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立勇 《体育教学》2003,(4):28-28,29
一、设计说明本课在《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设计中,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着眼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体悟、自主探索、合作与交往;合理组合学习内容,并开展不同学习领域的研究;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尝试,从而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二、学习内容1)巧用竹竿搬运果实;2)竹竿舞。本课主要围绕“竹竿”设计了既动脑、又动手的趣味游戏。主教材是“竹竿舞”。竹竿舞是我国黎族、傣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体育活动,它是利用竹竿组织游戏,有节奏地进行来回敲击…  相似文献   

2.
邝崇 《体育教学》2002,(1):52-52
贵刊2001年第4期体育保健栏目中,来迟老师的《前滚翻教学中颈部疼痛的处理和预防》一文,介绍了在前滚翻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动作要领理解不够全,自我保护不好,出现错误动作使颈部肌肉急剧拉长,出现损伤时,应采取的处理方法是:1)按摩法;2)冷、热敷法。  相似文献   

3.
黄慎 《体育教学》2003,(5):16-16
一、困惑新大纲与《课程标准》两者的陆续出台,是符合学校体育教学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近乎一致的理解和欢迎。然而,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已根深蒂固,在面对新思想、新观念、新要求时,有一种“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的无奈。而上级部门给教师的指示大多是口号式指示,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等。所以一线的体育老师,对于《课程标准》的态度是看得懂,能理解,读起来明白,说起来容易,但琢磨起来却又有…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即将在全国全面实施,为了方便体育教师备课借鉴,相互交流,本刊将常设"教案选登"栏目,专门刊登从水平一至水平六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方案及教案。本栏目所刊登的教案不是为了提供标准模式,而在于各抒已见,各显其能,相互学习与共同提高。欢迎大家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内容 本课主题是池塘里的游戏(原教材是立定跳远),该教材是苏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跳跃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基本掌握立定跳远。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学大纲》97年版(高中部分)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研究法进行研究。认为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同时提出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它在教学目标、内容、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重大创新和突破,这给教育部门和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教育部门和体育教师必须从领导观念的转变、完善器材场地、调整课时标准、提高教师素质、完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制度等方面作理性思考。本文试图从上述几方面作较深入的探讨,以为体育工作者在实施《标准》过程中提供一些新思路。一、领导观念的转变《标准》…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2001年9月,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大纲《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开始在全国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也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2003年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正式出台,并于2004年秋季开始实施。本文将对《课程标准》在中学(包括体校)的指导思想进行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林 《体育教学》2008,(10):34-35
一、指导思想 本课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终身体育为出发点和归宿。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从情感、思想素质教育着手,寓教于乐,学玩结合,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体质上得到发展,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在教案的设计上本着求实、拓宽、探索、创新、教改的思路展开。  相似文献   

10.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教学评价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光 《体育教学》2002,(1):38-39
新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名称为《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的制订是我国体育教学的一大飞跃,是体育课程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新起点,也是与国际体育教学接轨的尝试。如何对《体育与健康》课进行评价,也就是成绩考核成为体育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大纲》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的成绩考核,应体  相似文献   

11.
秦宏文 《体育教学》2008,(8):132-133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4个基本理念为依据,通过对体操棒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了解曲棍球运动的基础知识,掌握曲棍球简单的推传球和运球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当前学校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校体育教学评价进行了理论的分析,旨在为正确认识开展学校体育教学评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特长,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实行选项学习无疑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一、开设体育选项课的现实意义1)符合学生客观实际,便于因材施教,区别对待。2)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塑造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3)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专长,发挥其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4)对于实施国家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需要。二、选项教学的实施方案1.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目前有57个教学班(高一、二、…  相似文献   

14.
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方向都已表明,转变教育观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指导教学过程,规范教学行为,越来越显得非常重要和刻不容缓。尤其是在由《体育教学大纲》走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不再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初级阶段,很多一线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对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未能正确理解和解读,不少教师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到来之际,我国启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验。今年教育部颁布了高中《体育健康》课程标准,我校承担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验工作,作为国家课题的子课题纳入省教育厅的总课题计划。  相似文献   

16.
袁冲 《体育教学》2006,(4):32-33
学情、教材分析现在初中一年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很强,配合意识较缺乏,针对素质练习较单调、枯燥、乏味等实际情况,以“游戏”为主线,组织负重搬运及校园团体定向这两项教学内容。这些既是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国防训练中出现的基本活动技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又能  相似文献   

17.
杜爱建 《体育教学》2011,(10):24-25
一、指导思想 本课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确定健身拳套路作为本次课的教材。在课中创设了古阵形“宋江阵”的移动变化组织方法,以提高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热情,调节传统武术枯燥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能够发奋学习武术技能,培养和发扬团结拼搏、集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使课堂的武术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武术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8.
对新课程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单元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称《课程标准》)通过4年的实验已全面实施。实施过程中一线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制定操作性强的《课程标准实施方案》以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目前许多教师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探索,如我们是通过制定三级实施方案的有效探索,即制定水平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的做法来反映达成课程目标的全过程。即水平教学是通过若干个教学单元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由若干个连续的课时教学组成,课时教学是某一单元教学的片断。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理念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为指导方针,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通过做游戏的形式,在教学中创设快乐有趣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思维,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反映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学习过程;通过学生良好合作与竞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他们学会在生活中合作、创新、享受。  相似文献   

20.
【山东肥城市陆房中学·董富秋】 1.临时号码布的制作 运动会期间,总会有学生丢失或找不到号码布的现象,如果学校没有两套号码布就要迅速的制作临时号码布。例如丢失是12号,制作办法是取一张A4纸从中间分开,用毛笔或彩笔在纸上写上12号,用透明胶带将写有12号的纸贴在多余的号码布上,让学生继续比赛。也可利用多余的号码布上有12X或者1X2数字,就把数字X用白纸贴上,临时号码布就制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