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座大山上有个小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徒弟。 这天,来了一个达官贵人,为小庙捐了很多财物,他在庙里住了一段时间,得到了老和尚和小徒弟的热情接待。他告辞后不久,又来了一个书生。  相似文献   

2.
这期的广播稿件是由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药王庙中心小学提供的,欢迎大家点评!  相似文献   

3.
一位老和尚想从两个徒弟中选一个人做衣钵传人。一天,老和尚对徒弟说:你俩出去给我拣一片最完美的树叶来。两个徒弟便去了。时间不久,大徒弟回来了,递给老和尚一片并不漂亮的树叶,对师傅说: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它是我看到的最  相似文献   

4.
一个小和尚跟着老和尚学禅。一天早上,老和尚给小和尚布置功课,老和尚指着禅房里的一缸金鱼,对小和尚说:“只要你对着这些金鱼不断地点头、点头,心诚则灵,到一定时候,它们也会朝你点头。”然后老和尚就出去了。小和尚看着这些摇头摆尾、嘴巴一张一合、游来游去的金鱼,心里将信将疑。按照老和尚的吩咐,小和尚开始站在鱼缸前,对着金鱼不断地点头。一个上午下来,已觉得疲惫不堪。这时,老和尚回来了,小和尚说:“师傅,它们还是老样子。”老和尚说:“这说明你的心不够诚。”下午,小和尚对着金鱼继续点头,一直点到黄昏,小和尚已经头昏眼花,浑身乏力…  相似文献   

5.
张金玲 《班主任》2009,(3):54-54
近日,看到一则小故事,甚是喜欢: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种子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走了。”小和尚喊。  相似文献   

6.
不知什么时候,陈老师“摇身一变”,成了宇宙环球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来到我们的作文班做推销喽!  相似文献   

7.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一流传了一千多年的名句,至今仍为我们所习用。但笔者在翻阅司马迁《史记》时发现,此中的“良药”原作“毒药”.如《淮南衡山列传》中“元朔六年上书于天子曰‘毒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看来这一名言在秦汉时已是相当流行。  相似文献   

8.
韩光明 《中国教师》2012,(22):59-61
<正>儿子在一次语文测验中,得了76分。全班62名学生,儿子排名第50。我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孩子还从来没有考这么差过啊!"老师说我没弄清作文题目要求,跑题了。没考好。"儿子一脸的委屈。我拿过儿子递上的卷子,认真地看了起来。十一、习作(30分)请认真阅读《三个和尚》,利用好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信息,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写一个《三个和尚》故事续编。传说,从前有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宇。他勤  相似文献   

9.
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庙里,但每天差不多同一时候都会下山到同一条小溪中去挑水,久之,成为好友。不觉已是多年,一天,右山和尚下山挑水没碰到左山和尚。心想:他大概病了,没有理会。第二天、第三天依然如故。过了好几天,右山和尚再也受不了了,不知朋友发生了什么事,决定上左山看个究竟。上得山来,左山和尚正在庙里扫地劳作,安然无事。  相似文献   

10.
加薪的前提,是不仅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比同事做得都好。只有做得比别人更好,才能获得比别人更高的报酬。如果你的努力达到了加薪标准,加薪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果达不到标准,你一味要求加薪,那么就只有卷铺盖走人了。  相似文献   

11.
读过一则《猫吃辣椒》的轶闻趣事,颇有感触。故事是这样的:一天,老和尚问两个徒弟:“怎样才能使猫乖乖地吃辣椒?”徒弟们都愣住了,因为猫是不吃辣椒的,怎么可能让猫乖乖地去吃辣椒呢?大徒弟想了半天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灌,捏着猫的鼻子往它嘴里灌,就可能吃了”。二徒弟说:“依我看,还是饿它三天,然后把辣椒拌到鱼肉饭里,猫可能就吃...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职业学校担任的班主任工作几乎是数控专业或是电子专业的班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全班清一色男生且人数多(50人以上),所以他们也都自称为“和尚班”.面对这种班级开始时是千头万绪,不知如何来管理,通过几年来的摸索,笔者感到有一点收获,现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吴其林 《山东教育》2014,(10):12-12
在世人眼中,师傅无论品行、修为,还是技艺、本领,肯定高过、优于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说,往往是徒弟经过后天的勤奋与努力得到的评价。但可以肯定的是。学徒阶段的徒弟,相对于师傅显然是有差距的。  相似文献   

14.
公司原来的人际关系复杂,人才“挤挤”,谁也不服谁。不久,换了一位总经理,姓王。新官上任,他召集员工开会,笑容可掬地说:“对不起,我年纪比你们大,所以先当经理了!”如此开场白引得大伙哈哈大笑。接着他讲了一个故事:甲庙的和尚们天天吵架,活得很累:乙庙的和尚一团和气、同甘共苦,都很快活。甲庙的住持不解,前往取经,问乙庙里的小和尚:“你们为什么会团结得这么好?”小和尚回答说:“因为我们都经常做错事!”  相似文献   

15.
经验·历程:师父都有一颗热切期盼的心,期盼徒弟快速成长,希望徒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然而,指导徒弟不能急于求成,师父应多借鉴同行的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徒弟成长。  相似文献   

16.
肖克文 《中国教师》2012,(22):57-59
<正>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种子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中秋,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撒完种子,飞来几只小鸟啄食。"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着急。"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冲到哪儿,就在哪  相似文献   

17.
启导是发生在更有经验的长者(师傅)和经验较欠缺的年轻个体(徒弟)之间的双边性活动,双方基于信任和了解结成亲密、投入和长期的发展性关系,并期望从中收益,包含双边、三方受益是其特殊之处。虽然师带徒、老带新这种促进新教师成长的方式与教育现象和教师群体同在,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但教育界对师傅(mentor)的启导(mentoring)活动进行系统和规范的研究却仅有三四十年的历史。梳理和剖析启导的内涵、作用与发生机制.有助于加深对“Mentorinz-启导”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启导是发生在更有经验的长者(师傅)和经验较欠缺的年轻个体(徒弟)之间的双边性活动,双方基于信任和了解结成亲密、投入和长期的发展性关系,并期望从中收益,包含双边、三方受益是其特殊之处。虽然师带徒、老带新这种促进新教师成长的方式与教育现象和教师群体同在,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但教育界对师傅(mentor)的启导(mentoring)活动进行系统和规范的研究却仅有三四十年的历史。梳理和剖析启导的内涵、作用与发生机制,有助于加深对"Mentoring-启导"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自从升入高三之后.每次考试前我都特别紧张,吃不下,睡不着,书也看不下去。特别是我的情绪也非常不稳定.经常会觉得烦躁,有时还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考试的时候一遇到难一点的题目.我的脑袋就一片空白,甚至出现冒冷汗、手发抖的现象,根本无法正常考试。因此,每次成绩都不理想。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墙到寺外。长老搬走了椅子。凭感觉在这儿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