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汪丽萍 《江西教育》2002,(10):31-31
“通分”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第八册第159页的内容,该课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在比较分数的大小时,会遇到哪几种情况?谁来举例说一说?生1: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如2313(板书)。师:谁又能说说同分母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这两个分数谁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录了一个教学案例,展现课堂上让学生做"小老师",通过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构建有效数学课堂的设计.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引导他们吃透教材;引导他们学然后知困,教然后知不足;引导他们课堂互动,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说课”说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说课的关键不在于其形式,而在于其内容,即“说什么”的问题。通过说课的内容,可以充分体现出教者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方案,还可以体现出教者对教学要素的深层次理解程度和应用教育教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功底。 一、学生状况和教材分析 人们常说教学要“吃透两头”。一头是指学生,一头是指教材。“吃透”的涵义是,对学生充分了解,做到“知、识、爱”;对教材熟悉精通,做到“懂、透、化”。教师只有对学生充分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只有对教材熟悉精通,才能驾御自如。这些都要在备课阶段完成,然后在说课时加以表述。可见,备…  相似文献   

4.
前几日有位年轻教师来向我请教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我一听,心想这还不容易,顺手拿了本老教材翻到相应的位置给他看。老教材中明确说明: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此简单的一个问题,却被课堂上学生的突然发问把这位新手给难住了。事后,我也迫不及待地借来新教材(北师大版),想亲眼目睹一下新教材在这方面内容的设计上与老教材到底有多少区别。  相似文献   

5.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它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初步了解教材的内容;可以利用旧知解决自己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还可以发现教材中通过自学仍未能理解的一些新知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听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抓好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好途径。但学生的预习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的预习。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可先出示预习提纲:(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怎样的?(2)如何进行通分?(3)怎样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点是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预习思考,学生完全可以利用旧知来解决新知,促使知识内化,实现认知结构重组。  相似文献   

6.
明启文 《云南教育》2002,(13):43-43
在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化成小数计算比较简便;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才准确。这一运算规律,必须让学生自己去经历、体会,从实践中总结出来。一、引导学生运用旧知探究互化规律“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根据这一点,可让学生先说出0.9、0.03、1.21、0.425等数各自的含义,再根据它们的含义分别化成分数,对其中的0.425=4251000,可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还应该怎样处理才简单?”学生随即约分得174…  相似文献   

7.
《学记》中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我大胆将此改为:“学然后知长,思然后知法,教然后知惑,研然后知乐,记然后知美。知长然后能补短,知法然后能乐教,知惑然后能自强,知乐然后能乐思,知美然后能共享。故日,学思教研记相长也。”这不是妄语,是我在教育科研过程中经过实践悟出来的一条道理。  相似文献   

8.
说教材一、教材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第131—132页例1、例2。二、教材简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分数加减法的重点 ,也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由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先通分 ,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所以例1充分借助直观 ,把表示12 和 13 两个图拼在一起无法表示出结果 ,从而使学生理解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只有先通分 ,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才能计算。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 ,把抽象数学具体化、形象化 ,降低了思维难度。例2抽象直观 ,把异分母分数…  相似文献   

9.
《认识百分数》是苏教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百分数”这一单元的一堂起始课。该课的教学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第一,教材是通过隋境中的三个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比较大小后引出百分数的,这从教的角度看似乎比较自然和流畅,但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既然通分(区别仅是分母是100)能解决的问题又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教材情境能否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0.
“分数乘以整数”数学设计张健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页例1。教材分析:本课是学习分数乘除法的第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如何体现教材编排意图,有效地运用原有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是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一、揭示矛盾,提出课题。 1.教师出示4个等圆,将其重叠(验证大小一样)后放置在黑板上。(第一行放1个圆,第二行放3个圆。) 2.教师将贴在黑板上的圆分别翻转,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出圆中的阴影部分是圆的几分之几。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 与 比,分子变了,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改变了。 4.教师将第二行3个圆的阴影部分取下,把它们重叠在一起,让学生直观感知这3个圆的阴影部分完全一样。然后根据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得出: 5.教师堤出问题:为什么有的分数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也变了?为什么有的分数…  相似文献   

