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州宜茶大区,名优茶叶品种纷呈,古有金地源茶、闽地源茶、福合、指合等。尤近现代。池州茶人在承继传统的制茶工艺的基础上,研制新法,开发出“九华毛峰”“黄石毛峰”“祁红”“仙寓香芽”“仙寓雪芽”“贵池翠微”“东至云尖”“双溪早芽”“肖坑翠微”“天方牌”保健茶,“佛霞牌”野茶等众多绚丽奇目的名茶奇葩。  相似文献   

2.
茶叶是安徽传统经济作物,茶产业是安徽特色产业,安徽的南部和西部都是我国重要的茶产区。本文从产业链视角,以皖南和皖西地区21家主要茶企为考察对象,从茶园基地建设、生产加工情况、产品销售模式、技术研发能力、品牌建设情况五方面分析安徽茶企的发展现状,提出安徽茶企应在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加大投入和发展力度,促进茶资源的高值利用,实现由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的跨越。  相似文献   

3.
皖西六安、霍山淠河流域茶叶产量大、品质优,带来了皖西茶业的发展,这是淠河茶麻古道存在的前提。而淮颍水道、淮河水道等,则构成了淠河茶麻古道的外部地缘环境,它们支持着淠河茶麻古道的水运功能得到放大,不致衰萎。淠河流域及周边区域市场的孕育和发展,是接引皖西茶业与茶叶运销的媒介,也是淠河茶麻古道存在的依托。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茶叶行业在经历清前中期的辉煌与鼎盛以后,在晚清时期逐渐衰落。这其中有生产环节的质量把控问题,有成本急剧提高的问题,还存在着税厘和陋规对茶叶产销的侵蚀问题。为了扭转这一态势,华茶商人也积极谋求应对之策,如:设立联合机关,改革茶叶运销体系;厘定茶业条规及处罚规定,杜绝生产环节的积弊;成立茶业公所,对内严惩不法华商,对外抗击外商的“霸王条款”。然而,华茶行业的商人联盟也终归不是牢不可破的“堡垒”,在华茶商人互相倾轧的过程中,使得原本就一蹶不振的晚清茶业彻底走向沉沦。本文主要结合民间商事习惯与民间文献,通过相关制度和个案的考察,以进一步梳理和分析晚清华茶行业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全唐诗》中“茶”与“茗”两字共出现1227次,这些诗里涉及茶叶产地的又有不少。首先,分析各产茶地,可看出其分布呈现“多个中心,四面开花”的特点。其次,对产茶地等级作进一步考察,发现各地经济水平与茶叶发展及茶品质之间呈正比例关系,即经济水平高的地方茶业发展快,同时好茶也一般出在经济富裕地区。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唐至明清茶叶经济、茶业政策、茶风传播、中外交通的有关史料,认为华方丝路贸易应当是丝绸、瓷器、茶叶三位一体,因此对丝绸之路有新的解读。成为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的“丝绸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丝茶之路”。  相似文献   

7.
唐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以茶业为代表的生农业语速崛起,茶来成为唐宋农业、手工业的新兴产业,而且是最具活力、最有生机、量有潜力和发展前任的产业。从事茶叶,除了兼营茶业的农户外,主要是茶园户,他们是茶叶生产的专业自己经营茶或采取租佃、雇工经营的方式。此外,还有寺院茶园有茶园。唐宋茶业经济的发展,力量的壮大,与南方茶区广大农户的辛勤劳俐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2019年5月1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浙江杭州开展。梧州六堡茶再次组团出征杭州,今年的阵营空前强大丰富!梧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组织10家六堡茶企业组团参展,较上年再增2家。分别有: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圣源茶业有限公司、广西芊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苍梧雄业六堡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纯好茶业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9.
<正>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以“茶”命名的国家公办特色高职院校,坐落于江西省婺源县。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和地方优势,开设了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茶艺与茶叶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茶叶贸易方向)等专业,致力于培养茶树种植、茶叶加工、茶艺表演、茶叶营销、茶叶贸易全链条式茶产业人才。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代表了一种文化,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气息,而同一种茶的不同泡法也有不同的韵味,喝茶既是品茶,又是品文化、品人生。  相似文献   

