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马基雅维利的治国技艺之学 研究马基雅维利这样的作家,都会难以避免地借助一长串评注者的作品,因此,也就难以避免地将一系列本不属于马基雅维利的理论归在马基雅维利身上,以便由此来扩展或者解释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像《君主论》或者《李维史论》这样的作品,我们在阅读时不免带有种种的预期,我们的解释工作所受影响最甚者,莫过于此。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人性恶论开始,阐述了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核心,即专制君主论;政治思想的主要方面,即一套完整的君主统治术,并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具体地分析了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历史意义,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马基雅维利其人以及他的主要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3.
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材 ,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节中 ,增加了有关马基雅维利的内容。对于这一历史人物的教学 ,我认为应注意三个问题 :一、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及其产生的社会环境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集中反映在《君主论》一书中。该书是他对意大利几百年来政治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总结 ,也是他自己从政经验的理论概括。他明确主张建立强大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 ;君主应以夺取权利和保持权利为目的 ,为此可以不择手段。马基雅维利出生于佛罗伦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作为分管外交和军事的佛罗伦萨共和国政府的国务秘书 ,…  相似文献   

4.
马基雅维利与圭恰迪尼同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标志性人物,两人的著述都蕴含了丰富而颇有创新的政治思想。通过将马基雅维利与圭恰迪尼政治思想的诸多面相进行比较,将会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从"他者"的视角透视彼此政治思想的意蕴和内涵。马基雅维利和圭恰迪尼在人性论、命运观、政治现实主义、共和主义和国家统一观上有诸多可以参照对比之处,可用"和而不同"一词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  相似文献   

5.
正一如果就马基雅维利与共和主义写点什么,会把作者和读者都置于一系列的诱惑和误解之中。我们通常用"共和国"(republic)和"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来指一种关于政府的理想,而马基雅维利正专注于这种理想。但是,他和他同时代的人在多大程度上使用一种很容易为这些术语所翻译的词汇,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因为"res publica"或者其英文翻译"commonwealth"可以  相似文献   

6.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宣称自己教导“有效真理”,也就是某种政治现实主义,从而与之前的传统决裂。但是对比考察亚里士多德《政治学》(V.10-11)与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的相关教导却让我们看到了巨大的相似性。亚里士多德似乎早于马基雅雏利近两千年就已经以自己的名义明白无误地昭示了那些“马基雅维利式的”政治真理。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不得不重新思考施特劳斯关于马基雅维利在有意教导邪恶的意义上背离之前政治哲学传统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同居者     
像许多哲学系的学生一样,他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迷上了马基雅维利。他用一个通宵读完了《君主论》。紧接着,又在两个月之内将那本书重读了两遍。他拜访了他的大学里两位研究马基雅维利的有名的教授。两位教授都瞧不起对方。其中一位教授在他面前指责自己的竞争对手“连外语都不懂”。而另一位教授在他面前指责自己的竞争对手“除了外语以外什么都不懂”。他们都怀疑对方作为马基雅维利研究者的“合法性”。可是,两位教授都肯定了马基雅维利的深邃以及这深邃对人类思想史的贡献。他们都向他推荐了那三种马基雅维利的传记。  相似文献   

8.
学园出版社(Academia)出版的系列文集将马基雅维利的著作收录其中是无须多言的。激发了马基雅维利写作的那些事件、这些作品本身(宣传的、史学的、文学的)以及此后几个世纪围绕他的名字产生的激烈争议--这些都是欧洲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苏联读者会在无意间,而且也必然会在历史研究中、时下出版物的社论(“马基雅维利主义”、“马基雅维利政治学”等)中以及文学作品中接触到马基雅维利,理所应当,他们会希望有机会读一下这位16世纪佛罗伦萨共和国秘书的真正原始文本。学园出版社的这个版本就意在满足这一需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讨宗教在马基雅维利思想中的地位。2传统的和普遍接受的诠释将马基雅维利的宗教视为一套信仰体系,其价值取决于它对国家所产生的功能性效用。在这一点上,据说马基雅维利与西塞罗3、孟德斯鸠4、托克维尔5等人相类似。这种观点基于这样一种主张——这一主张如今已成为对马基雅维利的一种现代理解的基础——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发展了一种与道德的、神学的和宗教的根基相分离的政治学(也就是贝内德托·克罗  相似文献   

10.
在本文中,我的目的是关注马基雅维利获得其君主之注意力的策略。这一策略是对下述更为宽泛的问题之考虑的一部分,即“献策的政治”(politics of advice giving)是一种充满危险和矛盾的过程。在对马基雅维利最著名作品较为晚近的学术研究中,作为一种理解其文本之论证基础的尝试的一部分,人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了那些文本的修辞性质。对于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研究方法及成就,并指出他的思想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12.
马基雅维利以回顾古典罗马时代政教风尚的形式,展开自己对基督教欧洲神学—政治困境的反思,他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政治科学,这种政治科学以"必然性"的名义把马基雅维利发现的"共和政体科学"和"新君主技艺"整合为一体。借此,马基雅维利不仅颠覆了基督教政教,而且背叛了古典文明,成为了联邦党人式的"新罗马"国家理论的首倡者。  相似文献   

