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几乎任何人都具有多重性格.在这些多重性格中,有些方面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但也印证了哲学上的那句话:“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多重性格实际上是事物多样性在人身上的具体体现。三国时代的刘备正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他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爱哭,一是会用人。本文将刘备在不同时期的哭和用人作为线索,  相似文献   

2.
3.爱哭的“烦人”宝宝林林是个爱哭的男孩子。搭积木倒了他会哭,不小心摔了一跤他会哭,小朋友不跟他玩他会哭,玩具坏了他会哭,拼图拼不好他会哭……面对爱哭的林林,妈妈感到很烦恼。  相似文献   

3.
答父母问     
男孩爱哭怎么办湖州一位母亲来信说:我儿子5岁了,有个让人厌烦的毛病——爱哭。不答应他的要求要哭,说他几句也哭,他自己想做的事做不好也会哭。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答:男孩子爱哭,会使人觉得缺乏男子汉的气概,软弱无能,容易被人笑话。但实际上,孩子爱哭,应考虑教育方法的问题。有的孩子当他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或要求遭到拒绝后,就用“哭”表示不满和反抗,甚至以此要挟成人。成人也往往会怕孩子哭闹而迁就孩子。另外,成人对孩子过分保护和娇惯,也是造成孩子爱哭的原因。成人过多包办代替,使孩子缺乏适应环境的能力,遇到困难、委屈时,就用“哭”向成人求助。  相似文献   

4.
案例分析浩浩是中班小朋友,他是一个爱哭的男孩:下棋输了,他会哭:老师批评他了,他会哭;没人跟他玩, 他会哭;不小心摔了一跤,他会哭: 积木搭到一半倒了,他也会哭……总之,只要碰到稍不如意的事,他就哭。面对这个爱哭的宝宝,妈妈感到很烦恼。  相似文献   

5.
咱班王承东最爱哭,又因为姓“王”,所以有调皮鬼就赐予了他一个雅号——“哭王”。这“哭王”可真名不虚传,一个月至少哭10次,平均每个星期不少于两次半。以至陈老师为他作了一个特殊规定:“如果你一个星期最多最多只哭一次,那么每月的行为规范示范生评比就优先考虑你。”我们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6.
儿子爱哭,随着年龄的增长丝毫没改。若以“男儿有泪不轻弹”来论,儿子怕最不“英雄”的了。其实,儿子从小有坚强的一面: 二三岁患重病,天天打青霉素喝中药,没哭过;初到城里,城里孩子嘲笑他,瘦弱的儿子被推倒在地也没哭,勤奋好学的儿子经历高考失败, 更没哭,反而一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模样。可儿子具有双重性格,他的坚强与爱哭成了一对难解的矛盾结, 儿子一步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7.
笑比哭好     
刚入园的幼儿不爱说话,不爱笑,其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快乐。如果教师能组织有趣的活动吸引幼儿,让幼儿发现幼儿园是快乐天堂。那他们就会活泼开朗、积极愉快。活动《笑比哭好》就是根据幼儿爱哭的特点设计的。我给每个幼儿一面小镜子,让他们自己演示或结伴演示哭与笑的表情,讨论“笑好还是哭好”,然后让他们画笑脸和哭脸。孩子们又是照镜子,又是画图,可高兴了。连平时最爱哭的那个孩子也笑得美极了,而且只画笑脸不画哭脸,他说:“哭脸不好看,我以后再也不哭了。”此后,我要求幼儿每天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老  相似文献   

8.
治哭     
小王盛,长得虎头虎脑,结结实实,健康白净。说不上他有什么大缺点,可有一点:爱哭。这种哭是一种语言。说它是种语言,是因如今的孩子们都有类似的功能。奇怪不,不愁吃不愁穿,没有冷没有寒,不遭苦不遭疼,偏偏把笑的功能错按在哭的神经上。瞧,又哭上了,这回是示意当老师的我过去呢! “不就是他拿了你的玩具吗,也值得一哭?”我冷冷地甩过去一句,“让我来教你一招。”我凑在他身边,如此这般,原想让他下次碰上时再使用的,不料他东边日出西边雨,瞬间就收起了哭脸,笑容可掬地转向小伙伴:“请问,您能把积木还给我吗?”人家能不还你吗!当老师的我就站在你身边,那小子不看僧面总不能不看佛面吧!  相似文献   

9.
沙漠玫瑰     
总认真贯彻落实“女孩哭吧哭吧不是罪”“我是女生,爱哭的女生”,确信“女人是水做的”这一理论的正确性,于是呢,“女孩子自然会脆弱些”的思想顺理成章地成了我在挫折面前哭鼻子的最好借口。不顺心,就哭吧。  相似文献   

