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学习主动性及其发展目标 “学习的主动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的自觉自愿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主体性的必然要求。学生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足培养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体现创新性、主体性、主动性、民主性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逐步培养使学生会想、会说、会做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最终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的素质得到全面、主动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呢?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高学习主动性奠定基础;然后把握住课堂这个主阵地,切实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最后可以在学生的学习中引入竞争机制,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一、指导性教与主动性学的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指导性教是指为实现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师按照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引导组织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使之占有和掌握学习材料和内容,形成知识。发展能力,培养个性。在指导性教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确定无疑的。离开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指导性教将不复存在。但是指导性教必须引发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过程,必须作用于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并受制于主动性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在指导性教中,教师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表现、发挥,是以引发和促进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为前提的。在这里,教师的作用十分鲜明地体现在是否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机制上。是否成功地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是否挖掘出了线个学生的潜能,是否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了自主学习活动。是否能给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以恰到好处地指导。  相似文献   

5.
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最直接的动力,培养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兴趣可以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兴趣.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在生物教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本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语文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重大转变,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教师应依据相应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多层次、多途径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应引起英语教师的足够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会学得轻松自如,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和自省性.教师应遵循新课标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要求,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