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术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抓住美术教材和生活中美的形象,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在进行审美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  相似文献   

2.
时代一直在进步,学生作为现代人,虽然要竭力跟上世界的节奏,但也要注重打好自己的根基。德育教育乃是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要求学生品行端正、道德高尚且有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德育教育与单一学科教育结合起来是时代前进的必然导向。学科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德育教育重视的却是学生的品质素质。教师在教授学生美术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的带领学生于瑰丽的画作中感受到优良道德的熏陶,让学生在德育教育的环境中领略到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在健康自然的氛围中学习美术,从而伴随着授课的进度而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3.
4.
美术教育活动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是小学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做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的培养,运用各种形象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学校教育在急功近利地盲目追求高升学率的同时,把教学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唯一指标,恰恰忽略了学生的德育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学校教育与学生德育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86):106-107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勇敢精神,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其渗透方法,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7.
魏彬 《教育艺术》2008,(10):31-31
德国音乐家亨德尔讲道:“假如我的音乐只能让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让人们高尚起来。”音乐教育不是简单的唱一唱,听一听而已。更重要的是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独特的审美能力。音乐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之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索。  相似文献   

8.
陶艺教学是发展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好场所,是进行审美教育、创新教育和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从美术教学的角度来看,开设陶艺课很有好处,值得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9.
儿童美术课"以画画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引来诸多弊端,儿童教育应该注重新课标下强调的"以人为本",把握儿童的心理,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继承优良的教学传统,确立心思路探索新方法.最终成为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0.
论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教育既是美术专业教学的关键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审美技能、审美情感和审美创造。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这三个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德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德”居学生所必备的五种素质之首,更应在中小学各学科教育中予以重视和加强。现代美术教育出现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态度、情感、审美及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但这些素质在现代社会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形成学生“可持续发展”学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教育方针把学生的德育教育始终放在第一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语文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结合小学生心理发育的特点,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抓住重点句、段、篇的朗读训练来渗透德育。教师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小学生们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孟庆利 《考试周刊》2011,(44):207-208
美术课程立足于解决审美问题,其注重对受教育者情感的培养,其焦点集中在个体的审美发展上。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又是一门集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突出审美目标的综合性课程。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光是班主任的职责,也应是各科任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初中生物教师理应结合本学科教材内容的特点,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教育寓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之中.  相似文献   

15.
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生接触人文教育、艺术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渠道,对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审美情趣及想象力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教学的特殊意义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根据学生的思想个性、发展个性与艺术个性,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教师》2017,(6)
文章以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赏析教学为切入点,就各类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细致的探讨研究,期望为推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提高学生美术欣赏与审美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美术教育课程中,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在欣赏中,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最终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赵琴 《教育》2015,(7):26
所谓德育信物就是教育者为培养学生形成某种道德观念或行为习惯,设置某些特殊的物品,以唤醒或警示学生,自觉强化某种意识或观念,营造德育气氛。德育信物不是图像、文字、也不是雕塑,而是普通的物品,只是赋予其特殊的含意,尤其赋予了情感,使其所起到的德育效果非同一般。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提高小学生的活动能力、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过程是对小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途径之一。体育教  相似文献   

20.
汪谊 《贵州教育》2012,(19):45-46
小学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属于创作活动,它与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尽管创作和欣赏都涉及外化和内化两种活动特征,但创作更倾向于外化,欣赏更偏重于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