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卫军  王美逸 《精武》2012,(17):45-45,47
德育是学较教育的重中之重。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与德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文章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探索了体育与德育的相互关系,以及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通过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才。  相似文献   

2.
张伯苓学校体育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张伯苓的学校体育思想进行研究.张伯苓的学校体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明确提出德智体三育不可偏废,重点研究了学校体育课程的建设问题;既有对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的认识,也非常重视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张伯苓较为深刻地认识到了学校体育对个人身心发展、民族复兴、国家繁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谭志刚 《体育世界》2012,(5):139-140
德育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应积极加以探索。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路是:教师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科学严谨的教学组织手段,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言行;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潜移默化实现德育教育目的;利用偶发事件,因势利导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德育应该从小学生开始抓起。小学校园中的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校园体育活动中的德育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具有隐蔽性、多样性、学生易接受性和主动性,是其它教育形式难以替代的。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研究校园体育活动的德育功能,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不可取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下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有着广泛的教育内容,不仅有体质健康教育还有智力、心理教育,并且还贯穿德育、美育。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内容十分广泛,与多种学科、复杂社会现实、学生的成材规律和思想实际均有联系,要想在极其有限的课堂里把如此宽泛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并使之容纳,那是不现实的。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实践活动,激发他们除了课堂上学习外,还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  相似文献   

6.
在民俗体育、社区体育概念梳理的基础上,构建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模型,结合互动实践法探索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互动机制,以促进体育教学教改、探索相关策略和应对方案。最后根据综合分析和专家访谈相结合法,分析民俗体育教学实践与社区体育活动互动绩效,以期为高校民俗体育教改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传统体育与人文教养结合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乐文化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它包含了丰富的体育与人文教养相结合的思想.礼乐文化把"修身"作为道德培养的起点,而修身通过举止礼仪,由外至内地改变人的性情.礼还是政治、军事、典礼等的统一体,具有强烈的体育活动功能.其中的射礼是从战争活动中独立出来的典型体育活动仪式,它把体育和德育融为一体,礼所包括的乐舞等传统文化形式也具有锻炼身体、转移人的性情、培育道德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具有与其它学科的不同性。本文从直观性、感化性、实效性、立体性等方面对德育渗透的特征做了概述,归纳了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对体育教育中德育渗透的形式从语言渗透、体式渗透、隐性渗透等方面作了有益探索,提出了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传统伦理思想与体育进行辨析.研究认为我国传统体育活动特别强调"德性为先"、"武以载道"、体德相结合.体育重视伦理道德,能充分彰显体育的教化功能,可调动国家政府力量重视和发展体育,可使体育更加文明和真实.体育过分重视德育,易淡化或泯灭体育的竞技性,不利于体育更高更快发展.体德相结合只有比例得当,才能使体育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并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中去,体育也不例外,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把握当代少年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认清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  相似文献   

11.
浅谈《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其特点是寓教育于体育活动中,同其它学科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指出,要以德育为首,追求育人的综合效率。体育课常常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因为几乎每堂体育实践课都有游戏活动。体育游戏可以全面锻炼身心,帮助少年儿童认识客观事物,促进德育智力发展,陶”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3.
王晓艳 《体育世界》2007,(10):31-33
体育俱乐部作为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组织形式。但其无论在实践探索还是在理论研究上尚处于初创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对体育俱乐部型的高校体育管理模式进行探索,以期能对新时期高校的体育管理工作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揭示数字体育的概念,构建相关理论体系,探索数字体育优势特征以及分析发展数字体育中应注意的技术应用问题等。从信息技术视角审视、观察、探索新技术带给中国体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新手段,期望能够通过深化认识,更好地引导体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活动,提高体育信息化水平,以信息技术的优势支持作用推动体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德育渗透,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体育教学的新途径。分析德育与体育的关系,探讨学校体育德育的内容,阐述学校体育德育的功能。基于“乐练赛”体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探索德育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路径,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其主要体现在: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意志力,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规范学生“健康行为”;从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塑造学生体育品格,促进其“体育品德”的形成。“乐练赛”体育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切身体会,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兼顾技能、体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思政的全面推进,体育在学科德育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体育学科所承载的学科知识技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利用体育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完成音乐学院学生体育学习任务,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品德与价值观,与学科德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通过对体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的理论分析,明确体育课程协同育人在学科德育中的价值,对音乐学院体育与德育协同育人路径进行探索,旨在促进体育与德育协同育人效应在音乐院校体育课程中得到充分发挥,为培养高素质的音乐艺术专门人才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的体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梁启超的体育思想,他提出了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为教育上缺一不可之物和"尚武"强国的军国民思想,并从"新民"视角阐释了体育的作用。梁启超的体育思想对我国当代体育教育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体育思想再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体育观为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体育指明了方向.毛泽东体育思想的精髓是对体育、德育、智育关系的论述,及其提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毛泽东体育思想确立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根本宗旨和基本任务,促进了体育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卢梭体育思想进行研究,总结出卢梭体育思想包含3方面特征:遵循自然之道,体育在各育中具有第一性,德育、智育、博爱、国民教育等次之;在自然中提炼体育锻炼的素材和方法;循序渐进,将体育贯穿于各个成长时期。卢梭体育思想给学校体育带来的启示:正确认识学校体育的教育地位;升学及就业不应成为学校体育的阻碍;让学生爱上体育课;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1999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