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香港精英运动员退役的调整质量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75位中国香港的精英运动员退役调整的质量、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系统和退役应对策略等方面研究后发现,香港精英运动员退役后调整质量受到他们的运动成就和退役过程中所获得的来自家人、朋友等的“个人支持”的多寡之影响;在应对策略方面,专注于退役后的新工作和专注于学习是对于运动员退役调整质量有显著帮助。所以运动员乃至社会都要改变对精英运动员运动成就的看法,不应只是以奖牌为衡量标杆,而社会和政府也应当为精英运动员提供职业培训或者学习机会,从而提高退役运动员的调整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进 《体育科学》2006,26(8):17-24,52
研究基于运动员退役的过程理论,运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运动员退役安置的政策变化、退役的有关理论、社会支持,以及退役教育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讨论。过去有关运动员的退役问题,政府主要是通过政策的倾斜来改善运动员的退役环境,很少从心理调节上去考虑。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调查分析运动员的退役心理状态,发现很多问题不容乐观,建议应关注运动员在退役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开展运动员退役心理干预教育,以改善运动员退役的心理环境。从退役过程理论的观点看,运动员的退役是一个阶段性发展的结果,心理过程在各个阶段中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对退役后的生活评价,引起情绪反应。为了减轻退役过程给运动员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当前的运动员退役理论、社会支持和国外运动员退役教育,建议有关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我国运动员退役服务的教育,开展对运动员退役的深层次问题的探索,为推进我国运动员的退役教育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基于运动员退役的过程理论,运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运动员退役安置的政策变化、退役的有关理论、社会支持,以及退役教育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讨论。过去有关运动员的退役问题,政府主要是通过政策的倾斜来改善运动员的退役环境,很少从心理调节上去考虑。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调查分析运动员的退役心理状态,发现很多问题不容乐观,建议应关注运动员在退役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开展运动员退役心理干预教育,以改善运动员退役的心理环境。从退役过程理论的观点看,运动员的退役是一个阶段性发展的结果,心理过程在各个阶段中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对退役后的生活评价,引起情绪反应。为了减轻退役过程给运动员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当前的运动员退役理论、社会支持和国外运动员退役教育,建议有关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我国运动员退役服务的教育,开展对运动员退役的深层次问题的探索,为推进我国运动员的退役教育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国外运动员退役的综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国外运动员退役问题进行综述研究,总结现有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理论框架死亡学途径的借鉴、社会年龄学途径的借鉴、职业过渡的理论框架和社会生态学的理论框架;具体描述了运动员退役的研究方法回顾式方法、现象学方法和问卷调查法;列举了运动员退役的研究领域及成果退役后运动员的身份危机、退役后运动员的自我认同和运动员退役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全面了解退役优秀运动员自主创业成功的心理影响因素,呈现其关系模型,为今后促进退役优秀运动员自主创业成功心理帮扶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提升对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心理帮扶的科学性。方法:使用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方法,对30名退役优秀运动员成功创业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归纳其在不同阶段对创业成功起重要作用的心理影响因素,构建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成功心理影响因素模型。结果: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者从退役到创业成功的过程中,心理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优秀运动员角色退出因素、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者角色探索因素、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者角色发展因素3个主范畴,分别对应运动自我认同、情绪应对策略、退役自主性、自我角色认知、创业心理资本、自我控制能力、创业能力觉知、创业激情获得、创业角色融入9个范畴。结论: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成功的心理影响因素为优秀运动员角色退出因素、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者角色探索因素和退役优秀运动员创业者角色发展因素,在不同创业阶段对创业成功有连续影响。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2011年度国内部分省市的待安置退役运动员生活现状及其孤独感及生活满意度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有29%的运动员在退役5年后尚未找到合适的工作,有超过10%的退役运动员月收入低于1000元,退役运动员医疗、失业、工伤、养老保险参与率不足,社会保障不够完备。待安置退役运动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对自身优势的认知;整体社会化程度普遍较低,且缺乏实现及时转型的动力和勇气。退役后心理落差较大,心理孤独感增强,而生活满意度呈下降趋势。受调查退役运动员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亟待得到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及社会扶助。  相似文献   

7.
