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政务建设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档案局(馆)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直属机构,履行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在网络政府中承担着管理、整合以电子文件、电子档案为核心的信息资源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实现资源共享的神圣使命。研究电子政务建设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这两个问题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做好这两方面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合作共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体制的有机融合,其本质是以网络为工具,以用户为中心,以应用为灵魂,以便民为目的的现代化政府管理模式。从长远来看,电子政务的根本意义并不在于其表现形式,而在于其能否为公众提供实用的信息和服务。电子政务的功能不能仅仅停留在发布与政府有关的静态信息上,而要最终实现政府信息资源与社会信息资源的无缝集成,从而使政府真正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的新型管理模式。然而,从我国目前情况看,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普遍存在着信息内容少、信息质量不高、信息流通慢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3.
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的内容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政务信息公开、为经济建设提供利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论述了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的内容,其作用在于有利于推进政治民主化,促使我国政府转变职能,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体现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4.
档案信息化是指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电子政务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公共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5.
宁玲乐 《兰台世界》2007,(3S):16-16
自从1999年我国开展“政府上网工程”以来,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的成就。据信息产业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2年底,我国已有七干多个政府部门建立网站。与政府信息化工作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相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迈得稍显缓慢,但仍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目前我国已经有30多个省市把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了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或地方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其中省级以上档案馆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已投入经费5000多万元,并建成了17个档案网站,15个档案局(馆)与地方政府办公网络系统挂接。[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电子政务是指高效、开放的政府凭借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上行使管理职能,开展政务活动。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体制的有机融合,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政府追求的目标和关注的焦点。从各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实  相似文献   

7.
自从1999年我国开展"政府上网工程"以来,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与政府信息化工作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相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迈得稍显缓慢,但仍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基层档案部门应积极参与国家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深化档案信息资源有序化整理,提高纸质档案数字化转化质量,促使各业务系统之间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改革传统档案利用方式,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档案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战略资源。档案作为一种原生的信息资源,其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出来。面对这种挑战,档案工作者应积极应对,不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信息技术,为档案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0.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政务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档案部门能否借电子政务建设的东风,加速现代化信息化建设,通过丰富、快捷的信息服务,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是档案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已取得重要进步。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了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的五年规划。总体目标:大体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建设以“三网一库”(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国务院办公厅与各地区、各部门连接的办公业务网;以因特网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政府系统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1.
档案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锐 《中国档案》2007,(10):21-22
档案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档案馆开展信息服务方式的选择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优劣成败。适时开展档案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研究,对于加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力度,更好地履行档案工作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档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真实记录,是一种原生、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信息资源,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档案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现。研究电子政务中档案信息与电子政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和开发中心。其本质是以网络为工具,以用户为中心,以应用为灵魂,以便民为目的的现代化政府管理模式.是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体制的有机融合,从长远来看.电子政务的根本意义在于能否为公众提供实用的信息和服务。电子政务的功能不能仅仅停留在发布与政府有关的静态信息上,而要最终实现政府信息资源与社会信息资源的集成,从而使政府真正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的新型管理模式。然而,从我国目前情况看,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普遍存在着信息内容少、信息质量不高、信息流通慢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档案信息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原生性资源建设却长期不为社会所重视。因此,实施档案信息资源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合作开发,共建我国高水平的基础信息资源库,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合理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已将实现电子政务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进入规划或开发建设阶段,一些地方已将电子政务作为实现“行政创新、接受监督、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建立电子网络政府,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一种世界性潮流。事实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开发总是相互关联的,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了电子政务,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作为一种重要的原生性资源,档案资源的建设却长期不为社会所知,普通群众查阅有关档案信息程序繁琐,极为不便。如能实现档案资源与电子政务的合作开发,共建我国高水平的基础信息资源库,必将进一步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用户需求实现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子政务环境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服务为主题的信息环境,它的形成和出现给档案信息资源用户的需求表达形式、实现预期、内容构成和意识观念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档案信息资源用户需求实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用户需求的实现,需要从信息资源结构、网络基础设施和用户培训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部门蕴藏的丰富信息资源是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馆藏优势,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档案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1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与电子政务建设结合起来 我们要充分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地把档案部门的信息化工作与党委、政府的办公自动化结合起来.与电子政务建设结合起来.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和信息部门的支持。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领导.统一规划.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对经济不发达.档案信息化建设滞后、基础设施差的市县档案局(馆)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吴光伟 《中国档案》2003,(11):37-38
浙江省档案网站建设始于2001年,尽管起步不算太早,但经过摸索、试点、推广,仅仅两年多时间,一个覆盖全省档案系统的三级网络就构建成功。各级档案部门以此作为延伸档案服务的新平台,及时在网上发布开放档案的信息,公开档案政务处理事项。这项工作为浙江省谋求新型档案工作发展之道,注入了强大动力,赢得了普遍赞誉。厘定思路,加强领导与规划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以档案信息资源为核心,以信息资源共享为目的,所以网络这个新生事物一经出现,便吸引了浙江档案部门的视线。借助因特网这个“第四大媒体”,可以打破原来的边界束缚,让档案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政务的实施,信息化环境的形成,企业档案信息化已成为每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使档案信息化尽快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笔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