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从不相关到弱相关再到相关联最后到强相关的演进过程,阐明了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立足于历史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关系的最新概括。  相似文献   

2.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生产力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从“生产力中包括科学”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论断,都贯穿了知识生产力问题。马克思主义知识生产力观的形成和发展,推进了我们对知识,尤其是科学技术知识在先进生产力发展中重大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科学(知识)和技术是几千年来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后人继承前人把历史推向前进。随着知识经济大潮的到来,科学技术被推到历史的前台。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的那样,“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作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领袖,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毛泽东提出“向科学进军”,拉开了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帷幕;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奠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把科学技术引向纵深发展。他们从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论  相似文献   

4.
加快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这是已经被历史证明了的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回顾历史,近代科学技术始于资本主义初期,到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电气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再度显示出威力。本世纪以来,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使科学技术上升到了第一生产力的决定地位。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理论体系中,包括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原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面地考察了从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两次历史性的转变,对社会生产力的构成,特别是对社会大生产中科学技术所显示的生产力属性、地位和作用等做了全面而深刻的研究,从中得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伟大理论。马克思主义“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一伟大理论的真理性,随着历史的前进得到越来越深刻的证明。  相似文献   

6.
史学界对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可谓众说纷坛。我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它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这两个因素都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历史上各个发展阶段的生产资料尤其劳动工具,都是一定的科学技术的结晶;同样,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劳动者,也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可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它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那个国家什么时候重视科学技术,并把科学技术物化到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科学对人类历史的推动作用,认为它是人类进步的历史产物,并且把科学技术和革命紧密联系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就从科学引起生产力的巨大发  相似文献   

8.
从“生产力也包括科学”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写作过程中,深入研究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新观点。他在1857年到1858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草稿)中就概括性地提出,“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对科学这种生产力作了明确的规定:把自然  相似文献   

9.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品质。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他们总是紧跟历史潮流的推进,及时总结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新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等观点;列宁、毛泽东初步论证了科学技术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则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就这样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相似文献   

10.
实施科技兴农 改革农村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指出:"生产力当然包括科学在内."在他看来,"科学是一种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也已不是一般的生产力,而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因素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现在判断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实力,本质上的  相似文献   

11.
科技进步与职业教育朝阳区职教中心蒋乃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代.世界范围的经济竟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作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通过教育和技术渗透凝聚到生产力的其它因素之中,使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智能化。科技进步通过科技...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核心和精髓。这一理论的形成。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过程。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生产力观。它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正确分析和总结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在1857年至1858年写的《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论断,并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著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①列宁也指出过:“农艺学的科学运用,打破了几世纪以来农业停滞状态,推动了(并且继续推动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②但是,由于当时科学技术发风水平的限制,无论是马文思、恩格斯还是列宁,都没有指出科学…  相似文献   

14.
美国研究型大学及其基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础研究是一切科学活动的基础,是实现由科学发现到科学技术发明转化的最重要环节,也是实现由科学技术到生产力转化的基础。与世界各国不同的是,美国的基础研究主要由其研究型大学来承担,并取得丰硕成果。本文力图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对基础研究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予以考察。  相似文献   

15.
有关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马克思,邓小平和江泽民的话语背景虽然不尽相同,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江泽民在《论科学技术》一中,从科技发展,时代主题和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等语境下系统地阐述了科学技术的价值,又从话语的深度逻辑上昭示出科学技术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发挥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第一变革作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学习心得施玉山邓小平同志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出发,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的特殊作用。现就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在这个转化中人起的作用,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一、科学枝术要转化生产力,运用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同社会生产力发展、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有过一系列的精辟论述。马克思说:“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①恩格斯也指出:“科学和哲学结合的结果就是唯物主义、启蒙时代和法国的政治革命。科学和实践结合的结果就是英国的社会革命”。②这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的辩证法思想。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当科学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设计和制造出先进机器设备,产生出先进的工艺方法,科学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技术是科学知识的物化,它体现为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是生产力的现实要素。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知识分子的基本观点,总结了我党历史上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中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人民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应该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指出了生产力结构要素重点的转移,也引起了关于现代生产力要素内涵的延伸及争论,但关键是要科学地把握其要素内涵的合理延伸,既不能局限于传统认识的水平上,又不能无限制地将其泛化。科学地把握这一,点,对于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历史的科学的现点和方法。邓小平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实战的需要,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和改革开放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