在亚奥理事会、中国奥委会的支持下,对第16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541名参赛运动员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以国际奥委会ACP项目调查问卷为基础,根据我国运动员实际情况做了适当调整与修改,问卷调查内容包含研究对象事实信息及问题,主要涉及退役诱因、退役意识和退役阻碍.采用频数、RC列联表、皮尔森卡方检验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退役诱因依次分别为运动水平下降、受伤、新生活计划和家庭义务.年龄可能是退役原因形成的重要因素.运动员的退役意识表现出:运动员角色认同程度高,退役准备意识强,对应对退役后的挑战态度积极.但目前缺乏针对现役运动员展开的退役培训计划或职业规划.运动员退役后职业过渡与转换的主要阻碍在于运动员实际知识、能力水平与学历不符.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和运动经历的运动员在退役原因,意识、阻碍方面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及数理统计法对293名已退役的可测量项目优秀运动员进行退役年龄特征分析及退役致因分析,结果得出:我国可测量项目优秀运动员退役年龄偏小,退役的平均年龄小于国外运动员破世界纪录时的年龄,而且退役年龄因项目和性别不同而不同,存在着心理年龄早于生物年龄现象。优秀运动员退役类型分为4类,其中3/4的运动员属不正常退投。导致运动员不正常退役的因素是多万面的,主要有成绩因素、管理因素、心理因素和伤病因素。  相似文献   

9.
安置退役运动员总体幸福感得分高于自主择业退役运动员,两者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以及松弛与紧张(焦虑)维度上差异不大,其余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举重退役运动员总体幸福感得分高于乒乓球退役运动员,两者在松弛与紧张(焦虑)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其它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心理测量法,即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以参加广西第十一届运动会足球项目青少年组的参赛运动员为测试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赛前和赛后运动员在认知状态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运动员在认知状态焦虑水平和躯体状态焦虑均高于女性运动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文化水平运动员在状态自信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普通中学运动员低于业余体校运动员;不同训练年限运动员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随着训练年限的增长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1.
比赛前运动员消极情绪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使用心理评定量表,测试分析了优秀运动员在重大比赛前的心理应激状态,结果表明,赛前运动员心理状态不稳定,不少运动员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消极情绪,有必要在重大比赛前进行针对性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散打运动的发展和激烈竞争,比赛的胜负在某种上取决于心理因素。散打运动员赛前大多数存在过分激动、过分紧张、过分盲目自信等不良心理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不良的心理状态对比赛胜负有直接影响。如何在比赛前做好心理准备,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此,文章通过调查问卷、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沈阳体育学院散打运动员赛前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紧张、激动、盲目自信)对比赛胜负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赛前不良的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以期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今后的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机抽取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的运动员共51人作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分为3组,前4名为第1组,5~8名为第2组,未进入前8名的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他们的身体形态、身体成分、身体素质和赛前心理状态。结果:男运动员在身高、体重、脂肪比率,肌肉含量、去脂体重、WHR、BMI、肺活量、肺活量指数、握力、立定跳远、反应时和平衡性方面,第1组、第2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握力指数和坐位体前屈第1组显著性高于其他组(P<0.05);女运动员的肌肉含量、去脂体重和坐位体前屈第1组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第2组在身高、脂肪比率、去脂体重和握力方面显著性高于第1组和对照组(P<0.05~0.01),坐位体前屈和反应时显著性低于第1组(P<0.05~0.01)。第1组运动员在赛前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显著性均低于第2组和对照组(P<0.05~0.01),而自信心第1组、第2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力量和柔韧性是影响男子武术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肌肉含量、去脂体重和坐位体前屈是影响女子武术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赛前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也是影响武术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状态自信心对比赛成绩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and comorbidity of symptoms of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distress, anxiety/depression, sleep disturbance, eating disorders, adverse alcohol use) among current and former Dutch elite athletes, and to explore the inference between potential risk indicators (severe injury, surgery, life events, sport career dissatisfaction, social support) and the outcomes measures under investigation. Cross-sectional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on baseline questionnaires from an ongoing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mong 203 current and 282 former elite Dutch athletes (response rate: 28% among current athletes and 95% among former athletes). Based on validated scales, an electronic questionnaire was set up and distributed. Prevalence (4-week) ranged from 6% for adverse alcohol use to 45% for anxiety/depression among current elite athletes, and from 18% for distress to 29% for anxiety/depression among former elite athletes. A higher number of past severe injuries, higher number of past surgeries, higher number of recent life events, higher level of career dissatisfaction and lower level of social support were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symptoms of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among both current and former elite athletes. On average, the 4-week prevalence of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as shown in our study among current and former Dutch elite athletes were similar to the ones found among athletes from other sports disciplines and does compare with the lifetime prevalence estimate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f the Netherlands.