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师:我是一个14岁的女生,我多年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中,而如今妈妈又结婚了,我该如何去面对这一切?请您告诉我。娟娟(山东济南)娟娟:我想你一定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也一定比同龄人更早地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事艰难。同时,我也很敬佩你的母亲,我想她是很爱你的,因为在这样一个充满压力的环境下,一个单身女性带着孩子生活并不容易。你能感觉到妈妈这几年的辛苦吗?所以,作为一个懂事的孩子,你应该为妈妈、为你又有了一个家而感到高兴。当然,新家庭中也许会有很多新的矛盾出现,这是很正常的,不要把矛盾看得太严重。而且,当一个矛盾出现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菁灵姐姐:你好,我是一个14岁的女生,我多年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中,而如今妈妈又结婚了,我如何去面对这一切?请您告诉我。娟娟我想你一定是个非常早慧的孩子,也一定比同龄人更早地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所以我相信你会很好地处理好新家庭的关系。同时,我也很敬佩你的母亲,我想她是很爱你的,因为在这样一个充满压力的环境下,一个单身母亲的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作为一个懂事的孩子,你应该为妈妈又有了一个家而感到高兴。因为子女之爱,是永远不可能代替夫妻之爱的。当然,新家庭中也许会有很多新的矛盾出现,这是很正常的,不要…  相似文献   

3.
教育无痕     
一个7岁的男孩和妈妈去朋友家做客。他和这家同龄男孩子乐乐玩电脑里的游戏玩得很开心。乐乐邀请他晚上住下,继续快乐的游戏。男孩子求妈妈意见。妈妈了解到乐乐家还有别的事,孩子留下来是不方便的。可妈妈的解释孩子又听不进去。这位妈妈想了想对孩子说:“儿子,爸爸出差不在家,如果你晚上也不回家,妈妈一个人在家会害怕的。现在你是家里惟一的男子汉,有你在,妈妈就不怕了。”男孩子听了妈妈的话后,  相似文献   

4.
这样的情况,在你家里是否经常出现?妈妈在指责孩子时,孩子辩驳道:为什么上次我这样做你是同意的,这次却要骂我呢?又或妈妈在称赞孩子乖时,爸爸冷不防走来浇冷水:“有什么好表扬的呢,又没得到小红花“。不知道父母听了孩子的回话和爸爸的冷言冷语有何感想?在教导孩子的时候,父母很容易态度不一致,或各走各的路,甚至朝令夕改,往往让孩子无所适从。我们来看一看以下问题,它可帮助你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一个双重标准的父  相似文献   

5.
孩子是妈妈的希望,妈妈的未来。每个女人,从知道自己要做妈妈的那一刻起,忧郁便已深深地印在了她的心上。孩子,当你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就开始了幸福的忧郁。妈妈强忍着不去碰某些食物,因为担心你营养失衡;妈妈身体不舒服时,会拒绝吃药,因为担心你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当你在妈妈肚子里拳打脚踢时,妈妈会因你的活泼好动而兴奋,又会担心你哪儿不舒服;当你在妈妈肚子里稍稍安静一点儿后,妈妈又会担心你是否一切都好。在你出生时,妈妈顾不得巨大的疼痛,惟一的企盼就是:上帝啊,请给我一个健康的孩子。可是,我的孩子,当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相似文献   

6.
正畅销育儿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关于表扬孩子有一个很恰当的比喻——"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使用强效药有一定的标准,需要谨慎小心,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因为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1.夸具体不夸全部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相似文献   

7.
父母在为孩子做教育投资选择时,一定要有清醒的目的,明确的标准,不能盲目赶潮流或相互攀比。●孩子的兴趣您首先要考虑的是孩子的兴趣。孩子有兴趣,才会愿意学、用心学,才可能有理想的效果。一位妈妈本想让孩子学钢琴,孩子说不喜欢弹钢琴,而喜欢拉二胡。这位妈妈没有强迫孩子,她领孩子到一个教二胡的老师家中,陪着孩子看别的孩子学拉二胡。看了几次,妈妈问:“你也看到了,拉二胡是很苦的,需要很认真地训练,你现在还想学吗?”孩子说还是喜欢,再苦也愿意  相似文献   

8.
杨建军 《湖南教育》2003,(24):26-26
一位母亲从市场上买回一个菠萝,好奇的孩子被这个从未见过的东西吸引住了。这位母亲可能会有两种方式对待孩子的好奇:一种是告诉孩子“这是菠萝,它的外面很硬,有很尖的刺,你不要去摸它!它很重、可以滚动、可以吃、很香。”另一种方式是母亲告诉孩子“这是菠萝”,然后,就把菠萝放在孩子面前的地板上,自己先去把买回来的东西处理好。好奇的孩子一定会对这个菠萝“采取行动”,比如,他可能伸手摸了一下,又赶紧把手缩回来,并且对着妈妈喊:“妈妈,这个菠萝很刺手,我被它刺了一下。”妈妈回应:“是的,孩子,菠萝会刺手,不要紧的。”于是,孩子又尝试…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故事:妈妈很爱她的孩子,从小就不让他做一点点家务活儿,如果他准备帮妈妈去刷碗,妈妈会说:"宝贝,小心呐,如果碎了可了不得,它会伤了你的手。妈妈会心疼!"如果他准备拿起扫帚去扫地,妈妈会说:"宝贝呀,这个不用你去干,你只要用心读书就可以了。"时间长了,这个孩子就会想了:哦,原来,我啥都不需要干,只要待着看书就行了。  相似文献   