12.
问:为什么把“沸腾”内容安排在“蒸发”内容之前? 答:关于水能够变成水蒸气的教学,大多教材都是先引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然后再了解水的沸腾。一般的教学过程是:先让学生观察到水慢慢变干的事实,然后让学生思考水到哪里去了?能看到它吗?这说明水变成了什么样的物体了?引导学生通过推理与想象得到水干了是水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看不见的气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采用形象直观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当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时,比分子,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当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时,比分母,分母大的那个分数反而小。  相似文献   

14.
一个教学片段对我触动很大,感受颇深,详实记录如下:这是一堂数学课,题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当老师讲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出示了一道练习题:“如果把59的分母加上27,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多少?”几分钟后,大多数学生回答:分母加上27后是36,分母扩大了4倍,要使分数值不变,分子也应扩大4倍,现在分子是5,扩大4倍后是20,因此分子应加上15。看到学生能够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老师的脸上露出了微笑。此时,一位腼腆的男生站了起来。“王老师,我发现用27×59也能得到答案15,但我说不…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主要是通过课堂这条主渠道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师生之间必然少不了设疑交流、互动合作等形式来推动整个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如果教师上课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有极少数的学生,不愿回答问题,还较为正常;如果都不回答问题,那就成了大问题把。问题出在何处?主要在教师身上,很可能是教师在没有吃透教材缺乏周密思考时,匆忙上课,让学生回答的问题,要么过大、偏难,要么不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让学生无从答起,导致“卡壳”现象。鉴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调整设置问题的角度。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分数当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即求分母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不同真分数的和。通过研究,我发现存在这样一个规律——分母为自然数N的所有不同真分数的和等于(N-1)/2。举例说明:当分母为2时,真分数为12,和也为12=(2-1)/2。满足上述规律;当分母为3时,所有不同的真分数为:13;23,它们的和为13+23=1=(3-1)/2。满足上述规律;当分母为10时,所有不同的真分数为: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它们的和为:110+210+310…  相似文献   

17.
本册教材包括:分数乘、除法,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圆,百分数 一、分数乘法 分数乘以整数 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例1,学生读懂题后,着重说明是什么意思,并通过示意图演示。教材中的图应修改为: 启发学生用加法计算: 用乘法计算: 使学生明白,3个人,每人吃一块,就是吃3个2/9块,可以列加法算式,也可列乘法算式。2/9×3表示3个的和,写成加法算式,2/9+2/9+2/9=2+2+2/9分子部分3个2相加,写成简便算法就是,因此直接写出…  相似文献   

18.
上数学课“比较3/4和5/6的大小”一节,有学生提问:老师,不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将它们化成同分子的分数比较大小不行吗?  相似文献   

19.
《胜不骄》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导入新课时,我先放《龟兔赛跑》的录像,然后提问:兔子失败而乌龟获胜的原因在哪里?兔子和乌龟比赛后,它俩该怎么办?由于学生对这则寓言非常熟悉,同学们的发言非常踊跃。有的说,兔子生性腿长,跑得快,是由于它骄傲而失败的;有的说,乌龟生性腿短,跑得慢,由于它虚心勤奋而胜利;有的说,兔子要改正骄傲的坏毛病,失败不气馁,下次比赛一定会胜利。在讨论中,学生逐步懂得了: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  相似文献   

20.
蒋力  姜政 《小学教学设计》2002,(5):19-19,20
【导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最简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导学思路】1 本课学习重点和难点是发现和掌握最简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认知方法主要是有助于学生发现在把分数化成小数时 ,可能出现能和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数学事实的演练实践和分类等。2 本课提供了从分母角度探讨其与该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关系的认识途径。拟通过学生命题教师判断 ,学生猜测讨论探索的方法 ,可改变传统的直接教师讲解为学生主动学习【导学设计】一引入1 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你有什么发现?7813259289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