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白,含蓄,是中国艺术的一门很大的学问。”——李可染《漫谈山水画》一艺术美的创造,通常是由相应的物质材料(语言、线条、色彩、动作、音响、石头等)作媒介。但是,存在于这些物质材料之间和周围的间隙、省略、停顿、休止、无言等艺术空白,也参与着艺术美的创造,而且发挥的作用,是那些“有形”的材料不能替代的。这个不被一般人重视的事实,普遍存在于各个艺术门类的创造中。  相似文献   

2.
据说宋代的画院常出画题考画家。有一次,出了这样一句画题诗,名日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意很清楚,游人在春天骑马赏花,马蹄由于踩着了飘落在地上的花瓣,使蹄儿也变香了。许多人感到很困难,因为游人、落花、马蹄都有具体形象,是画笔可以表现的,但马蹄香可闻不可视。怎么把味道变为诉诸于人们视觉器官的具体形象,怎么达到  相似文献   

3.
空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空白”也称“艺术空框”.作者在作品中有意设置某些空白,让读者在接受作品的过程中自己去充填.这种不着一字的空白,提供了读者参与艺术创作的广阔天地,能收到独特的艺术效果.随着接受美学的兴起,人们开始认识到作品的艺术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往往取决于接受者所领会和赋予的意义.正如德国格·格林在《接受美学简介》中所说:“作品里充满图表结构和暗射空白,图表要由读者吃透,空白要由读者填写.”.  相似文献   

4.
空白,如同数学上的“零”的意义和作用不可忽视一样,它也可以参与艺术美的创造,并有着独特的作用。因而各种艺术都十分注意妙用空白,如音乐中的“歇拍”、绘画中的“空笔”、书法中的“飞白”、戏剧中的“静场”、电影中的“空镜头”都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更是强调“无言恰是尽言”的“空白”艺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早就注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清人华琳说:“通体之空白,亦即通体之龙脉矣。凡文之妙者,皆从题之无字处作来,凭空蹴起,方是海市蜃楼,玲珑剔透。”这话很重要,不仅论定“空白”是文章“龙脉”,给了“空白”在审美功能上的极…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独特的体验,源自阅读文本过程中的再创造。笔者试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空白艺术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6.
申入军 《中学文科》2009,(13):93-9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独特的体验,源自阅读文本过程中的再创造。笔者试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空白艺术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强化教学,追求讲深、讲透、讲细、讲全,把学生的思路完全引在教师设置的框框里,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及时恰当地留给学生认识的自觉“内化”机会,这就是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相似文献   

8.
教学空白是一种极其微妙的教学行为,若设置得当,便能以空白激发学生兴趣。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运用空白手法,可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叫它为“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音乐家叫它为“煞声”。空白,是艺术家在创作时候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0.
思想教育的空白艺术孟治荣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运用空白手法,可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叫它为"非白",画家称它为"留自",音乐家叫它为"煞声"。空白,是艺...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目前语文教学实际,以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压强理论和接受美学理论,探讨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空白教学的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课文中有不少寓意深刻、含蓄的内容,作者并没有直接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是用其它的形式去代替,形成“空白”。教学中,我们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空白”,引导学生去挖掘“空白”,认真体味和感悟“空白”,无疑会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这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会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去创新。  相似文献   

13.
空白,如同数学上的“零”的意义和作用不可忽视一样,它也可以参与艺术美的创造,并有着独特的作用。因而各种艺术都十分注意妙用空白,如音乐中的“歇拍”、绘画中的“空笔”、书法中的“飞白”、戏剧中的“静场”、电影中的“空镜头”都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更是强调“无言恰是尽言”的“空白”艺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早就注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清人华琳说:“通体之空白,亦即通体之龙脉矣。凡文之妙者,皆从题之无字处作来,凭空蹴起,方是海市蜃楼,玲珑剔透。”  相似文献   

14.
“空白”一词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 :“空着 ,没有填满或没有被利用的部分”。在一幅画中 ,当绘制了形和物 ,即创造了正面空间时 ,剩余的部分就是反面空间 ,反面空间即是空白。在中国画中 ,空白是指没有画的白纸部分。在绘制过程中 ,常常留有大大小小的空白而不画形象 ,与西方绘画的“无处不画”形成鲜明对比。其实大家都知道 ,我们眼前的世界是不存在“空白”的 ,处处都存在或远或近的物体。笔者曾听到这么一个笑谈 :有人说 ,中国的画家都很懒 ,画山只画半截 ,空出好多地方不画 ,没有人家西洋画家勤快。一听就是外行之言。那么 ,中国画为什…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课文中有不少寓意深刻、含蓄的内容,作者并没有直接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是用其它的形式去代替,形成“空白”。教学中,我们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空白”,引导学生去挖掘“空白”,认真体味和感悟“空白”,无疑会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这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会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去创新。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挖掘“空白”,认真体味和感悟“空白”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味:一、语言之“空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培养…  相似文献   

16.
<正> 巴尔扎克曾经这样说过:"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①要使小说成为"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的"丰产田",采用压缩文字的办法虽能"文约而事丰",但如果剪材不当,叙述之事是读者能料及到的,那么这样的语言就是再简炼,也仅仅是在一亩田里收了几十斤水稻而已.倘若用留空白的方法把它巧妙地藏起来,让读者在欣赏中通过想象补充,这样也能使作品的"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许多高明的作家是深得其中三昧的.创作中美国作家恩尼斯特·海明威就有一个"冰山原则".这就是写到作品中去的是净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藏在水下.这"藏在水下"的自然就有艺术空白.他的作品写得凝炼、含蓄,有电报体之称,与他善于使用藏的艺术手段是分不开的.研究作家们在小说中留的艺术空白,对提高当今小说创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无疑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7.
罗信笃 《教书育人》2002,(10):24-25
画家作画巧妙布白,给欣赏者以遐想的空间;音乐家演奏特意停顿,听众细品绝佳境界;教师上课在细针密线处留有余地,会引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恰到好处的“空白”,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一、教学内容上的“空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适时留出空白,让学生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这种省略的艺术,学生会得到更多,特别是在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养成上收获更大。其方法有:1.“反弹琵琶”法教材的体系,一般按事物的起因,时间的先后,结局的情况来叙述,教学中若总按这一体系平铺直叙,难免会出现枯…  相似文献   

18.
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运用空白手法,可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叫它为“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音乐家叫它为“煞声”。空白,是艺术家在创作时候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9.
空白是艺术形象有机整体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运动为根、以生机为魂,便知“无形”是空白在有限维度中的一种呈现却并非其本质属性的表达。空白是一种空间,空间是一种环境,环境呈一种梯度,梯度激生出涨落——在生机盎然的艺术世界里,空白,一种有界无边似的存在。文章从艺术创作与艺术接受来阐析“空白”所蕴含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有一幅名画《目送飞鸿图》,画面上没有一只飞翔的鸿雁,只有草坡上伫立的一位雅士,正在凝视远方缥缈的云天。南宋著名画家马远有幅代表作《寒江独钓图》,画的是水面上漂浮着一叶扁舟,舟上有一渔翁独坐,垂钓于江中,扁舟四周,只有用淡淡的笔墨轻轻勾勒出的几道寒波。明代唐伯虎有幅《川上图》,画的是一个人牵驴过桥,桥下溪水叮咚,小毛驴害怕,不肯上桥,牵驴人用力拉它。据说,此画在画铺拍卖,被一有识之士相中,以一百两银子定购,约好次日取画,画铺老板非常高兴。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