13.
一 对于历史学家而言,考察马基雅维利著作的诠释史需要非同寻常的谦卑和谨慎.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对马基雅维利的理解正在日益提高.的确,在研究中,有得也有失;某些方面凸现出来,另外一些方面则暗淡下去.对近距离观察过马基雅维利的佛罗伦萨人而言,他的生平和著作也呈现出两种面相.反梅迪奇家族的共和派学者乔瓦尼·巴蒂斯塔·布西尼(Giovanni Battista Busini)在谈起16世纪中叶时写道,马基雅维利"是一位杰出的自由热爱者",但他却写了《君主论》来教导洛伦佐·梅迪奇公爵如何攫夺普通公民的财富,剥夺他们的自由;后来,他又从梅迪奇家族的首领教皇克雷芒七世那里接受津贴,撰写他的《佛罗伦萨史》.  相似文献   

14.
在所有最重大、顽固(却又广为流传)的政治和文化陈词滥调中,有一条是这样说的:马基雅维利发现了政治的自主性,并清晰地将这种自主性与道德进行划分。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奠基人的马基雅维利,将政治科学界定为一个独立的、有自己的法则且与道德法则不可通约的范畴。实际上,这一观念只是一种建基于现代政治思想发展的意识形态投射。同时,这也是对这位佛罗伦萨秘书著作的一定程度上随意而轻率的解读,忽视了其中交织着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此外,即使是对政治自主性观念最确信的和最睿智的拥护者们也能看到,哪怕是马基雅维利(他惯于强调非传统的和近乎“残暴”的实用谋略)最为大胆的箴言,也植根于对人类行为游移不定的注意力的基础之上,同时又镶嵌在一定的道德视野之内。  相似文献   

15.
马基雅维利关于命运之多重隐喻的新理解呈现出一个新的政治世界。在他看来,命运对人类事务有强势的统治力量,却没有能够完全摧毁人类的自由意志。在将命运的偶然性领域纳入政治世界的同时,马基雅维利强调以德性应对偶然事件。这种内在的命运概念之下的政治世界变动不居,并不需要人们看到善的理念或永恒,却也为人类展现自己重建秩序的能力与自主性提供了机会的世界。马基雅维利由此出发,揭示了命运作为人类对手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家丹  刘训练 《政治思想史》2019,(1):161-175,200
勒邦在其代表作《乌合之众》中,对群体的形成、群体心理的特征以及领袖对群体的控制作了生动的描述和犀利的评论,这使他被视为现代群体心理学的开创者。然而,早在数百年之前,马基雅维利便在其主要著作中对勒邦的这些洞见有了明晰的论断和深刻的阐述。只是由于时代的局限,马基雅维利未能将他对于群体心理的观察和评论集中起来并将其体系化,更未将其置于自己政治思想的核心,但他毫无疑问可以被视为群体心理理论的先驱。将马基雅维利与勒邦的观点和立场加以对照,可以获得一些新的认识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为挽救四分五裂的国家,马基雅维利写作《君主论》,提出政治善与道德善两分,使君权摆脱神学,面向真实的人性,为现代政治学诞生奠定基础。此外,马基雅维利还从法律和军队是保障、人民是君主权力后盾、加强君主自身修养、以非道德手段对待非道德现实等方面,分析其对君主统治权术的构想。以上思想都暗含马基雅维利对近代政治思想实证主义的认知方式,从而首次将政治还原于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思想史上,没有一个人的地位会比卡尔·马克思更加崇高。除了马基雅维利和卢梭,也没有一个思想家像马克思那样遭到如此毫不留情的责难;和卢梭一样,马克思也是幸运地在去世之后才以他的名义深刻地影响了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15、16世纪意大利社会状况及发展趋向为背景,考察了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几个重要方面,肯定了他对近代国家学说和政治学说所作的巨大贡献以及他在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指出他长期遭受非议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其政治思想的误解。  相似文献   

20.
学者们研究国家这个问题已有时日了。这其中包括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最早的我们也许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老子和孔子,或是古代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VanderVliet2005)。如果想更贴近我们的时代一点,也许会想到意大利的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他于16世纪写成《君主论》;或者17世纪的英国学者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他证明着君主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他们的观点尽管都很有意思,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弱点:材料都极为有限。他们的理论主要是建基在自己所设想的过去与所期盼的未来之上;或者是,他们使用一些完全不适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