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喜文 《体育世界》2011,(12):63-65
在羽毛球后场反手过渡球是羽毛球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需要在教学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对比分析,探寻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萍萍 《羽毛球》2021,(3):96-99
当我方处于被动状态下,击球位置在反手区域的膝盖高度时,可采取后场反手被动击球技术来进行过渡。后场反手被动技术可以根据战术目的来选择反手被动高远球技术或反手被动吊球技术,后场反手被动技术也是羽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中教练们需要重点掌握的一项技术。了解更多有关技术的考核要求,有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3.
羽毛球反手高远球技术是后场进攻的重要技术,也是教学和训练中最难克服的技术,本文分别从反手高远球的技术特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剖析,旨在为提高反手高远球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萍萍 《羽毛球》2021,(1):98-101
吊球技术和高远球技术一样,可以分为正手击球、反手击球和头顶击球。其中,在后场反手区域用正拍面在头顶左上方吊球,叫后场头顶吊球技术。后场头顶吊球技术是将底线反手区域的球,用正拍面绕头顶击至对方前场区域紧靠边线两角的近网球技术。后场头顶吊球技术是羽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中教练们需要重点掌握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5.
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发现,羽毛球运动后场高远球技术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技术,所以如何提高后场高远球技术是初学者学习羽毛球运动的前提。文章对后场高远球技术分析,得出熟练掌握握拍、挥拍和后场移动步法,初学者就更容易打好后场高远球。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世界前5名优秀羽毛球女子双打运动员在2019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1/4决赛、半决赛及决赛中的发接发技战术运用进行数据分析,旨在为羽毛球运动员的多元化发展方向提供思路。方法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等。结果发球大部分以反手发网前场1号区为主,并以前场5号区、后场4号区及6号区为辅助进行技战术相结合的发球方式;接发球过程中,女子双打运动员如遇到对手反手发网前球,接发球方则以推压、扑球为主,其次是抢搓、拨及挑球,如遇到对手发反手后场球,接发球方则以杀球为主,其次高远球、吊球与之配合使用。结论运动员在加强训练的同时,也要研究其他国家优秀组合的打法,做到科学训练,让技术全面发展、娴熟多变。  相似文献   

7.
李明川 《精武》2012,(1):22-23
羽毛球击高远球是羽毛球后场三大技术的基础,是后场进攻的的主要手段,对于初学者来说该技术比较难掌握,球击到对方场区底线的成功率都很低,笔者阐述了该技术的具体要求并总结影响高远球击球效果的关键环节,提出了关键环节的学习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冠亚军决赛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冠亚军决赛的比赛录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局,谢无论是在网前挑后场球还是击高远球都习惯打张的反手位,而张对于对方的反手高远球应对自如,谢对于张的网前球判断不到位,出现较多的失误使对方直接得分;第二局,谢在发球方面变化较多,张对于谢的网前球大多数选择挑后场,在高远球方面。谢的次数要比张多。反复调动对手,谢的技术特点得到了充分发挥,网前吊球的次数和质量都比第一局要高;决胜局,张在发球上有所变化,挑后场球次数谢明显高于张,张在双方体力均透支的情况下敢于主动进攻,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和过硬的心理素质,网前球的处理方面,谢主要进攻张的反手位置;张获胜的原因主要是大赛经验丰富,心理素质过硬,自我调节能力强,临场变化能力强,意志力坚定等。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对2014年羽毛球法国公开赛男单决赛中的发球、前场、中场、后场、主动得失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发反手网前球双方使用最多,周天成的发球技术较为单一;搓放球和挑球技术在前场使用较多;中场方面,王睁茗和周天成在中场主要运用平抽平挡和网前放小球技术;后场使用最多的是杀球、正手吊球、高远球和头顶吊球技术,反手吊球使用率都较低;双方主要的得分方式是通过杀球和网前扑球技术.  相似文献   

10.
羽毛球活动是高中学生喜欢参与的体育项目之一,可是学生的发球技术却良莠不齐。本文从羽毛球反手发网前球技术特点、技术详解、教学与训练、常见问题及对策四大方面进行论述。对于羽毛球初学者熟练掌握反手发网前球技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有一定羽毛球练习基础者,可以有效提高反手发网前球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统计分析法对2008年、2012年以及2016年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李宗伟的技战术进行观察分析,主要分析他在前、中、后场的技术运用特征.结果显示:李宗伟反手网前球使用上明显高于反手平高球,发球具有突变的特征;前场主要以搓放网前小球为主并配合一些勾对角和扑球来改变回球路线获得主动进攻得分机会;在中场技术中使用率最高的为平抽平挡技术;后场主要通过杀球进攻的方式获得主动得分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以2011年世界羽毛球系列赛总决赛女单决赛的电视直播收视数据为主要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对世界排名第1的王仪涵和印度名将内瓦尔的发球、前场、中场、后场技术以及双方的得失进行统计分析,试找出2人之间的差距。结果表明:在决赛中,由于中国的王仪涵在比赛中前场的小球、中场过渡球、后场的劈杀球等技术还有待提高。在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以上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在羽毛球比赛中,不管是单打还是双打,反手发网前小球在整个发球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高。羽毛球反手发网前小球也是羽毛球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但在一般情况下,羽毛球反手发网前小球的学习课时只有2~4学时,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需要一些技巧。通过6年的羽毛球教学实践,笔者摸索出了一些反手发网前小球的教学技巧,供参考。一、羽毛球反手发网前小球的教学技巧技巧1:控制反手发网前小球的球的飞行  相似文献   

