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锻炼中的心理效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体育锻炼的心理学效益问题国际上研究较多的主要是围绕体育活动或锻炼对情绪效益、认知效益和自我概念的改善等三个方面进行的。如何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最佳心理效益,使体育锻炼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便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2.
运动心理学     
G804.8 9704464影响运动队集体效率的心理学因素[刊,中,A]/张迪功//贵州体育科技.-1997(3).-55-57图1(TY)运动队//集体心理亲合//团体动力//心理分析//影响因素 G804.8 9704465关于体育锻炼对情绪稳定性影响的研究=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training to calmfeelings[刊,中,I]/杨雪芹,邱瑞兰//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1996.-15(3/4).-61-63 表2(ZZY)体育锻炼//情绪//稳定性//影响//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心理调节通过对体育专业与普通大学生情绪稳定性的比较研究,详尽阐述了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情绪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体育调节社会心理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运动心理学     
G804.82 20033393身体活动与身体锻炼的情绪效应=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physical training onemotion[刊,中,A]/晏宁,毛荣建,毛志雄(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1).-30-32,73参19(SJ)体育活动//体育锻炼//情绪//效果身体活动与(或)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是锻炼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身体活动或身体锻炼伴随着各种情绪效应,且大量的研究报告二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二者之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随着人们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人们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在人的整体健康中的重要性。作为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的体育活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的研究也就成为健康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重点课题。本文对我国近30多年来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综述,以期了解和掌握体育锻炼促进健康的研究特点与问题,进而为提高我国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运动心理学     
G804.8,6805 9902971研究社会心理,推动全民健身[刊,中,I]/吴声洗,吴贻刚∥体育学刊.-1998(3).-80-82参10(XH)体育锻炼∥全民健身∥心理学∥模式培养与保持人们的体育锻炼行为是成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性工作,人们的体育锻炼行为是复杂的社会行为,不能被规定,而只能被选择。本文从体育社会心学角度,运用行为变化阶段模式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的我国人群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研究,对于探寻培养和保持体育锻炼行为的有效方法手段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动心理学     
G804.8,G806 9802397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The effecf ofphysical exercise on mental healty[刊,中,A]/季浏,李林,汪晓赞//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1),-37-42参23(TY)体育锻炼//身体训练//精神卫生//情绪//心理调节//运动心理学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问题一直是运动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领域中的重点研究课题,然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始.主要讨论以下4个问题:(1)身体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2)身体锻  相似文献   

7.
体育活动对情绪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1  
陈大为 《体育与科学》2002,23(2):46-47,36
有关体育活动对人的情绪的影响的研究成为当今体育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的热点课题。本文介绍了有关参加体育活动对个体情绪健康的积极作用,很多对照研究结果都表明,参加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能够使个体保持良好的心境,可以减轻个体的抑郁和焦虑状态,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体育锻炼     
G806,G804.83 9702187体育锻炼对怀孕妇女心理的影响[刊,中,A]/季浏//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12(1).-38-43表2参13(XH)体育锻炼//方法//孕妇//心理//调节//情绪国外的研究表明,妇女在怀孕期间从事体育锻炼不仅有身体上的益处,而且也有心理上的益  相似文献   

9.
以第5-9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大会所收录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心理学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竞技体育心理学、体育教育心理学、体育锻炼心理学)的研究数量、研究主题的分布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概括出近20年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今后运动心理学研究应该重点关注的方向,为提高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水平,促进运动心理学学科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体育锻炼     
G806 20034519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刊,中,I]/徐薇薇(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黄岗(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体育科学研究.-2003(1).-43-45 参4(XH)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影响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人的生理健康,同时是纠正心理缺陷、培养健全人格、增强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本文就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G806 20034520利用计步器评定体育活动最省值的恢复方法的实验测  相似文献   

