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0):F0004-F0004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数百万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社会稳定。 为深入探讨中国大学生就业在新时期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分析研究新形势下中国大学生就业的方式方法,有效缩短应届大学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距离,宣传介绍在推荐、指导、吸收、引进应届大学生工作有显著创新成就的学校和企业的成功经验,我们通过举办“200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高校就业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为上述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搭建一个多方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2.
日前,记者经过对一些高校的就业工作部门采访了解到,2006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学校就业工作任务艰巨,但到目前为止,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基本上处于波澜不惊的态势。与去年相比,今年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相差不多,就业层次变化不大,并没有出现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2):F0003-F0003
“2006中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高校就业工作的创新与发展”11月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为期两天,来自政府主管部门、高校、企业和专业机构的官员、专家学者们共聚一堂,探讨了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的创新和大学生就业的新动向和新思路。此次大会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胡扶功致词、副主任张继栋主持。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张浩明副巡视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泽炎博士、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  相似文献   

4.
2006沉重的就业话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同志们: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根据工作需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精神,总结回顾近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深入分析面临的形势,确定2006年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主要举措,全面部署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天,人事部副部长侯建良同志、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同志、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岳同志专程出席会议,接下来还要发表讲话。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  相似文献   

6.
谈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及社会稳定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年底以来,大学生就业难一时成为社会热门话题。就大学生就业形势而言,这几年显然较就业体制改革前要严峻得多。据专家分析,按照国民经济增长7%左右测算,一年只能新增就业1000多万人,年度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差额为1400万左右。再加上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5亿人,这一部分劳动力将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竞争就更激烈。  相似文献   

7.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就业工作任务更为艰巨。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联合发出通知,就做好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部署,推出七大举措。  相似文献   

8.
《教育与职业》2005,(19):4-5
今年的大学毕业生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如果算上往届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今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可能要接近400万人。这样一支庞大的大学生就业大军,即将涌入就业市场,这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史上也是空前的。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透视大学生就业,就是我们这期杂志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社会关注的热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根本,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是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建国50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计划体制下统包统分、供需见面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择业”,这对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调节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面对初露端倪的知识经济社会,自主择为的视野将更为开阔,毕业生就业将呈现一些新的模式和趋势。  相似文献   

11.
周慰 《上海教育》2006,(7A):10-11
6月的上海,“峰会”的季节。 6月17日,刚刚送走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申城,又迎来了“2006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办公室指导,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江苏教育报刊社、浙江教育报刊总社和上海普教系统名校长培养基地项目组主办的这一论坛汇聚三地精英校长,纵论“以学生发展为本”价值取向之下,今日高中该如何厘清问题、校准航标、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22):F0002-F0002
由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承办的2005中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暨200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校企交流会10月26日-28日在深圳召开。来自政府主管部门、高校、企业和专业机构的500多位官员、专家学者和代表们共聚一堂,探讨了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新动向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一是 《中国培训》2005,(8):12-12
为促进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趋势,及时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服务,首届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于2005年7月11日在京举行。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秘书长毕结礼应邀出席论坛,并就大学生能力培养与择业定位问题做了专题演讲。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是与就业人口的增长相比较,经济的增长仍不足以创造出足够多的新就业岗位并吸纳每年近1000万的新增劳动力。同时,随着高校的急速扩招,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矛盾愈来愈突…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 打造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大学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就业情况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可以说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关系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关系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大事。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大学生现在最关心的问题——就业,高校要想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最关键的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全力打造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一、正确理解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内涵就业竞争是残酷的,优胜劣汰,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200多万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与社会的稳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全社会的人力资源配置都面临着一个新的形势和发展机遇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陕西教育》2006,(1):77-80
各设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事局、教育局、各普通高等学校: 2006年陕西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预计有毕业生184024人,比2005年增加31712人,增幅达20,82%。其中研究生14393人,比2005年增加3213人,增幅达28.73%;本科生78458人,比2005年增加11439人,增幅达1714%;高职高专生91173人,比2005年增加17015人,增幅达22.95%。为切实做好2006年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也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作为大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后的领路人及与大学生朝夕相处的良师益友,高校辅导员有必要也有责任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一名毕业班辅导员,笔者结合自身就业经历,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工作对策,即"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两个技巧、坚持六个步骤"。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F0002-F0002
4月11日—12日和4月18日—19日,2006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先后在江苏徐州和湖南长沙召开,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刘大为、副巡视员张浩明出席并发表了讲话。会议在充分肯定了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宝贵经验后,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会议指出,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机遇难得、形势严峻、压力巨大,号召大家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2006年就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主动性,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还就各…  相似文献   

19.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可以说是毕业生就业年。压力大、任务重、考验多、要求高.概括起来可以用“四个一年,四个前所未有,四个加强,四个突破”来表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文章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对社会稳定所产生的危害作了具体分析,同时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