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进入中学后,知识难度增加了,我们家长对那些知识点也弄不懂了,只有看老师的勾勾叉叉来评判孩子的作业。"一位家长对我说,"但是,有些科目,老师只是在作业后面写个日期,这让我们对孩子的作业情况一头雾水……"收到家长的反映,我立即与各科任老师交流沟通。从那以后,翻开每个学生的作业本,仅一个日期或"阅"字了事的回馈少了,一篇一个大红勾或一个大红叉的潇洒批阅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给予明确对错的勾勾叉叉。  相似文献   

2.
微笑舞台     
用老秤语文老师:“哪有‘半斤五两’这句成语?”学生:“考数学时,我答‘半斤等于八两’得了零分。”语文老师:“记住,作文时还是用老秤。”评语家长在成绩单上看到老师给自己儿子的评语:您的小孩在学习时善于创造性地使用自己的视觉器官。对这段话,家长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打电话请教老师,老师回答说:“哦,这是说他时常抄旁边同学的作业,并且抄得很巧妙。”伏笔儿子:妈妈,当你发现有人成绩不好时,是骂他好呢,还是鼓励他好呢?妈妈:我认为还是鼓励他来得好。儿子:这就对啦!妈妈,这次期末考试,我英语只考了50分。QQ综合症小明在QQ上聊天。时间…  相似文献   

3.
作业本发下来了。咪咪打开作业本,发现很多词语都画上了红线,它们是:很白、很黑、很香、很酸……老师还写上了一句批语:你用了那么多的“很”字,“很”字真的太累了。咪咪不明白老师的意思,就去问老师。老师说:“请你读读这些画线的词组,有什么感觉?”咪咪认真地读了两遍,说:“一篇作文里,用的‘很’字太多了,觉得很单调,而且也不形象。”老师说:“如果把‘很白’换成‘雪白’,‘很黑’换成‘漆黑’,‘很香’换成‘香喷喷’,‘很酸’换成‘酸溜溜’再读读看,感觉又怎样?”咪咪按照老师说的方法读了两遍,恍然大悟地说:“老师,换上了您说的这…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每每在我准备给学生作业写评语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天的情景。那天,我正在厨房准备做晚饭,刚刚放学的女儿手拿着作业本向我奔来,疑惑的问道:“妈,你看我的语文作业写的怎么样?为什么老师却在后面只写了‘以后要努力!’?”看着女儿满脸的委屈,我赶紧接过作业本。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老师真厉害!训家长就跟训小孩一样!”路旁,一位妇女对一位过路人说,手里领着一个孩子。“天这么晚了,孩子还没回来。我到学校一看,原来老师留下补作业了。” “补作业好,老师负责任。” “可是老师把我好一顿奚落,什么‘孩子又懒又滑,家长也得管管’啦,什么‘你的孩子没治’啦,什么‘干脆领回家,别  相似文献   

6.
答案     
老师告诉某家长他的儿子考试作弊,因为他的答案和他邻桌的一样。家长不高兴:“为什么不是邻桌的抄我儿子的呢?”老师:“因为题目是拿破仑是哪年死的,邻桌写的是‘我不知道’,您儿子写的是‘我也不知道’。”答案  相似文献   

7.
课间操     
《新作文》2006,(11)
zaoju造句老师:“小明,你用‘果然’这个词造个句子。”小明:“先吃水‘果’,‘然’后再喝汽水……”老师:“不对,不对,不能将‘果’与‘然’两个字分开!”小明:“老师别急,我还没有说完,整个句子是——先吃水果,然后再喝汽水,果然拉肚子。”老师要求同学们把一篇一千五百字的文章缩写成五百字,下课时小毕把作业交了。老师看后问:“你是怎么搞的,四十五米高的建筑物写成了十五米,六辆汽车写成了两辆,三个人写成了一个人?……”“我可是严格按比例缩写的!”小毕答道。gousi构思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要写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是……”他来找我帮…  相似文献   

8.
下课了,我仍在讲台前批改作业,突然一个细小的声音传入我的耳际:“老……老……老师,能给我……打个‘优’吗?”我扭头一看,是张帅拿着作业本怯生生地站在我旁边。“你怎么现在才交?”我生气地说。“老师,我想……把字写得更好……得……得‘优’。”他低着头说道。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     
抄袭依据老师对一位家长说:“你的儿子考试时抄袭了邻座,因为他们错得一样。”家长分辩说:“也许是邻座偷看我儿子的。”“不,”老师肯定地说,“我问的是‘长江的重要支流汉水发源于哪里?’邻座答的是‘我不知道。’而你儿子答的是:‘我也不知道。’”斥责游客:“真不像话,昨天夜里我在房间里看见一群老鼠在打架!”导游:“这么便宜的房钱,你还想看什么,看斗牛?”等一分钟吧!有一个人问上帝:“伟大的上帝,在你的眼睛里,一千年的时间意味着什么?”上帝回答道:“只意味着一分钟罢了。”“万能的上帝啊,在你的眼睛里,一万个金币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0.
“你看看、你看看,我刚刚订正过的‘膏’字,你怎么下面又少写了一个‘口’?拿回去抄写20遍!”我指着杨亮的语文作业,声嘶力竭地冲着他吼道。一转眼工夫,杨亮就把作业本交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打开一看,真让我哭笑不得:“膏膏×10”。这个小家伙给我玩了一回简便运算的游戏。我气愤难平,起身想到班里找他算帐去,但是转念一想:他毕竟还是给了我这个老师一点“面子”,没有用“膏×20”这个更简便、更省事的方法来“计算”。  相似文献   

