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教师薪酬激励制度几经变迁,其原因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制度相关,反映出高校教师薪酬激励制度的不同价值取向。20世纪80年代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教师薪酬激励制度以平均分配为价值取,向;20世纪80年代后期,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效率为价值取向的高校教师薪酬激励制度;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教师薪酬激励制度应以学术创新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报酬激励制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制定高校教师报酬激励制度一直是个挑战性的问题。对此,针对高校教师的特点,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师报酬激励制度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应用报酬设计的一些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得出了我国高校教师报酬激励制度的制定应以客观业绩计量为基础,辅之与主观计量相结合是解决高校教师报酬激励问题较为有效的模式;最后分析了激励制度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其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激励型薪酬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的薪酬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薪酬概念的界定,本文首先研究了薪酬制度对高校教师的激励作用,接着分析了大多数高校教师薪酬模式的特点,提出激励型薪酬模式代表着高校薪酬制度改革的新方向,最后根据公平性、竞争性、层次性、动态性和民主性的原则,运用有关薪酬激励理论提出一个高校教师薪酬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教师薪酬激励制度价值取向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教师薪酬激励制度几经变迁,其原因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制度相关,反映出高校教师薪酬激励制度的不同价值取向。20世纪80年代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教师薪酬激励制度以平均分配为价值取向;20世纪80年代后期,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效率为价值取向的高校教师薪酬激励制度;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教师薪酬激励制度应以学术创新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对高校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激励高校教师主动选择高境界的职业道德行为,强化教师角色意识和职业规范,需要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制度安排的宏观整合,需要高校管理制度的创新,完善激励和约束制度,有效地规范和调节高校教师的职业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当前中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制度不甚完善的情况下,高校教师师德现状对师德制度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制度公正是促进高校教师执业规范化的重要保证。公正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制度对高校教师个体职业道德内化具有促进作用,对高校教师个体职业道德的行为选择具有激励作用。为了促成制度目标的达成,在构建公正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过程中需要兼顾以下三大原则:高校教师自由优先性原则、制度激励多样化原则和终身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7.
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弗洛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社会比较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借鉴和应用过程型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中必须注意: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设置科学合理的高校组织目标;健全高校教师激励型薪酬体系;合理运用高校教师激励反馈机制;建立高校教师激励制度保障;营造公平合理的高校组织氛围。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学者就如何激励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问题研究上,普遍采用物质激励手段,忽视系统原理、动态原理、人本原理。参考FPA性格色彩学,将高校教师性格分为红色、蓝色、黄色、绿色性格,针对红色性格高校教师追求快乐,可采取制度激励和情感激励;蓝色性格高校教师追求完美,可采取评价激励和时间激励;黄色性格高校教师追求目标,可采取目标激励和榜样激励;绿色性格高校教师追求稳定,可采取督导激励和组织激励。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北大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为例,肯定了其在激励制度重建方面所做的贡献,也指出方案本身的纰漏,借以对我国高校管理中教师激励制度的重建以启示,并提出了强化我国高校教师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试析转型期高校教师激励效应的有效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期高校必须有效推进教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加快提升学术管理水平、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水平,为此需要有效运行教师激励机制。教师激励效应是否有效强化,是转型期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是否有效运行的根本标志。准确把握教师激励效应的基本特征、深入分析教师激励效应的制约因素、探索运用教师激励效应检验方法、探索强化教师激励效应的有效途径,是有效强化转型期高校教师激励效应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