11.
运动心理学     
G804.82 20032190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Exercise and mental health[刊,中,Ⅰ]/吴红权(上海体院研究生部)∥安徽体育科技.-2002,23(4),-65-67参6(XH)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体育锻炼对高心理应激大学生情绪注意偏向的影响,并了解其中的认知过程特征及其脑神经活动特点,为体育锻炼促进情绪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网络招募某大学非体育专业本科生47例(男23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19.12±1.02岁),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每次持续40分钟的体育锻炼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情绪Stroop范式测量情绪注意偏向,记录行为数据和ERP数据并分析。结果:(1)消极情绪条件上的反应时显著小于中性和积极情绪条件(P<0.05);(2)实验组经过干预后在负性情绪条件上的反应时显著小于干预前(P<0.05);(3)体育锻炼干预后实验组情绪脱离的反应时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4)积极情绪条件下的N2平均波幅和潜伏期均大于消极与中性条件(P<0.05);(5)体育锻炼干预后,实验组在消极情绪条件下前测的P3平均波幅显著小于后测(P<0.05)。结论:高心理应激大学生会表现出更多的负性情绪注意偏向,对负性情绪注意的警觉与脱离能力较差;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增强高心理应激大学生的情绪注...  相似文献   

13.
探讨体育锻炼干预对老年人幸福感的改善作用,是我国锻炼心理学研究及大众体育改革与发展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对老年人幸福感与体育锻炼领域的研究方法、体育锻炼干预效应以及心生理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发现已有的研究结果尚未清楚揭示体育锻炼与老年人幸福感的关系。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1)积极深入地探索两者关系的"剂量效应";(2)开发提高老年人幸福感水平的体育锻炼干预方案;(3)加强生理心理机制的分析与探讨。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体育锻炼干预改善老年人幸福感水平提供科学的参考和采用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干预方案提供可操作性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体育锻炼     
G806 9703552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刊,中,I]/喻坚//内蒙古体育科技.-1997.-10(2).-1-3(SML)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关系//精神卫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非健康的心理影响体育锻炼.G806 9703553浅谈健身运动中的问题及对策[刊,中,I]/刘东辉,徐荣生,王兰//甘肃体育科技.-1997(2).-42-43(SML)健身//训练法//美学//生理学//分析//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5.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当代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当前我国航海专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航海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航海体育锻炼是促进海上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改善其心理状态,调节情绪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体育锻炼     
G806,G804.82 20031722对超过7年体育锻炼年轻成年人的追踪研究和解释=Tracking and explan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in young adults over a 7-year period [刊,英,A]/Bourdeaudhuij I D,Sallis J,Vandelanotte C//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sport.-2002. 73(4).-376-385 表3参47(MYL)体育锻炼//成年人//行为//信心//健康//心理变化6806,G804.83 20031723公开体育锻炼与非体育锻炼者的易变智商运动成绩体会的重要根据=Evidence for the importance of  相似文献   

17.
运动心理学     
G804.8 9703103体质测定中的心理测试[刊,中,B]/杨士心//文体用品与科技.-1997(3).-25-26(XH)体质//测定//心理学//感知//能力//测试G804.8 9703104一种情绪研究新方法的介绍及其在运动领域里的应用[刊,中,A]/黄志剑//国外体育科学.-1997(2).-20-22参5(TY)情绪//测量//指标//方法  相似文献   

18.
羽毛球     
G847.148.6 20031987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竞赛心理障碍与调节方法=Thepsychological obstacles and its adjustingmeans for the badminton young athletes[刊,中,I]/潘妙玲(广西体育运动学校)//广西体育科技.-2002,23(4).-25-28,39参6(TY)羽毛球//少年//心理特征//心理调节//心理训练 运用体育运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分析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及其运动竞赛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训练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评定量表上海市常模的制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锻炼心理效益的科学评定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健康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运动健康促进理论与社会需求,在前期研究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研究编制了《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评定量表》,由主观体验、情绪活力、身体价值、人际感知和困境应对5个维度构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均表明,该量表具有可靠的信效度,可作为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的评定工具.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存在性别和年级的显著性差异,因此,分别制订了上海市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的性别常模和年级常模,为更好地促进不同性别、年龄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提供客观的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20.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F0003-F0003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定于2006年10月中旬在武汉召开全国运动心理学论文报告暨学术研讨会。大会主题为“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创新与重建”。现将征文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1征文范围●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运动心理学的应用问题●体育运动中的心理测量●体育运动中的情绪●康复中的心理学问题●过度训练与心理耗竭●心理技能训练●认知-行为技术●运动技能的习得与发展●锻炼的心理学效益●教练员的心理●体育官员的心理●运动员的退役与角色转换●运动队的凝聚力与团队建设●运动员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其他2报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