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文艺作品的描写中,经常出现把各种不同的感觉相互沟通融合起来,从而创造出新颖神奇的意境,这种手法就是“通感”,本文结合一些实例具体谈了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耳朵听见色彩,眼睛看见音调,香味变成歌声,树影奏出乐曲,这是神话?还是魔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有一段对荷花的描写: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耳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香气变作歌声,有点不可思议。有人认为香气变作歌声,鼻子岂不成了耳朵?比拟不当;也有人认为,香气比作歇声,形象,鲜明、生动、比喻巧妙。其实,以上两种看法都不正确。原来,朱自清这里运用的不是一般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选编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其中出现了“通感”这种修辞格,由于教材及教参上对这一修辞解释的过为简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学生甚至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此概念也是不甚明了。并且由于通感与比喻、移就等其他修辞非常近似,经常会产生混淆。笔者试图从定义、分类以及其与比喻、移就的区别等几个方面来对通感这一修辞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5.
<正>对于中学生而言,在高中语文必修3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中,会首次遇到通感的修辞手法。"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光和影乃是视觉,名曲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通感艺术,将现实的感觉与想象的感觉进行连接,创造新的艺术形象,让读者从中感知到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6.
英语中的修辞(Figurees of speech)表现在各种英语文体中,尤其是谚语和文学作品中。它能描述客观事物,表达一定的思想观念和抒发主观情感。英语中的修辞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能使其所表达的事物或观念呈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较高的审美价值。英语中的修辞手法很多,下面谈谈最常用的几种。基于相似关系(likeness or similarity)或联系(association)的修辞手法主要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7.
通感,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说,是指创作(或欣赏)过程中各种感觉(视、听、触、味、嗅等)彼此联系、沟通、互相感应的心理现象。我国历代文论家对于通感描写不乏十分精辟的论述,但他们大都只是捕捉到了通感的神韵,并没有明确指出什么叫通感,我觉得明朝的杨慎对此讲得比较清楚。《升庵诗话》卷七“香云香雨”条:  相似文献   

8.
"通感"又叫"移觉",是人们在写作过程中用形象的语言表示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移用。调动起人们进一步感知事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具体、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9.
英语的synaesthesia是表现力很强的修辞格,常见于日常生活及文学作品中。它在手法上的独特之处很值得我们研究。文章通过对synaesthesia的定义、种类、特点、作用及辨析的分析,以求得对synaesthesia这种英语修辞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艺术创作与鉴赏有其共同的机制,即共同的生活经验和较为一致的艺术情趣。据此。得出艺术鉴赏中的三点“通感”。从蓄势、空白和时间性三个层面给以分析探讨,试图抽象概括出艺术鉴赏中客观存在的某种规律,从而指导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提高人们的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1.
12.
13.
小议“通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就是人的诸种感觉的相互交通,也叫“移觉”或“感觉借移”。著名学者钱钟书曾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相似文献   

14.
西方十八世纪的神秘主义者圣·马丁曾说自己“听见发声的花朵,看见发光的音调。”①读者可能会说这是宗教信徒的瞎说。但纵观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却发现不少杰出的作家艺术家亦能“耳中见色,眼里闻声”。②例如: (1)多少年啊!你唱着世道的不平, 唱着国破家亡,天灾人祸。 从劝年一直唱到头发斑白, 歌声里滴着眼泪和鲜血! (闻捷《莲花山上的儿子》) 诗人在歌声中分明看到了“眼泪和鲜血”,这种听觉和视觉的沟通,不仅没有损害意义的表达,相反它帮助人们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浅谈通感     
文学作品以形象诉之于人的感官而发生感染力量.形象愈逼真、愈鲜明、愈丰满,它的感染力量也愈大.“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是古今传诵的名句,“绿”字之所以比“到”、“过”等字好.就是因为“绿”,字除了使人感到春风骀荡和煦之外.还使人看到鲜艳的颜色,一片嫩绿,耀人眼目.“僧敲月下门”的“敲”字之所以胜于“推”字,也是因为它不仅使人看到幽居门前,明月之下,携杖而来的身影,而且在寂静的夜中,听到了清脆的敲击声.这种声音,响彻郊野,是能给人极深刻的印象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学习和实践《纲要》的不断深入,以往在幼儿美术教育中被冷落的或被忽视的幼儿美术欣赏教育,越来越被幼儿教师所重视,幼儿教师越来越充分认识到美术欣赏活动在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丰富幼儿审美经验,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形成等多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其他教育内容所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17.
浅谈通感     
王琦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308+310-308,310
英语的Synaesthesia(通感)是一种不太被人所注意的修辞格,常见于日常生活及文学作品中。它的运用能使语言富于形象性,增加感染力。本文通过对Synaesthesia的定义、生成基础及应用对比的分析,以求对Synaesthesia这种英语修辞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浅谈通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的synaesthesia(通感)是一种不太被人所注意的修辞格,常见于日常生活及文学作品中。它的运用能使语言富于形象性,增加感染力。通过synaesthesia的定义、运用及与移就的差异的分析,以求对synaesthesia这种英语修辞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通感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非常巧妙的表达方式。在文学创作和生活中,通感都被大量的应用。通感是指人们在表达过程中利用不同的内容进行修辞,并在其中加入隐喻以及概念的成分。通感将不同的感觉联系起来,使两种互不相关的感觉融合相通,并相互感受,以此加强对感觉的描写,使其可以更深层次地进行表达。通感在现代汉语的表达中有力地强化了对感觉的认知,使人可以从一种较为简单的感觉中突破局限性,体会到另一种更加奇妙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谈“通感”     
“通感”(Sytiaesthesia)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术语,但又常作为一种不大为人注意的修辞手段出现在诗、中。探讨通感的概念及其在学上的运用,以及作为修辞格的“通感”与“移就”的异同,有助于对古今中外学作品的欣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