10.
吕斌 《家长》2009,(5):32-33
“我的孩子比你的强”、“我的教育方法比你的好”……身为妈妈的你,这样的话是不是听着很耳熟?也许是听过,甚至是说过。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外界的压力迫使我们去竞争,比工作,比生活,还要捎带上比孩子。不过,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会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压力,甚至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相似文献   

11.
你的问题听起来很简单,亲爱的孩子,其实又很难,我们成年人也很难回答。最简单的回答就是:使我们生病的是细菌,是微小的、敌对的生物,它们通过空气或一个伤口进入了我们体内。可为什么你的爸爸也许得肺炎,而你的妈妈却没得,虽然两个人睡在一张床上,细菌毫无疑问会从一个人身上游走到另一个人身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婴儿懂得用哭叫来呼唤妈妈,而当妈妈为他换好尿布时,他便会又伸胳膊又蹬腿,以此表示自己很满意妈妈的做法。对于一个7个月大的孩子来说,如果妈妈抱着别的孩子表示亲热,他会“气怀”。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情绪“表情”会越来越丰富。  相似文献   

13.
拔牙     
这些天,我又有一颗牙齿有点松动了,只要轻轻地碰它一下,就会觉得很痛,就像有一个“定时炸弹”长在嘴里。但妈妈却非常高兴。我生气地说:“人家都要疼死了,你还高兴。”妈妈说:“傻孩子,你每掉一颗牙,就会长高一点儿。”  相似文献   

14.
这是发生在外国的家庭故事:一个小男孩长得很俊秀,平时总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可是这天放学后,他的衣服搞得很脏,而且脸上青一块肿一声。妈妈关心地问:“宝贝儿,你今天怎么了?谁欺负你了?”孩子说:“对不起,妈妈,我不想告诉你。”妈妈也就没有接着问下去。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类似的事,不少父母通常会对孩子刨根问底,即便争端是由自己的孩子引起的,只要发现自己的孩子吃亏了,就会兴师问罪,至少可以说别人的孩子不能把自己的孩子打得那么狠。人际交往中发生冲突是很正常的,妥善处理人际冲突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人…  相似文献   

15.
邢嬛 《父母必读》2011,(4):50-50
有了孩子,家里都会备个小药箱。你会在小药箱里备些什么药?通常妈妈都会根据孩子的需要来选择,这位聪明的妈妈装备的药箱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玉  张博 《山东教育》2003,(12):7-9
留英、美学者黄晓星在其新作《迈向个性的教育》一书中提到:在华德福学校,每逢孩子生日,教师就会专门用精美的图像和童话般的语言给孩子讲一个经典故事,让孩子了解生命的深层意义。教师会告诉孩子:在你出生前,住在星星之中,与太阳、月亮、彩虹等好朋友一起快乐地生活。但有时你也会羡慕地上其他小宝贝和自己亲爱的爸爸、妈妈住在一起。于是,天使便赐予了你可爱的爸爸妈妈。妈妈怀着无尽的爱,将你藏在自己肚子中离心不远的地方。你一天天长大,于是妈妈帮你找到一个特别的方式,迎接你到这个世界来,你很高兴地滑了出来……我们知道,对于“妈妈,…  相似文献   

17.
播种善良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韩国小孩和一名中国小孩,各抓住一只青蛙,完全出于取乐的原因,他们用小刀砍下了青蛙的两条腿,然后看着青蛙痛苦地在地上爬行着,拍手叫好。先是韩国小孩的妈妈把自己的孩子叫了过来。“为什么要砍下青蛙的腿呢?”妈妈问道。“我觉得这样挺好玩的!”孩子笑着回答。“如果有人把妈妈的腿砍下来,你也会觉得很好玩吗?”孩子一下子就哭了,哭得很伤心:“不要嘛,我不要人家砍妈妈的腿!”“好了,那以后还会这么干吗?”“以后再也不了!”妈妈掏出手绢给孩子擦干眼泪:“你现在知道小青蛙们的感觉了吧,它也是一条生命啊!”孩子望着妈妈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18.
邝焕然 《新读写》2012,(2):33-33
从小,妈妈便说我是个很幸福的孩子,吃饱穿暖不用说,就连我从小玩的很平常的公仔,妈妈看到它也会情不自禁地说:“孩子,你真幸福!”通常,这时候我都不予回答,或在鼻子里轻蔑地哼一声,幸福什么呀?从小你就和我对着干,我喜欢的你一律否决,我才不幸福呢!  相似文献   

19.
西子姐姐     
妈妈干扰我做作业每次我放学回家开始做作业,妈妈也就开始唠叨了,一会儿说:“笔拿高一点,头抬起来。”一会儿又说:“好好读书,长大一定要有出息。”……没完没了。如果我顶嘴,我们俩就要吵起来。西子姐姐,你说我该怎么办啊?浙江桐乡刘晓晓首先你要理解妈妈,她是为了你好,她想尽她做母亲的职责,但妈妈的教育方法可能不是太好。一个尽职又懂教育方法的妈妈常常会这样做:孩子放学回家,妈妈先关切地询问在学校里的基本情况,用几分钟的时间和孩子沟通,并让孩子喝点水、吃些点心。完了,妈妈会让孩子专心去做作业,她做自己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正>一、"考试来访"学生"老师,给你吃个橘子。"这个会给老师带零食的学生叫小鹂,她长相甜美,很会聊天,让人觉得活泼、好相处。小鹂妈妈中专学历,在国企做化验员;爸爸硕士学历,与妈妈同单位,是中层干部。在家里,妈妈是小鹂的教育主力,惯常的做法是一边说不给孩子压力,一边又督促孩子考取名校。爸爸工作忙碌,对小鹂有过不够聪明的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