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海舰 《新闻世界》2010,(8):152-153
电视同期声是现在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制作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节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使节目达到最佳效果。本文主要论述电视新闻同期声的发展,以及电视新闻同期声在运用过程中的一些使用技巧。  相似文献   

2.
从2013年"大数据元年"开始,数据成为了人们争相挖掘的"金矿",而在大数据思维下的视频网站自制节目从节目形态、节目制作方式、传播形式以及节目评估方式等方面均有所突破,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考察并分析了大数据在视频网站自制节目中的创新运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传统电视的借鉴意义,最后指出目前视频网站自制节目中大数据应用的困境与弊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电视媒体传播技术和制作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尤其在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中更能体现到他的发展速度,虽然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拥有较高的关注度但在节目特点、新闻资源、新闻观点及新闻深度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为了提高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关注度,我们应该创新思路、谋求其发展趋势、加强观众的参与互动及专题节目的深度,提出有建议性意见,把新闻专题节目编排的更有价值,吸引更多观众收看节目。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节目的数字化制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群 《现代传播》2003,(4):44-46
本文对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在数字化环境中生存,从技术制作角度,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主要内容包括一、电视的数字化与网络化;二、新闻频道的技术结构;三、新闻频道的制作系统等.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新闻报道的方式之一,要做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需要从节目本身特点及制作两方面入手,研究其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节目制作,而制作效果如何又直接关系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收视率,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重点针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及制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后期编辑,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中,是作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工作系统而存在的,在一定程度上相比较其他工作来说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和难度性,是一档优秀电视新闻节目的基础和必要工作。因此,本文充分借鉴国内外优秀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后期编辑经验,就声音、文字和画面浅谈了后期编辑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性,并深化对后期编辑工作的认识,提出了具体的编辑工作方法与编辑方向,以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对后期编辑的运用情况为基础,阐述并得出了后期编辑直接决定和影响了电视新闻节目播出的最终质量,增强了电视新闻节目作品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吴霜 《中国传媒科技》2013,(10):133-134
媒介即技术,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会对信息的传播方式带来巨大变化。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当下媒体传播信息的形式,而且也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新媒体的出现,给电视新闻节目带来冲击和挑战。新媒体本身所固有的特点与优势,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提供了新的方式,使得电视新闻节目在新技术的影响下,寻求到了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是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主角。中美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制作的异同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具有"杂"、"活"、"稳"节目形态的共同特征;二是存在"高"、"全"、"冷"制作方式的异同;三是存在"多"、"少"、"弱"等节目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审美意识的提升以及媒体技术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以满足观众不断提高的观看需求与心理需求.与此同时,音乐这一要素在电视新闻制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理地在新闻节目中运用音乐能够有效提高其传播效果.本文在分析当前音乐在电视新闻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基础上,对如何在电视新闻中合理地运用音乐元素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此来推动电视新闻行业的有益发展,给观众带来更多制作精良、情感丰富的电视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与应用,各种信息传播的速度日益加快,其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信息传播具有即时化的特点。相对来说,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制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也给电视新闻节目制作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情况与难题。虽然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弊端,有利于准确把握时代发展不断跟进并加快信息的传播,但是电视新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信息内容选择与传播途径上面对的人们太广泛,不同层次的人们对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需求不同,很多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缺乏一定的个性化色彩。因此,本文将立足于电视新闻节目所面临的挑战准确把握新媒体环境与电视新闻节目本身的特点,创新思路勇于面对和接受挑战,把握好时代发展的潮流全面推进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1.
VIZRT虚拟演播室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也是一种虚拟布景技术。在预报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引入,使其在画面表现方式的多样化、画面内容的丰富性、场景的快速转换等方面都有了创新,实现了传统电视节目制作设备无法实现的节目制作效果。体现在海洋预报节目画面中,主持人与画面和观众的互动,使得预报内容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本文对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和在海洋预报节目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冯杰 《今传媒》2011,(9):120-121
作为一种新兴的主持人类型,记者型主持人集记者、主持人角色于一身,拉近了新闻采访与受众的距离,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喜爱。他们在节目中的表现直接影响到大部分受众对社会事件的认知,因此必须加强其舆论引导能力建设。本文以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为线索,从议程设置、镜头真实、报道方式、权威性和理性解读等五个方面入手,尝试探析记者型电视主持人如何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闻剪辑作为新闻制作重要环节,其工作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最终录制的电视新闻节目的成败,因此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新闻剪辑技巧,从而提升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收视效果。本文分析了电视新闻剪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电视新闻在剪辑中的技巧。  相似文献   

14.
和传统的线性编辑方式相比,非线性编辑系统能够在制作电视新闻节目中,通过显示屏清楚地看到全部素材的信息与内容,同时可以逐帧调整和后期处理画面,任意抓取素材信息,对全部的相关素材进行组合与排序。除此之外,特效设置较多,可以有效处理画面。对此,文章以《今晚九点半》节目为例,对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电视栏目的生存越来越艰难,所有电视新闻节目也在重新审视自己的突围之路。在不断提升节目质量的整体要求下,节目包装自然也要随之水涨船高。本文针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包装,从主持人包装、演播室包装、后期制作包装以及外围包装四个方面进行了概括性的列举和论述,为制作电视新闻节目的同行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徐伟 《传媒》2023,(19):33-35
大数据对电视媒体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数据赋能”为视角,全面分析大数据对电视新闻内容生产、市场预测和生产链重构这三个方面的意义,指出大数据赋能电视媒体深度融合的路径。本文认为,电视媒体深度融合要从用户管理、节目制作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大数据的应用模式,充分利用好数据赋能。  相似文献   

17.
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流行带动了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本文以《成视新闻》与《零距离》为例说明中国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表现为:硬新闻软化、软新闻浅表化;视觉效果丰富化;听觉效果戏剧化等方面。电视新闻从业者应正确对待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使之正确地为新闻服务。  相似文献   

18.
李茂华 《报刊之友》2014,(11):131-132
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流行带动了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本文以《成视新闻》与《零距离》为例说明中国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表现为:硬新闻软化、软新闻浅表化;视觉效果丰富化;听觉效果戏剧化等方面。电视新闻从业者应正确对待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使之正确地为新闻服务。  相似文献   

19.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新闻节目制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新闻节目的技术与形式都有了明显改进。引入数字技术后的新闻节目有效改变了观众的观念与节目制作理念,在细节处理、观众互动、背景展示等诸多方面极大提高了新闻节目质量。本文首先指出了数字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研究了基于数字媒体技术发展新闻节目的发展方向,希望有利于推动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化的不断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关于其无线性设备的出现,必须对电视画面的特技处理和普通的简介之间实现无缝隙连接。除此之外,随着电子科技的种类越来越多,我们对待电视的编辑效果也越发奇妙,其中制作效果必须能够达到想象中的要求,本文主要结合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作用,探讨网络化发展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有效应用,从而推动电视新闻节目更具可看性,吸引更多受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