11.
有儿为师     
儿子在一旁做作业,虽然无暇陪读,但仍忍不住要过一过做家长的瘾。这天,我正陶醉于“解惑”的快意中,儿子忽然冲我一乐:“妈妈,你读错了!‘热茶’的‘热’应该读re。”我又读了一遍,儿子还是摇头:“不对,不对!看我的嘴,跟我读。”跟着儿子连续读了三五遍,儿子才终于饶过我。我虽不是个霸道的母亲,但在儿子跟前,特别是在充满着做儿子老师欲望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家长作业"五花八门王女士的儿子在北京市东城区某小学上一年级,她每天都会准时接孩子放学,然后送孩子去兴趣班学习跆拳道。当陪孩子结束所有课程回到家后,她的"陪读"经历也才刚刚开始。"先是要检查孩子的作业本,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同时也要了解老师布置给自己的‘家长作业’。比如英语老师要求协助孩子听写单词,语文老师要  相似文献   

13.
记得去年的一天,我在街上碰到了一位家长。她对我说:“潘老师,我儿子告诉我,班上教室的墙上贴着一行字:书是甜的,孩子们读书吧!儿子问我:‘妈妈,老师说的真对,书是甜的,就是告诉我们读书能学到很多知识,是吗?’我说:‘是的。’潘老师,这段时间,孩子来家就知道主动看书了,真不错。”  相似文献   

14.
唐蓉 《湖南教育》2009,(3):47-47
同事找我诉苦,说她儿子的错别字特别多。她指着作业本,边摇头边说:"你看,读五年级了,连个‘扫’字都写错。"我接过作业一看,发现他犯了很多孩子都容易犯的错,把"扫"字的右边写反了,成"E"形了。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的缘起(一)一次特殊的对话今天像往常一样批改学生交来的语文作业本,A组学生正确而工整的书写让我有着愉悦的视觉享受;B组学生作业书写有进步,让我暗暗自喜;C组学生我只要求他们按时完成书面作业。突然,翻开一本作业本,发现作业竟然一字未写!这是C组的一名学生,他的家长平时还是比较关心孩子学习的,曾经为了一个生字的部首跟我单独交流过意见,我还庆幸有这么热心的家长。想到这,更让我觉得恼火,正准备批评这个孩子,可看到孩子像知道自己犯错似地极力躲避我的眼神,我忍住了。又仔细看了一下作业本,发现作业本下方有一行铅笔  相似文献   

16.
一位学生家长给我看她孩子的作业本,一边让我看一边说:我以前没时间辅导孩子做作业,孩子做错了,分数得‘优’;这是我认真辅导的,孩子每天做作业到十点多,作业都做对了,却很意外分数只得‘良’。给老师反映,老师说‘字迹不清楚、让孩子写  相似文献   

17.
我是在偶翻孩子作业本时,想起了鲁迅笔下的藤野严九郎的。近来,教育界讲“有偿服务”、讲“竞争”多了,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似乎变成了不大时兴的话题。孩子的这册作业本,已为教师批了十几回“阅”字。然而,仅只是“阅”,既无评语,又不改错;不打对号,不划错号,一“阅”而已。我指给一道做错  相似文献   

18.
同事的女儿特别有灵气,上幼儿园时在几十个孩子中很是突出。去年,她开始上小学 了。有一天晚上我去她家,她父母不在,奶奶又不识字,她正在为家庭作业的家长签字问题焦虑不安。于是我自告奋勇地帮忙签了个“阅”字,并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孩子看了以后,为难地说:“老师要求签‘家长已阅’4个字,签一个字不行。”我解释了好一阵子,并保证如果老师“骂”她,愿意被她刮鼻子,她才肯罢休。  相似文献   

19.
我启蒙时接触的第一个字是“一”。启蒙老师把“一”字写在我手掌心上时,我只用了一口茶的工夫就认识了,美得简直要飞到七彩云上。这时,老师向我得意忘形的心上泼了“一桶冷水”:“从前,有个学生,学了‘一、二、三’后就辞别老师了。他说,‘一’字是一横,‘二’字是两横, ‘三’字是三横。行了,我不用老师教了。谁知有人要这个学生写个‘万’字,他花了大半天时间,画了一万条横线哩……”  相似文献   

20.
一次,我讲《将相和》这篇课文,我问道:“‘相’和‘将’分别指谁?”学生顺利作答:“‘蔺相如’和‘廉颇”’。我刚想顺势板书,可脑瓜像卡了壳似的,“蔺相如”的“蔺”字,想不起来怎么写了。心想:“瞎写吧,不仅会误人子弟,还会招来学生的嘲笑。翻书吧,又怕耽误时间,怎么办呢?”突然,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同学们,仔细观察板书,看老师写的‘蔺’字正确吗?”我刚一写完,教室里就沸腾了。“老师,写错了!”“那谁来教教老师?”“上边是个‘艹’,下边是‘门’。‘门’里面是个‘住’多一横。”同学们争着发言,一笔一画教得甚是认真,好像生怕教不会我这个老师似的。我认真地写着,很快,一个大大的、工工整整的“蔺”字就诞生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连声说:“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可以当我的老师啦!”同学们的脸上洋溢出胜利的微笑。我看大家意犹未尽。又使出一招:“‘廉颇’这两个字更不好写。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教教大家呀?”话音未落,同学们就急匆匆地打开课本找“廉颇”去了。很快,一只只小手就接二连三地举起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