10.
教育问与答     
黏人 Q宝宝两岁半,特别爱哭,经常跟在妈妈的屁股后面一边哭一边叫“妈妈抱”。有时候跟他讲道理他会说“宝宝不哭了”,有时候说什么也没用。管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我就免不了对他嚷嚷,可事后又后悔不已。是不是家庭成员太少,宝宝太孤单?还是宝宝的性格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曹冉 《中学生博览》2023,(33):72-73
<正>“老师,快救救我吧,我们班的‘玻璃心’把我整的都快emo了!”直肠子肖爽一脸惆怅,满眼无助地跑过来。因为同学子晴,肖爽已成为心理办公室的常客。爱哭的子晴从小学起就是有名的“玻璃心”,考试考不好了会哭,作业没写完会哭,回答不出问题会哭,同学说话重了会哭,甚至有时因为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也会默默地哭起来……敏感爱哭的子晴情绪不稳定,在班里也没有朋友,成为班主任重点关注和照拂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女儿小时候遇到麻烦时,我常喜欢和她做一种“提问——回答”的游戏。常常是妈妈很大声地提问“:选择快乐还是选择不快乐?”女儿更大声地回答“:选择快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年时期,是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性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出生后,我就在考虑,女儿将来在处境艰难的时候,如果她能懂得选择快乐,就能笑看人生,继续愉悦地生活。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教育孩子学会“选择快乐”。孩子你别哭孩子嘛,哪有不哭的,只不过是爱哭、不爱哭,好哭、不好哭的区别而已。女儿满月后,我和她转移阵地,来到农村的奶奶家(我和先生两地分居)。由…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塑造了刘备善“哭”的性格特点。对于他“哭”的原因和目的,我们应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他的哭,为立业,为求才,为兄弟,为求生。从个人生活到政治主张,再到用人治国,一应俱全。所以对刘备“哭”的研究与剖析是理解和把握刘备形象所不应忽视的一点。  相似文献   

14.
<正>我的妹妹是“限量版”的,从很多方面看都是。她虽然看起来很可爱,但是特别爱哭。她从出生就爱哭,一直哭到上小学还在“精进”这项技能。妹妹的哭声常让我很烦躁,让爸妈很抓狂。我们只能盼着她快快长大,长大后她也许就不爱哭了。可我们的期望落空了。  相似文献   

15.
论曹操     
论曹操,无非就两种,喜欢他的就说是能臣,不喜欢的就说是奸雄,可能与其子曹丕篡位有关,也可能与其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关,但因此就说他奸,未免有些委屈了他。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时,否定了无数三国人物,唯指着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其实高看了刘备,只有这位擒吕布,平袁绍,灭刘表的曹操才更胜一筹。在当时的三国时期,有多少英雄豪杰死在马背上,而曹操那样驰骋沙场,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物恐怕是寥寥无几。当时曹操却不想  相似文献   

16.
坠落仙灵     
我一向是个爱哭的孩子,之所以称为孩子,是因为我找不到比孩子更能形容自己的词语。然而离开蚀那一天,我没有哭。黑夜的四周冷得怕人,我就这样竖起衣领,呼出一团白腾腾的雾气,转过身,背对着他们的尸体,不停的走,都没有回头,亦没有悲伤或恐惧。每当我无辜地睁大眼睛时,胭总会捧着我的脸,叹口气,说:“裳,你太孩子气了。”我记得他眼里的心疼,当然还有失望。而蚀总是会狠狠的瞪着我“凝裳,你这个狠毒的女人!”然后我就会笑,我大笑。我狠毒?是谁曾经说过我像玻璃般易碎?是谁说会保护我?是谁说无论以后怎样永远把凝裳放在最重要的地方?而后来,只不…  相似文献   

17.
有个女同学,她虽然活泼好动,但是有个弱点——爱哭鼻子。就连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她也会为之哭个没完没了。有一次,那是上学前班的时候,老师让她背诵课文,她只背了一半,另一半想不起来了。这时,她看到老师用期待的眼光看着她,同学们的几十双眼睛也都注视着她,她就“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老师说:“你会背就背,不会背就多读几遍。这样爱哭,还是好学生吗?”可是她仍然哭个不停,直到老师叫了另外一个同学,她才止住了哭声。还有一次是在姥姥家(那时她已上二年级了),她起床时发现时间不早了,就“哇”地大哭起来。姥姥急忙走了过来,对她说:“好  相似文献   

18.
孩子五年级,虽说是个男孩子,但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哭。他小时候,我不懂教育经常打他,又不准他哭。现在我改变方法了,可他还老是爱哭,就连老师找他谈心,他也要哭。我问他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班长     
她就坐在我的前面,在上课时架起一副眼镜,是她的习惯;自习课时就管起纪律,是她的职责。她就是我们的班长——王丹。爱哭的班长一提到她,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爱哭,往往为了一点很小的事就能哭起来。比如有人不小心把她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她就开始“下雨”,班级得不到流动红旗,她也哭,拔河比赛输了也要和其他女生一起“浇灌地面”,甚至连那次班会后,每人写两份稿,一份给她,一份给蔡忆,只因给蔡忆的比给她的多了几份,她就趴在桌子上流眼泪。对此我可是深有感触:“幸亏她不是小龙女,一哭天上就会下大雨,不然这世界不早就山洪爆发、河水泛滥成…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小女孩,她呀,平时最爱哭鼻子了。走路不小心绊倒了,就大声哭“:哇哇,疼,谁来拉我。”看到小花猫对着她叫,就大声哭“:走开走开,别咬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也会偷偷的掉眼泪“:爸爸,妈妈,你们快回来,黑,我怕。”每当小女孩大哭的时还是爱哭啊?”“不是我自己要哭的,是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