10.
北来是我国历史上茶叶生产的重要时期。当时,茶叶作为重要的商品,种植区域较前代更为扩大,制作工艺也更为严格和精细,茶叶产量不断增加,新的品种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文人“墨客在品饮之余,著书立说,写下了大量以茶为题的文章、著作。此外,由茶业引起的农民起义也时有发生。所有这些,使茶业成为北宋社会经济过去。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就北宋茶业的发展状况及原因,略作论述。北宋茶业的发展,首先表现为产茶区域的扩大。据陆羽《茶经》记载,唐代时全国产茶州军为43个,可以认为此数字基本反映了唐代茶叶…  相似文献   

11.
浅析信阳毛尖茶的突围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阳茶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信阳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其发展存在双重机构的同时管理、茶叶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有鉴于此,应该抓好无性系茶树良种的选育与引进,大力发展有机茶和无公害茶,才是信阳毛尖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西方流行的分析模式--"SWOT"法,分析大别山茶区茶叶生态环境优越、产茶历史悠久、名优茶品种丰富等优势和在茶叶卫生质量、企业经营规模、茶叶品牌等方面的劣势,以及大别山茶区可能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明确大别山茶区茶叶的竞争地位和实力,并提出了发展规模效益,推进产业化建设;实施名牌战略;发展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等的建议,以供相关茶区借鉴.  相似文献   

13.
金红 《小学生》2010,(3):24-26
我们学生的家乡——所前,是萧山的重要茶果产区,素有“茶果之乡”的美誉,山林经济效益列居杭州首位。杨梅、茶叶、樱桃等名品荟萃。历史悠久,名人史迹颇多。近年来,所前镇作为我区正致力于品牌文化建设的一个点,着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服务当地百姓的,集经济、文化、生活于一体的品牌文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茶叶品牌在茶业发展中的作用及现状,阐明了影响茶叶品牌创立的主要因素,从而指出了创立茶叶品牌所必须做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茶叶销售数据的搜集和整理,从消费者了解茶叶的途径、购买茶叶的方式、购买茶叶标准、消费者网购茶叶的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对茶叶销售情况的影响,指出了当前"互联网+"下福建省茶产业发展在品牌建设、质量监督、政策扶持力度、电子商务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的策略:持续加强"互联网+茶"品牌建设、建立线下线上茶叶质量监督体系、加强政府对"互联网+茶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拓宽互联网销售渠道和加强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品牌制胜的时代,要提高茶企或茶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必须重视和加强品牌建设。"互联网+"作为传统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平台,为增强茶产业品牌竞争力提供了契机。课题分析武当道茶品牌建设现状及问题,并结合"互联网+"背景,提出武当道茶品牌建设的具体对策,以期进一步扩大武当道茶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统制经济政策与茶业的发展——以湖南安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实行战时统制经济政策,设立统制机关,实施统制措施,安化的传统茶业利用这一时机,不仅摆脱了衰败的边缘,而且通过改良品种、革新工艺、机器制茶等措施,扩大了生产,提高了茶叶产量,调整和开拓了原有的茶叶贸易线路。统制经济政策不仅促进了安化传统茶业的振兴,而且对于抗战时期的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茶叶生产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茶叶作为重要的商品生产,其种植区域较前更为扩大,制造工艺更为严格和精细,茶叶产量不断增加,新的品种也不断出现。与此同时,茶叶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这表现为人们在品饮之余,提笔撰文著书,使大量以茶为题的著作和文章得以问世。身为人主的宋徽宗赵佶,也不甘沉默,写下《大观论茶》一书。此外,还表现为以茶业为导火线的农民起义的爆发。这些都说明茶业已成为北宋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对北宋茶业的发展状况作一概括,并对其发展的原因及特点略作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9.
1990年中国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序幕正式拉开,我国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一个新型的绿色食品产业已具雏型。近年,池州市充分利用“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这一金色招牌,发挥其生态优势与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初步建成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同时也存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生产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资金、技术、人才短缺;地方政府重视不够,以及企业对绿色食品发展前景认识不足等发展面临的问题。基于此。池州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必须采取以下发展战略:依托区域优势创立品牌、开展科技创新提升内涵、围绕龙头企业建设基地、依靠法律法规保护环境、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体系、调动各方力量扩大融资、发展绿色营销开拓市场、加大制度投入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等等。  相似文献   

20.
池州市文化旅游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旅游资源是池州市核心旅游产品,目前存在缺乏统筹管理、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人才缺乏、开发层次较低等问题。池州市文化旅游开发,要实施政府主导、品牌带动、产品深化、区域合作、人才公关、整体提升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