14.
佘曦 《体育师友》2007,(1):26-27
一、前言: 过渡球技术是羽毛球高水平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一种技术。过渡球的运用主要是为了能更好的调整,为下一次进攻创造有利的时机,便于更好的防守。而过渡球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场上技术水平的发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寻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后场击球后单脚落地对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损伤的影响,通过比较正手、反手场区头顶击球单脚落地时躯干加速度及运动变量的差异,寻求运动风险的变量因素。10名优秀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穿戴三维加速计进行单打比赛,使用同步摄像机记录产生超过4g加速度的时刻,分析了加速度>4g时着陆点躯干倾斜角和髋关节外展角。结果显示:在头顶击球过程中,正手场区和反手场区的躯干侧弯及躯干加速度存在差异,反手区头顶击球时横向加速度大于正手区(P<0.05,es=0.706);反手场区单脚落地时躯干倾斜角(24°±7°)大于正手侧(17°±13°);正反手两侧躯干倾斜角均大于先前报道的受伤角度,反手侧的髋外展角(23°±11°)大于正手侧的髋外展角(-1°±8°);反手场区的3个轴的加速度与躯干侧弯、髋外展角度均呈显著相关性。反手场区头顶击球后,单脚落地姿势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落地姿势相似,反手侧躯干过度侧弯和高风险落地姿势可能与羽毛球比赛中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羽毛球正手和反手击球技术是羽毛球技术中的核心,文中对羽毛球技术课程正手和反手击球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创新、尝试和改革,将传统的正手和反手击球技术的顺向的教学顺序,改变为反常规的逆向的教学顺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竞技水平的提高,羽毛球作为隔网对抗的运动项目观赏性越来越强,也越来越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运动员在赛场上需要前、中、后场的各种技战术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每一分成绩,后场技战术的使用率达到了25%以上,表明羽毛球后场技战术在羽毛球击球技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30场比赛后场技战术使用情况进行深层次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后场技战术虽然不是主要的得分手段,但是只要技术过硬、运用得当,依然是获取高分的必要手段。并且研究的结论可以为训练队、运动员的训练或者教练员的执教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将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高到另一个高度。  相似文献   

18.
对林丹和斯里坎斯在2014年羽毛球中国公开赛男单决赛中的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发反手网前球是双方使用最多的发球技术;搓放球和挑球技术是前场使用最多的2项技术;中场技术使用方面,林丹网前放小球技术使用较多,斯里坎斯运用平抽平挡技术较多;后场使用最多的是杀球、正手吊球、高远球和头顶吊球技术,反手吊球使用率都比较低;双方主要的得分方式是杀球和网前扑球技术;双方失误相当。  相似文献   

19.
(四)后场接球步法:由场地中心位置的后场区域移动接球的步法称为后场后退步法。后场后退步法根据后场正手、反手和头顶击球姿式的不同分为后场正手后退、后场头顶后退和后场反手后退三种接球步法,在此只介绍前两种后退步法。后场正手后退步法:身体面对球往身体右后侧的后场区域移动接球的步法称为后场正手后退步法。起动后右脚向来球方向后退一小步。左脚紧接其后蹬地向右脚并一步,重心放在右脚上,呈后场高手击球的准备姿式,此时左脚后摆,右脚用力蹬地向前交叉起跳接球,  相似文献   

20.
姓名:鲍春来身高:1.90米体重:78公斤籍贯:湖南出生日期:1983年2月职务:中国羽毛球国家队主力队员主要成绩(单打): 2000年世青赛冠军2001年丹麦公开赛冠军2004年汤姆斯杯冠军成员2006年汤姆斯杯冠军成员图解这是一组后场击球技巧的连续动作赏析图。上图演示的是后场反手杀球技术动作要领,而下图演示的则是后场反手击高远球的技术动作要领。这两组在后场反手击球技术的运用主要依据实战中的战术需要而使用。在实战中还可以击出各种线路变化的反手高球、吊球和杀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