备了一些大大的树叶,让学生描画叶子的边线。这种叶子在北方很少见,学生和我一样很好奇。及至让学生做"练一练"的题目时,有的学生对手中的叶子还是恋恋不舍,左看右看。  相似文献   

15.
当前,时代在快速发展,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新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一些校长们开始耐不住寂寞,朝思暮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把自己的学校办成个性化、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学校,等等。于是,名目繁多的研讨、论坛、培训、考察、交流消耗了他们的不少精力。冷静地想,这些名目繁多的“活动”,多少显得有点浮躁。  相似文献   

16.
正《赤壁赋》的教学进入关键环节:理解"变"与"不变"的哲理,领悟作品主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的教学思路是"合作探究三步走",即"变"与"不变"的具体内容、哲理含义以及作品主旨。反复诵读文本,品味关键语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师:这两句话中的关键词是"变"与"不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这里"变"与"不变"在本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理解规律时 ,常常产生认识上的混乱。有的学生认为 ,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的 ,人们不能创造、消灭规律 ,因而规律是永恒存在的 ,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也有学生认为 ,规律依赖于一定的客观条件而存在 ,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 ,规律的存在和作用就会变化 ,因而人们可以制造或消灭规律。出现这种认识混乱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没有将哲学上所讲的规律与具体科学所讲的规律区分开来。哲学上所讲的规律是抽象的 ,它寓于具体规律之中 ,通过具体规律表现出来 ,因而容易使人将二者相混淆 ,甚至教材也不例外。新版教材指出 :“规律是客观的 ,意味着…  相似文献   

18.
19.
“变”和“不变”是一对矛盾,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小学数学内容中含着许多“变”和“不变”的因素,在教学中,抓住“变”和“不变”的辩证规律,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可以在知识得到  相似文献   

20.
“变”和“不变”是一对矛盾,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中学数学中含有许多“变”和“不变”的因素,在教学中,利用“变”和“不变”的辩证规律,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可以在知识得到深化和发展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并逐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