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运动员养老保险制度进入社会保险阶段,但当前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不能解决运动员养老保障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运动员养老保障的主要矛盾出现于退役之后,由此就运动员退役前后展开两分法四象限的制度研究。发现运动员的养老保险制度于退役前存在因试训期间运动员身份不明确导致养老保险制度适用困难;试训制度中断,养老保险制度发生异化;全生命周期保障视阈下以职业培训为核心的社会支持体系后置等问题。退役后运动员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保障范围限缩导致制度目标偏离,运动员社会补偿理论阙如,以及因养老保险法律规范体系不健全导致的保障乏力等问题。在考察域外经验的基础上,应通过改革试训期间运动员的身份法律制度、协调试训与养老保险制度,以及通过前置职业培训制度完善社会支持体系,改善退役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并通过伤病退役运动员的归入、社会补偿理论的拓补,以及运动员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修缮,实现运动员退役后养老保险制度的重构。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Emotional contagion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variable influencing individual behaviour and team functioning. In particular, leaders within the team have been suggested t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teammates through the expression of their emotions. As a resul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vide greater insight into how different athlete leaders impact the emotional state of their team members, and whether gender differences existed in these relationships. Participants were 295 university student-athletes (200 male and 95 female) recruited from four universities in the UK. Data were collected in a two-step process. First, a voting/rating procedure was conducted within team to identify dominant task, motivational, social and external leaders. Then,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emotional contagion subscale of the Measure of Empathetic Tendency to rate the impact different athlete leaders had upon their emotional state. A MANOVA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ported emotional susceptibility by leadership role. Subsequent ANOVAs highligh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leadership role scores for female participants onl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female athletes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emotional influence than male athletes. Furthermore, female athletes experienced a greater variation in the perceived emotional influence of different leadership roles in the team.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我国田径运动员的认知风格、竞赛焦虑特征与竞技水平发挥的关系,采用镶嵌图形测验和竞赛状态焦虑问卷的方法,对我国15个省、市优秀田径运动员93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有场依存者和场独立者,个体差异情况较大;田径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低于田径常模、躯体状态焦虑显著低于常模,状态自信心显著高于常模,场独立运动员躯体状态焦虑显著高于场依存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更低而状态自信心更高。②认知风格与认知状态焦虑显著负相关,与躯体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正相关,认知风格是影响认知状态焦虑的一个主因素。③两种认知风格运动员与竞技水平发挥率负相关,场独立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率更高;竞技水平发挥高组的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更低,状态自信心更高;竞技水平发挥高组与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负相关,竞技水平发挥低组与认知状态焦虑负相关、与躯体状态焦虑正相关,两组运动员与状态自信心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竞赛焦虑的三个维度均不能预测竞技水平发挥程度。  相似文献   

18.
武术运动员赛前情绪及临场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8名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的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状态及其临场应激应对方式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名次前列的武术运动员的个体失败焦虑、社会期待焦虑得分低于名次后列的运动员,且其与比赛名次呈显著相关,而在自信心与躯体焦虑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与比赛名次也不存在显著相关,赛前情绪是影响训练水平与比赛成绩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名次前列与后列运动员在面对各种应激源时,4种不同的应对方式均有采用,但前者在采用进攻式应激应对策略的得分均高于后者,而在采用回避式应激应对策略的得分则是大部分都低于后者,赛前情绪各因子与临场应激应对方式各因子呈一定相关,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认知-情感调控训练法、模拟应激训练法、放松训练法与控制点训练法等是几种可以改善赛前情绪状态及临场应激应对方式的有效方法与手段;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赛前训练不仅是单纯的竞技技术训练,还应包括必要的、系统的心理训练内容。各种训练方法应根据具体运动员在各训练阶段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组合,使能发挥最大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